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開心農場 :
彰化本是農業大縣,溪湖鎮果菜市場更是許多蔬菜的集散地,學區內的家長大都是從事農業。學校以「農作」為主發展校本課程,低年級為農作體驗(種菜、澆水、除草等)、中年級以觀察探索為主(觀察氣候、記錄生長、科普導讀),高年級即進行主題式的探究(變因控制、比較分析、解決問題)等。社區楊女士捐出鄰校的一塊土地,讓學生有一個開心農場,聘請農會傑出青農到校教導,農業文化就一點一滴進入小朋友的學習心靈。
1.本土語文教育推廣:
因為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所以教師「專業成長」是責任,也是一種使命。學校積極推動本土語文教育,鼓勵師生走出舒適圈,勇於挑戰自己,參加相關本土語文競賽。推動校內多元活動、競賽,刺激學生說母語的動機及自信心。表現優異同學,進入本土語文相關競賽之種子選手。
2.本土語文拔尖教育:
學校師生積極參加語文競賽,每一組別希望都可以推派學生參加,重點不在於得獎與否,而在於長時間訓練過程下,學生紮實的本土語文能力表現,可以參加比賽,可以擔任學校活動主持人、也可以是小小解說員,是學生一輩子受用的能力。
多年的語文紮根,在彰化縣113年語文競賽開花結果,湖西國小獲得語文競賽學校團體總成績第二名,打破校史紀錄,師生同感榮耀。以13班之學校規模,要在眾多大校中脫穎而出,實屬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