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業學習 Q&A
課業學習 Q&A
Q:從課表來看,現在小一課程和以前很不一樣。究竟差別在哪裡?
A: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以「全人教育」、「核心素養」為發展主軸。其核心素養是培育「終身學習者」,其分為「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三大面向轉為「能力取向」的教育;從以演算、背書、練習為主的教學方式,轉為培養孩子解決生活需求與問題的能力。不論是課程名稱、老師教法、家庭作業與評量方式,都與以往有別
Q:到底要不要先學英文?我的孩子沒有念雙語幼稚園,程度若趕不上怎麼辦?
A:
1.對小一的孩子來說,最靈敏的仍是聽力與對語音的感知能力,父母應了解孩子的生理發展階段,不必揠苗助長。
2.「學得對」也比「學得早」更重要。與其焦慮地急著學、盲目學,讓孩子「摔在起跑點」,不如按部就班、持續學習,讓英語成為孩子願意終身學習、可以帶著走的資產。
Q:孩子念的是公幼,注音符號教得比較少,請問需要額外到校外上正音班嗎?
A:注音與國字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符號系統。許多研究都指出,孩子不需先學會注音才能辨認國字,與後續的學習適應狀況也沒有直接關聯,家長不必過於擔憂。小一開學後有十週的時間在學習注音符號,針對學習較慢的孩子,老師及學校都會進行輔導,請家長放心。若還是想要上正音班,建議留意學習的方式要從生活中學起,切勿一味要求從頭背到尾,或是單一符號的枯燥背誦,以免壞了孩子學習國語文的胃口。
Q:我的孩子不喜歡寫功課、總是拖拖拉拉很久才完成,怎麼辦?
A:請家長盡早養成孩子各項活動時間運用的習慣,可以給孩子手錶或鬧鐘,自己督促自己在規定的時間裡完成作業,當然,家長的鼓勵與讚美也是很重要的。友緣基金會專任老師詹純玲建議父母三個方法,幫助孩子調整寫功課的節奏,您也可以參考看看喔
1.讓孩子看著聯絡簿,自己決定先寫哪樣功課(讓孩子有自主性)
2.讚美孩子完成功課的成就(成就感)
3.教導孩子安定自己的方式(適度放鬆,注意力更集中)
Q:家長都要上班的雙薪家庭該選擇學校的課後照顧班,還是外的面安親班?選擇時該注意什麼?
A:學校課後班的優點在於帶班的老師多數以學校老師為主,學生作息比照學校上課時間,老師指導功課後,下課時間可帶著孩子在操場上活動。不過,依規定,學校課後班只指導孩子完成功課,不能進一步複習功課,且課後班下午5:30放學,家長必須到校接走學生,無法像坊間安親班延長至七、八點,這是與安親班最大的不同。許多老師建議家長如果選擇坊間安親班,要親自走一趟觀察環境衛生、教室空間、防疫落實、逃生設備等,同時也要留意安親班的管理,包括會不會放任小孩互抄作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