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此文由天極老師就當年2000年講話重新整理)
何謂文化? 文是紋路,化是內化。文指的是人文,是我們人用手在地球留下的痕跡。化指的是內化,是指某一群人生活中所留下的積累內化成為共同的生活方式。簡單的來說,文化就是某一群人的共同的生活方式和內涵,忠信的文化就是我們忠信人共同的學習生活方式和內涵。方式是看得到的,是摸得著的;比如說我們的服儀、群育班、拿筷子吃飯、和晨會。內涵是看不到的,是摸不著的,但卻又實際存在且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比如說我們忠信人的價值觀念,以及我們忠信人樂觀的態度和奮鬥的精神。
忠信是一所以傳承及弘揚中華傳統優良文化為己志的學校,歡迎而且只歡迎肯定忠信教育內涵、願意承諾、及期待接受良好教育的學生/家長選擇忠信。在這個前提下,忠信人累積而且形成了忠信的學習文化。
忠信的學習重視誠實。忠就是誠實的面對自己,信就是誠實的對待別人。唯有力行忠信,我們才能和諧的生活在一起。
忠信的學習重視發揚三種基本做人的能力,一曰智、二曰仁、三曰勇。智,是理性區辨的能力;仁,是關心他人的能力;勇,是明知不足仍願努力向前,面對錯誤能改正錯誤的能力。
忠信的學習重視恕道。「己所不欲、毋施於人」。
忠信的學習重視自律。唯自律才能真正的自由。
把上面的特質做一個歸納,放在我們忠信人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就是我們的校訓:「樂觀奮鬥,允執厥中」;就是我們的學風:「忠以成己、信以待人;與人中行、恕為之根;求真求實、毅之以恆;樂我以群、奮我天聲。」
忠信文化月在每年孫中山先生誕辰紀念日舉行,就是提醒我們毋忘先祖、毋忘先賢、毋忘忠信、毋忘中華;同時,砥礪我們努力學習、奮發向上,不怕別人裝神弄鬼,不做別人的善男信女,能做一個堂堂正正、既忠且信的忠信人。
祝忠信文化月活動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