認識陪伴你一生的大腦手模型

認識陪伴你一生的大腦手模型(The hand model of brain)/ 專輔吳孟潔老師

小莫:「啊我就很生氣啊,我也知道不能這麼衝動打人啊,但我就是沒辦法…」

阿勇:「我不知道自己怎麼了,就是想躲起來不要面對…」

米米:「我也想好好講話,但那個當下就是話講不出來、動也動不了…」

你有過這些經驗嗎?通常每個人都有這些經驗,這其實與我們的腦部運作有關。

情緒在大腦運作可簡略分為兩層,若以手部來比擬腦部,「下層腦」是拇指到手腕處,負責生理上必要的維生功能,也儲存蘊含強烈情緒的生命記憶。

當它偵測到類似情緒記憶中的環境線索時,可能啟動以下三種自我保護模式:戰鬥(如小莫)逃跑(如阿勇)凍僵(如米米)來保護自己。

「上層腦」是四指指甲處,負責調節情緒、有意識的思考如何解決問題等等,這一層也是在青少年時期正蓬勃發展的,當你越使用上層腦,上層腦會發展的越完整。

這兩層腦對生活都很重要,但假若經常遇到事情就掀開大腦蓋子,有時原本的問題沒有解決,反而還會帶來新的問題。想一想,什麼事讓你容易掀開大腦蓋子、無法平靜思考呢?我們可以怎麼安撫自己的下層腦、蓋上大腦蓋子、啟動上層腦呢?一起來看看同學們的分享的吧!

小編老師結語

聽完孟潔老師的引導後,小編老師覺得大腦就像是一棟兩層樓的房子,樓上、樓下互為鄰居,互相合作。樓上的住戶負責思考和解決問題、安撫情緒和同理,樓下的住戶則是負責確保自身安全,並在有危險時跳出來抵抗危險情況。

可見,樓上和樓下住戶的共同合作有多麼重要!我們可以在兩層之間搭建一座樓梯,以方便傳遞訊息與合作。唯有合作,才能一起應付危險、才能在做決定之前先充分且周全地思考、才能在生氣難過的時候幫助自己調節情緒走出低落。輔導室祝福各位同學都能身心安定、收穫豐盈!

小編老師複習課-再見查理

同學們,還記得上學年度孟潔老師教我們的「查理日」嗎?在紙上畫上查理,每說出一句傷害的話語,就用力揉一下手中的查理,隨著一句句傷害的話語,手中查理也變得越來越皺,而這些皺紋是很難完全抹平的。

當一個人的大腦蓋子打開後,衝動之下是不是也會很容易就脫口而出許多傷害的話語呢?這些傷害的話語可能會讓對方感覺受傷、難過,或是造成友情的裂痕。小編老師來幫大家複習複習「三思而後言」的秘訣,暫停、倒帶、過濾、撥放,替自己建立一個溫柔尊重的大腦迴路!

‧暫停:在你話說出口前,先按下心中的「暫停」按鈕。

‧倒帶:在心裡「倒帶」,回想你的想法與含在口中的話。

‧過濾:思考這話是否「真實」、是否「有幫助」、是否「有必要」?

‧播放:過濾後再按下「播放」,好好表達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