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與陰影 周浩翔


荒漠上空,一隻垂頭喪氣的禿鷹低頭飛行,身上羽毛零亂散落,傷痕滿佈,它能迎難而上嗎?


梁啟超曾說:「苦樂全在主觀的心,不在客觀的事。」世人的人生觀、態度在同一件事上亦可有分歧,這全都取決於觀點與角度。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面對挫折,有人會選擇面向陽光,正面應對世事變遷;亦有人望向陰影,消極面對。


在面對困難、打擊時,對未來的盼望──那道陽光正是我們能勇敢走下去的動力。人稱包山王的黎志偉,曾經是攀石好手,勇奪多個大型攀石錦標,一時風頭無兩。然而,一次的車禍使黎志偉下半身癱瘓,難以重登攀石高峰,這挫折使志偉猶如從山頂掉進谷底深淵。當人們以為黎志偉一蹶不振時,可幸他在陽光與陰影間選擇了前者,以樂觀積極的態度面對巨變,轉戰幕後繼續不遺餘力推動攀石運動,在本年度更成為十大傑出青年之一。黎志偉的盼望在於他對攀石運動的熱情,這股熱情帶領著他走出陰霾,重建信心,是他在人生路上的一道曙光、陽光。然而,倘若黎志偉缺乏正面的人生觀,將難以發現這道陽光,故此面對挫敗,樂觀的心境就是帶領我們逃離暴風雨的舵手,這動力使我們能找尋盼望,向著陽光,在幽暗山谷撐起身體勇往直前。


另一方,在同一個陰暗無比的山谷底,卻同時有一群人愁眉苦臉,意志消沉,連垂死掙扎的勇氣也都失去。受到壓力失意時,絕望傷心──那片陰影卻使我們對未來卻步。現今香港社會物質富裕,富庶的環境卻難以填補人們心靈的空虛,稍有挫敗即頹廢不已。時有新聞提及中學生因承受文憑試、家庭、甚或朋輩的壓力,繼而輕生尋死,以為死亡就能令事情一了百了。他們的絕望正是源於心靈上的空虛,習慣自我面對,忽略與人傾訴,未能正面解決問題。而他們負面、消極的態度導他們走進陰影的幕後元兇,當人們擁有物質,卻鮮有心靈上的滿足,悲觀的繩索就會將人們綑綁,拉進深淵,人們卻無力掙脫,使前路變得黑暗,永遠只被悲傷失意纏繞。


陽光與陰影,盼望與絕望,積極與消極固然是對立,雙方競爭從不罷休,但他們卻不是獨立的存在,也是並存的。


陰影的幽暗映襯著陽光的光明,未曾嘗過消極的滋味,怎會體會到積極面對的甘甜?華人球星林書豪在美國球壇上打出名氣,但沒人會想到他在成名前只是生在板凳上的後備。剛成為職業籃球員時,林書豪表現不濟,成績滑落使教練冷落他。林書豪一度以負面態度面對被輕看、譏笑的失意,這道陰影亦曾陪伴他好一段日子。當他從信仰中尋回信心,打出名堂後,更能珍惜陽光帶給他的美好。每人都曾面對陰影,但陰影的存在正因背後猛烈的陽光照射著。當人們曾經表現消極,困於寒冬,在轉身對著陽光的一剎自然能更感受到陽光的燦爛、溫暖。陽光與陰影的並存也就是人從失望轉至希望的體現。


荒漠上受盡欺凌的禿鷹也不再自卑消沉地看著自己的影子,抬頭一看,熾熱的陽光成為牠奮力拍翼、展翔高飛的動力。低頭與抬頭,可能只是不足一百八十度之差,卻已足夠決定我們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