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流程
登入Go帳號
---> 進入各班Classroom
---> 課堂作業,進主題貼文點名
---> 開始直播或混成教學
注意事項
利用各科主題區內每節課的作業留言點名
當然,如果您有其它方式也可以。
所有的作業都請您貼在該科主題區內
作業檔名統一格式為『日期+節次+科目+作業名』
例:『5.20-7數學黃金比率』
建議每節課都做簡易的上課紀錄
例:出缺席、上課時間、上課內容等等,線上補課轉換到實體補課時數須送資料審核,愈完整愈好
本校許多同學是依賴手機上課(執意不借iPad)
請設計教材時盡量將這點考量進去
同時停課,意味著同時補課,網路流量巨大,可能各教學資源平台會承受不住而產生延遲或不正常現象
建議各位要有備案聯絡方式,例:臉書社團、line班群
建立各科自己的主題,老師張貼的訊息都放在各科主題內,內容自然井然有序。
另外,主題可以透過滑鼠左鍵按住拖曳來控制排列順序,也可以直接在畫面左方切換不同主題。
老師可以對全班、個別學生或學生群組張貼作業,也可以在一或多門課程中張貼作業,並設定截止日期,同時附加要給學生的相關作業檔案。
附加雲端硬碟檔案 (文件、簡報或試算表) 時,您可以選擇:
只允許學生查看檔案:學生可以讀取檔案,但無法編輯檔案內容。
允許學生編輯檔案:讓多位學生共用同一份檔案,且每人都能編輯檔案內容。
為每位學生建立檔案副本:每位學生都會收到自己的檔案副本,且系統會在文件標題中加上學生姓名。學生能夠編輯自己的副本。學生繳交作業後,系統會在檔案上標記學生姓名,供您查看。
學生撰寫作業時,您可以查看作業進度,也可以加上註解或編輯文件內容。
右列兩項都建議要設定 (1) 作業截止日期設定 (2)主題 。另外,一份作業可以同時指派給多個班級。
下面的影片示範了貼上YouTube均一平台操作教學,新增一個附件的方法。
訊息串會出現所有張貼的訊息,包括作業、雲端檔案等等,但因為科目很多,容易洗版,所以,老師們看影片學到技巧後,其實進入【課堂作業】去找各科主題相關內容,反而容易、清楚些。
【新增】,是針對已經設計好的檔案,如果在雲端,就直接匯入;如果在您的電腦上,就上傳;如果可透過連結取得,就輸入網址;如果是YouTube就貼上該影片網址。
【建立】,是從無到有,建立文件、試算表、簡報或表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