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安排故事媽媽時間、主題探索時間與閱讀結合、每天皆有故事欣賞時間。
國小部每天皆有 20 分鐘的晨讀時間。
從縱剖面而言,從幼兒園小班至國小六年級,皆在潛移默化中浸潤在閱讀環境; 以橫切面而言,無論學生認知、理解程度如何,除了閱讀文字,特教學生也可以利用點讀筆、有聲書等閱讀。每一位學生皆可徜徉在書海中。
透過探索、態度、運用、欣賞、合作、體驗、理解、操作、數位教學等教學設計, 在數學、自然、藝文等領域中融入閱讀教學活動,協助學生跨領域統整、分析、判斷、遷移 類化等能力。
點:識字、流暢、詞彙策略,習得基本能力。
線:以閱讀理解策略中「課文大意策略」貫穿低、中、高年級。
面:藉由推論、自我提問、理解監控策略,跨科目、跨領域學習,期望除了學習課文內容、也能比較自身經驗、批判思考,培養能獨立思考、判斷訊息的未來棟樑。
自 104 學年度本校加入教育部課文本位閱讀基地預備學校,及著力在策略教學培養學生帶著走的能力。
誠如清大陳明蕾教授說:「教室內人手一本的教科書,是學生發展多文本閱讀的公平起點。」除了利用國語課本大單元進行多文本閱讀,讓學生帶著先備知識,遷移類化統整訊息。老師也尋找同主題之文本,讓學生不知不覺中將”策略”內化。
邀請家長參與端午節包粽子、愛心義賣等活動
小學生國際交流
英語情境遊學、體驗外國文化、新聞體驗、節慶活動
「自然不自然」節目拍攝
丹麥藝術家攝影
學生、家長、社區攝影比賽
環保知識擂台賽
金門日報 2014.03.24 報導「何浦國小以多元化教學而聞名」,的確,我們致力於閱讀教育;資訊教學、AI 學習、機器人、程式設計等對孩子們一點都不陌生,在比賽中也贏得佳績,獲得出國比賽的機會;與臺灣本島學校的交流互訪;動手操作、認識家鄉文化等,都著力甚深。
幼兒園:除了故事愛心媽媽協助、每日故事欣賞分享時間、也鼓勵家長親子共讀,利用放學家長接孩子時間,讓親生共讀,若不方便唸書給孩子聽的家長,提供有聲書協助(家長需在孩子 身旁陪伴),期許共讀習慣養成延續至家庭。 主題探索與延伸時間,透過繪本讓孩子統整資訊、分享內容。
國小: 本校加入教育部課文本位閱讀基地預備學校多年,老師皆熟悉認字、閱讀理解的策略教 學,在國語、數學應用題、社會、自然、閱讀等課程中教學,也跨領域、多文本教學。
自然界的建築師──蜜蜂,利用六邊形能提供最大儲存空間的形狀,建築了美麗的蜂巢,「合譜交響閱」也與孩子一起建築美麗的閱讀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