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Time》以英國的暴力少年為封面故事,描述孩子因為缺乏愛及大人陪伴,造成整個世代傾向暴力、情緒失控,是英國當前最大危機;而這些狀況與日俱增已是全世界教育學者最關切的問題。
法鼓山配合教育部施政方針,規劃無宗教色彩,且適合校園的靜心活動,期以潛移默化調整學生身心狀態。 希望透過五感的引導,有能力紓解自身的壓力,提升自我成長的力量。
許多老師回饋,每每參加活動之後,希望能將這些靜心的方法帶給學生,但記憶總是一點一點地模糊消失。於是,在今年,我們將內容升級為數位語音引導的方式,不論是否有禪修經驗,都可以隨時隨地方便操作,跟著引導就可以與學生一起練習。
近年英美等國家在小學開設靜心課程,幫助孩童學習正確面對壓力與情緒的方式,獲得許多教師及研究上的肯定。
靜心、正念、禪坐冥想等課程廣泛流行於世界各地,成為趨之若鶩的鍛鍊方式。例如泰國野豬少年足球隊員師生曾受困洞穴長達18天,當過僧侶的助理教練艾卡波,在艱困的求生時刻帶領學員靜坐,安定孩子的身心,順利脫困。
傳燈院秉持創辦人聖嚴法師關心教育、推廣禪修、落實心靈環保的理念,舉辦研習活動。
校園靜心自103年起,接受新北市某完全中小學師生對安定身心的需求,連續三年實施引導師生靜心課程;深獲師生的肯定。近十年來,已近30所中小學辦理靜心工作坊。
校園靜心課程內容經審慎整理為教案, 報奉106.11.14北市教綜字第10641459900號函核定。
每年暑假舉辦師資培訓,以分級辦理,期許分享經驗、帶動推廣,有益於全國院校建立幸福有品的友善校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