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案

年級 數學 領域 教學課程設計



年級 數學 領域 教學課程設計

主題/單元名稱


1-1負數與數線






實施年級一年級


總綱核心素養


A 自主行動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B 溝通互動

B2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C 社會參與

C1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領域 學習重點

核心素養

數-J-A1對於學習數學有信心和正向態度,能使用適當的數學語言進行溝通,並能將所學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數-J-B2具備正確使用計算機以增進學習的素養,包含知道其適用性與限制、認識其與數學知識的輔成價值,並能用以執行數學程序。能認識統計資料的基本特徵。

數-J-C1具備從證據討論與反思事情的態度,提出合理的論述,並能和他人進行理性溝通與合作。

數-J-C2樂於與他人良好互動與溝通以解決問題,並欣賞問題的多元解法。

議題

學習主題

1.正數與負數

2.數線

3.數的大小

4.相反數與絕對值



實質內涵

多J6 分析不同群體的文化如何影響社會與生活方式。

閱J1 發展多元文本的閱讀策略。

閱J3 理解學科知識內的重要詞彙的意涵,並懂得如何運用該詞彙與他人進行溝通。

戶J1 描述、測量、紀錄觀察所得。

學習表現

n-IV-2 理解負數之意義、符號與在數線上的表示,並熟練其四則運算,且能運用到日常生活的情境解決問題。


學習內容

N-7-3 負數與數的四則混合運算(含分數、小數):使用「正、負」表徵生活中的量;相反數;數的四則混合運算。

N-7-5 數線:擴充至含負數的數線;比較數的大小;絕對值的意義;以|ab|表示數線上兩點a,b的距離。


學習目標


1. 能以「正、負」表徵生活中相對的量,並認識負數是性質(方向、盈虧)的相反。

2. 能認識負數在數線上的位置,並在數線上操作簡單的描點。

3. 能在數線上判別數的大小。

4. 能在脫離數線的情況下,判斷正、負數的大小。

5. 能認識相反數及其在數線上的相對位置。

6. 能認識絕對值的符號,並理解絕對值在數線上的圖意。


教學資源


教學資源光碟


學習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一、引起學習動機:(P5)

利用冰淇淋展示櫃設定溫度含有「-」號,為介紹負數作暖身。


5分鐘


二、老師講解:(P67) 主題1 正數與負數

1. 負數是國小未曾學過的內容,因此本節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討論正負數的相對意義及其表示法。例如:以0度為基準的氣溫表示和變化等。教師可在課堂上列舉日常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對於負數有正確的認識。

2. 以天氣預報為起點,說明負數與正數在意義上的相對性,使學生了解實際生活 與數學的關係,並介紹正、負符號,而「正號」在課文中並不常用,只在有必要分辨正負意義時才使用,但學生在初學時易忽略其相對性,因此教師在此可正負符號並用,幫助學生掌握「正負相對」的意義。

3. 由於性質符號與學生小學學過的運算符號看起來一樣,所以我們在第7頁的內文加上讀音,以分辨彼此不同。15分鐘


三、老師講解:例題1 (P8)

第(1)題以賠錢練習負量的表記,第(2)題則是在練習變化量的記法。5分鐘


四、隨堂練習:(P8)

例1的延伸練習。5分鐘


五、歸納結論:(P9)

1. 此時的「+」號要寫出來,幫助學生掌握「正負相對」的意義。

2. 學生剛學習「-」號時容易混亂,不易分辨清楚,因此在教學時要特別說明使用時的意義,更有些同學認為含有「-」號的就是負數,如認為-a為負數,對於代表數符號的意義與認識,有待加強。

3. 介紹正數含正整數(又稱自然數)、正分數與正小數,負數包含負整數、負分數與負小數。10分鐘


六、隨堂練習:(P9)

練習同號數與異號數的辨別。5分鐘


(第一節結束)


一、引起學習動機:(P10) 主題2 數線

1. 由於小學對於數線的教學不一致,因此建議老師能夠再將畫數線的步驟重新講解一次。

2. 在此我們將數線畫成水平方向,並將右邊定為正向,比較符合一般的習慣。

3. 說明負數在數線上的圖示之前,教師可先複習正數在數線上的表示方法,再把它從原點向左邊方向延長,並取適當點,以右邊為正向,表示正數,左邊為負向,表示負數。

4. 強調數線要標明:原點、正向、單位長。

5. 在國小雖已經介紹了一些數線的概念,但對學生而言,對於數線上的點與數的一一對應關係並不充分認識,對於用數來描述點在直線上的位置也不清楚,教師可以由描述點在直線上的位置為起點,建立原點、方向、單位長的必要.15分鐘


二、老師講解:(P11)

說明坐標的表示方式:如果數線上一點A所表示的數是a,我們以A(a)表示。5分鐘


三、老師講解:例題2 (P11)

1. 教師可以藉由描述點在直線上的位置為起點來建立原點(基準點),事實上,原點的取法是可以任意性的,而藉由方向的相反性,來建立正、負數與點的對應性及距離(當然要有單位長)的必要性。這就是教師在教學時,能隨時的告訴學生構成數線的三要素。

2. 以實例說明,給定一個數,如何在數線上找到一點來表示這個數。10分鐘


四、隨堂練習:(P11)

例2的延伸練習。5分鐘


五、老師講解:(P12)

當學生已經習慣整數的數線後,再練習分數與小數的數線表示。10分鐘


(第二節結束


一、老師講解:例題3 (P13) 主題2 數線

以實例說明,給定分數和小數,如何在數線上找到一點來表示這個數。10分鐘


二、隨堂練習:(P13)

例3的延伸練習。5分鐘


三、老師講解:(P14~15) 主題3 數的大小

1. 關於整數大小的比較,由於國中課程引進了負數,為了讓學生容易理解,教師可將歷史上著名數學家的出生年代,表示成一條時間數線。在此數線上,靠左邊位置的數學家比靠右邊的數學家要早出生,藉以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2. 利用溫度計的溫度高低,讓學生推導到數字的大小關係,並且了解在數線上愈右邊的數,它所表示的數就愈大。10分鐘


四、隨堂練習:(P15)

1. 能在數線上標示出整數所在位置的點,並比較其大小。

2. 讓學生比較負分數的大小,教師可引導學生利用「數線上右邊的點所代表的數比左邊的點所代表的數大」來思考,也可以讓學生想想還有沒有其他的想法。10分鐘


五、老師講解:(P16)

經由實例,學生很容易明瞭兩數的大小關係只有三種可能,而且三種之中恰只有一種成立。5分鐘


六、隨堂練習:(P16)

兩數關係概念的練習。5分鐘


(第三節結束)


一、老師講解:(P17) 主題3 數的大小

1. 在課文中,先以生活情境來說明,幫助學生了解,再以數線上的點做說明。

2. 在此,大小關係僅討論「>」、「<」、「=」。

3. 遞移律對「>」、「<」、「=」都適用,但若abbc,就不適用遞移律。5分鐘


二、隨堂練習:(P17)

遞移律的練習。5分鐘


三、老師講解:(P18~19) 主題4 相反數與絕對值

1. 介紹相反數的意義,為本章第二節「整數加減法」鋪路。

2. 以正數再加上負號的方式來說明正數的相反數,以負數再加上負號的方式來說明負數的相反數。5分鐘


四、隨堂練習:(P19)

能寫出各數的相反數。5分鐘


五、分組討論:動動腦 (P19)

動動腦主要的目的是強調相反數的意義,也就是「數線上兩點與原點的距離相等且方向相反」,因此動動腦的說法是錯誤的。5分鐘


六、老師講解:(P20)

利用數線上的一個數與原點的距離,來定義這個數的絕對值。10分鐘


七、隨堂練習:(P20)

能寫出各數的絕對值。5分鐘


八、分組討論:動動腦(P20)

1. 由絕對值的定義來看,絕對值不可能等於-3,藉此讓學生發現絕對值不可能為負值。

2. 由絕對值的定義來看,不難發現兩個相反數的絕對值是相同的。5分鐘


(第四節結束)


一、老師講解:例題4 (P21) 主題4 相反數與絕對值

1. 在此強調數線上的點與原點的距離就是絕對值,並可用距離長短來比較大小。

2. 此處的絕對值只是在說明:數線上,我們將一個數與原點的距離稱為這個數的絕對值。因此教學時應注意不要過度的延伸,出題時也應以學生能直觀了解的問題較適當。5分鐘


二、隨堂練習:(P21)

能寫出一個數的絕對值並比較大小。5分鐘


三、老師講解:例題5 (P22)

由絕對值的定義反推,給定絕對值,求得這個數的值。5分鐘


四、隨堂練習:(P22)

例5的延伸練習。5分鐘


五、老師講解:例題6 (P22)

讓學生能在數線上標出絕對值小於4的整數。教師應說明絕對值一定大於等於0,「絕對值小於4的整數」即表示絕對值為0、1、2、3的整數。5分鐘


六、隨堂練習:(P22)

例6的延伸練習。5分鐘


七、重點整理:(P23)

教師利用這裡的重點整理幫學生複習本節所學的概念。5分鐘


八、自我評量:(P24~25)

先讓學生練習後,教師再視情況決定是否補充說明。10分鐘


(第五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