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符號學習
★★閱讀資訊
★★科學資訊
家事~幸福的事 摘自新北市家庭教育中心/家庭好妙方
明尼蘇達大學Marty Rossmann教授追蹤一些孩童的成長歷程,從三至四歲開始,一直到二十歲結束,她整了這些研究資料,發現從小就開始做家事的人,比較有可能會與家人朋友形成緊密的
關係,能自給自足,以及能達成學業上和早期工作上的成功。
孩子從小開始做家務,會直接影響到未來是否能成為適應性強的成年人;在做家事的過程中,可以提升孩子的動作技能、認知能力、責任感、同理心及團隊合作的能力,說明如下:
一、訓練大小肌肉及手眼協調力
透過不同衣服的摺疊,刺激孩子的手眼協調及空間感,進而養成有耐心及反應快的孩子。
二、訓練生活能力及建立生活秩序
讓孩子整理書包、收拾書桌及整理房間,可以訓練孩子歸納、分類及收納的能力,養成生活規律且有條不紊。
三、訓練時間管理能力及責任感
孩子必須更有效的管理自己的時間,學會安排事情的先後順序,才能兼顧學校功課及應完成的家事。
四、培養同理心及團隊合作力
孩子從做家事的過程中,體會家事的繁瑣與辛苦,在團體中較能仔細觀察他人的需要,且願意主動提供協助。
五、凝聚家人感情及家庭共同記憶
從每個家庭中的事情,例如:每天要倒的垃圾、每月固定的大掃除及每年家中的大拜拜等,只要孩子有共同參與,就是家人最珍貴的回憶。
孩子在做家事的過程中,不斷學習成長,具備未來獨立生活的幸福能力;每個家庭若能推動「全家一起做家事」,就可以讓家事變成幸福的事。
★★《其實你不懂我的心》親職教養廣播節目
★★九九乘法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