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市梧棲區大德國民小學110學年度教務處工作計畫
壹、實施依據:108-112年『校務發展計畫』。
貳、實施目標:
一、教學精緻化:落實課程彈性化、教材生活化、教法活潑化、教室豐富化、評量多元化。
二、教師專業化:推動進修制度化、研究主動化、專業創新化、經驗分享化、成果檔案化。
三、工作人性化:形塑誠懇親切、負責守分、公正公平、有遠見、有信心、達成任務。
四、經費績效化:落實透明化、民主化兼顧整體考量。
五、教育目標,依據九年一貫教育之精神與內涵,以生活教育為中心,激發個人潛能,促進多元發展,以培養兒童終身學習的能力,蘊育知、情、意並重的全人教育理想,以迎接真善美的人生。
參、實施內容:
一、貫徹實施精緻教學,重視全人教育發展,實施合理適性編班,符合公平公正原則。
二、推動108課綱及九年一貫課程,落實學校本位課程,研究革新教材教法,充實各項教學設備。
三、辦理教師進修研究,增進教學專業知能,加強教學環境佈置,發揮環境教育功能。
四、落實語文學科教學,培養語文應用能力,推動閱讀書香活動,培養閱讀習慣興趣。
五、落實創造思考教學,培養邏輯歸納能力,推動自然科學教育,培養科學研究興趣。
六、充實社會科學知識,發展問題解決能力,推動活動課程教學,促進生活統整能力。
七、提升健康生活知能,養成尊重生命觀念,落實藝術人文教學,涵泳藝術欣賞氣質。
八、落實推動資訊教育,培養應用科技能力,實施英語課程教學,培養英語說聽能力。
肆、 實施原則:
一、強化行政措施:計畫縝密、認真執行、逐項考核。
二、合理分配工作:適才適所、勞逸均衡、分層負責。
三、實施重點工作:擬定計畫、把握重點、分工合作。
四、充實教學設備:購置教具、研究教學、佈置環境。
五、加強行政服務:分層負責、任勞任怨、完成使命。
六、增強溝通協調:「傳承」與「創新」兼顧;「守成」與「權變」並行。
七、實施開放教育:彈性多元、因材施教、適性發展。
伍 教務處年度工作內容:
一、編定教務處年度工作計畫
1.教務工作計畫及各種業務法令規章之擬定事項
(1) 根據職務分層明細表擬定工作計畫
(2) 擬定學期工作行事曆
(3) 擬定各種教學活動計劃
2.教師進修與研究計畫之擬定
(1) 辦理週三教師進修活動
(2) 鼓勵教師成立教師專業成長社群,提升教師專業素養
(3) 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3.合理編排教師職務及授課時數
(1) 參考教師職務意願調查,依據校長指示辦理
(2) 考量教師專長及新舊教師比例,適當安排職務
(3) 考量工作內容及業務簡繁,合理分配授課時數
(4) 班級課表編排考量學年、學群彈性課程上課時間及鄉土語言等特殊因素作適度安排。
4.實施合理適性編班
(1) 委由教育局公開抽籤編班
(2) 原則上級任老師採兩年一輪制
(3) 特殊學生依據法令、需求編入適當班級
5.充實教學設備
(1) 教學材料、設備依程序請購
(2) 教具室、圖書室專人管理
6.建置校園網路
(1) 加強行政人員及教師資訊素養研習
(2) 推動各項資訊上網公告
(3) 推動班級網頁製作
(4) 資訊融入教學
7.辦理學籍轉出入事宜
依據訂定制度辦法並執行學籍轉出入事宜,力求公平、公正、公開原則
8.學籍保管與成績考查
(1) 設定導師及任課教師學籍與成績管理權限
(2) 學務系統建置,校務行政業務資訊化
9.辦理獎助學金補助
書面及上網公告辦理獎助學金訊息
10.辦理各項證明
受理申請及核發各項證明文件
二、各項會議執行與檢討
1.教師參與學校組織與課程管理
常態編班委員會議、課程發展委員會議、學年會議、教科書選用委員會議、領域課程研究會議等
2.會議記錄與決議執行
各項會議通知、簽名冊、紀錄、執行檢核,相關資料裝訂成冊
三、運用科技從事校務行政管理
1.加強教職員工資訊網路能力
辦理教師資訊研習,提升資訊專業素養
2.教務行政管理資訊化
(1) 圖書管理自動化系統
(2) 校務行政管理系統資訊化
四、規劃學校總體課程計畫
1.推動九年一貫課程
(1) 組織及推行課程發展委員會、各學習領域課程小組事項。
(2) 彙整學校總體課程計畫。
2.規劃學校本位課程
(1) 落實各學習領域課程小組分組研討會及學年組織學習教學研究會
(2) 考量學校條件、社區特性、家長期望、學生需求,共塑學校願景
(3) 依據學校願景,融入新興議題,發展學校本位課程
(4) 討論各學習領域的學習節數及彈性活動學習節數
(5) 審查學年課程計畫
(6) 推動多元評量、差異化教學、補救教學
3.設計學校特色課程計畫
(1) 各學年任課教師規劃設計以主題統整架構設計特色課程
(2) 規劃創新六藝為學校本位課程,射箭教學為亮點特色
(3)規劃閱讀、書法與寫作課程教學,結合社區資源實施「走讀家鄉」戶外教學、鼓勵認養六藝農場「閱讀土地」活動。
(4)規畫創意學習闖關活動,包含三語、數學、自然科學內容學習內容。
五、推動學校本位課程設計
1.訂定教學計畫
(1) 鼓勵教師參加課程設計研習活動
(2) 召開教科書選用會議
(3) 提交學期教學計畫彙編課程計畫
2.發展學校本位主題統整課程
(1) 全校教師領域、學年分組研討學校本位課程
(2) 訂定課程主題
(3) 研擬主題課程活動設計
六、推展多元智慧,規劃實施領域教學活動
1.加強語文教育
(1) 辦理語文競賽
(2) 推動母語教學活動,兼顧閩南文化、客語、原住民各語族文化
(3) 培訓語文演講、朗讀、作文等表現優異學生,儲備語文人才
(4) 推動行動圖書教育活動
(5) 出版「Young Young德藝」學生藝文刊物,鼓勵兒童寫作投稿
(6) 鼓勵班級彙整學生作品,出版班級刊物,激勵寫作情意與提升寫作能力
(7) 鼓勵學生投稿國語日報
(8) 設置藝文櫥窗,展示學生藝術、語文創作作品,以收觀摩與欣賞之效
2.加強科學環境教育
(1) 充實自然科教學設備與圖書
(2) 參與校外科展,激勵研究興趣,培養科學研究能力
3.加強藝術人文領域教育
(1) 藝術人文領域教學由專任教師擔任
(2) 活化校園空間利用,展示學生作品,以收觀摩與欣賞之效
4.推動本土教育
(1) 本位課程結合相關課程教學及社區資源實施「走讀家鄉」戶外教學
(2) 舉行「母語日」,提升學生本土語文表達及聆聽欣賞能力
(3) 實施鄉土教學,結合社區,編輯鄉土教材
(4) 積極訓練學生參加臺中市比賽閩南語講古比賽
5.落實資訊教育
(1) 充實教學環境,添置相關設備
(2) 建置班級網頁
(3) 辦理資訊研習
(4) 電腦教學實施對象為三年級至六年級全體學生
(5) 購置單槍投影機、筆記型電腦、活動布幕,以利資訊融入教學之實施
(6) 善用教育部和上級所發之教學光碟及相關教學軟體
6.推動英語教學
(1) 妥善規劃英語教學師資
(2) 加強英語教學情境佈置,英語教學生活化
(3) 建置學校雙語環境
(4) 實施英語多元評量
(5) 辦理英語教學成果發表活動
(6) 積極訓練學生參加校外英語比賽
7.改進教學方法
(1) 每學期定期檢閱學生習作,並記錄檢閱結果,回饋教師,以玆改進
(2) 辦理教室布置觀摩
(3) 辦理教師「教學檔案」製作、教學觀摩活動、同儕觀
(4) 辦理校內教學巡堂
(5) 辦理學生課後活動、假暑期學藝活動及學業低成就補救教學
七、推動圖書教育,培養學生閱讀能力
1.加強圖書資訊設備的借用與管理
(1) 訂定並執行圖書資訊設備的借用與管理
(2) 落實圖書編目管理工作,由專人管理
(3) 組織圖書志工協助班級閱讀及借還書的工作
2辦理圖書閱讀活動
(1) 辦理「毛毛蟲閱讀計畫」、「共讀書箱心得寫作」、「線上閱讀認證」活動
(2) 積極訓練學生參加臺中市閱讀推銷高手比賽
(3) 建置班級共讀書箱,方便於各年級閱讀教學
(4) 設置英語故事屋、閱讀角、玻璃故事屋等閱讀情境,辦理閱讀推廣活動。
八、實施多樣化的教學評量
1.實施多元評量
(1) 實施評量週、多元評量、紙筆測驗等
(2) 落實學務系統成績管理建置,包含平時與二次成績考查成績建置
(3) 除紙筆測驗外,鼓勵採用展覽、報告、實驗、操作、闖關、學習單等評量方式
(4) 建立各科題庫,提供命題資源
(5) 加強國語、數學、英語之補救教學
2.辦理學藝競賽
(1)辦理各項語文競賽。(演說、朗讀、寫字、作文、字音字形)
3.辦理學習成果發表會
(1) 辦理藝文作品成果展(2) 寒、暑假作業辦理展示觀摩活動
4.建立學生學習檔案
(1) 包含學習單、作業、報告成品之收集,建立學生自己的學習檔案
(2) 將學生作品、學習單等學習成果應用於教室內外,融入各科教學,並提供學生彼此觀摩
九、規劃執行教師進修活動
1.專業進修的規劃
(1)針對教育政策、學校發展方向及教師需求,審慎規劃進修活動
(2)進修訊息分別公布於學校網站及教師晨會中的宣布,針對特定領域及年級進修活動,則另以書面或口頭通知
(3)教師研習心得記錄及分享
(4)提倡並鼓勵教師從事行動研究,分享所學,發展教學現場實際經驗
2.推動資訊融入教學
(1) 規劃辦理教師資訊素養研習
(2) 辦理資訊融入各科教學之研習
3.辦理教學觀摩活動
(1) 新進教師及實習教師之教學演示
(2) 運用同儕教學視導,互相觀摩學習與回饋
十、強化班親組織與運作
1.推動義工組織與運作
結合輔導室成立班級家長義工,協助級任教師級務的處理與活動
2.推動親子教育活動
鼓勵親子閱讀共學活動,利用政府補助辦理相關推廣活動
3.實施親師生作品展
鼓勵參與親師生才藝作品展
十一、推動人性尊重的校園文化
1.設置各委員會,開放決策機制
(1) 各項活動與決策鼓勵教師代表、家長會共同參與,透過民主化的過程產生組織結構與決策
(2) 透過親師溝通、教師聯誼、組織學習、同儕教學視導、親師共同參與研習等活動,凝聚親師向心力,達成行政、教師及家長的良性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