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一:
本校位處大里較舊社區,社區內社經地位較佳的家長把孩子送往私校,就讀本校的孩子多為家庭經濟弱勢或家庭功能不完整者,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更是懵懂或無力,只能依賴學校與師長的指引和教導。但本校秉持著「苦不能苦孩子,窮不能窮教育」,積極協助學生的生活照顧與學習成就,然學校的資源有限,如果想要成就更多弱勢學生,鼓勵學生勇敢展翅飛翔,必須爭取更多外界資源在課程教學、設備更新與弱勢扶助。
策略一:
1.積極向上級申請各項競爭型計畫補助,如教育部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高中適性學習社區教育資源均質化實施方案及臺中市立高中精進發展計畫。
2.積極尋求社區與社會資源支援,提供獎助學金扶助弱勢學生。
3.透過教儲戶生活扶助金,提供學生服務學習與自立機會。
困境二:
本校缺乏科學大樓、體育團隊無專業訓練場館及學生宿舍,。
策略二:
1.申請科學大樓興建計畫,徹底解決教學空間不足的問題。
2.申請興建綜合體育館及宿舍,解決體育團隊訓練與競賽困境。
困境三:
學校周遭道路狹小交通壅擠,校地只有一面緊鄰道路(北面緊鄰國中路),學生上下學時間恰恰遇到上下班時間湧入大衛路、國中路、大里路的車流,早已造成學生上下學的安全的威脅;若未來西面設置產業園區後,將有更多車輛行經國光路、國中路,則此問題勢必加遽。
策略三:
1.爭取辦理園道用地徵收,闢建道路經過本校東側週邊,疏通大衛路、大里路南北向的車潮,改善家長只能國中路校門接送孩子上下學的交通安全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