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 林心怡 老師
麻吉-馬恬舒 老師
明日之星-游秉鈞 老師
明日之星-許大偉 老師
透過社區數學學習步道的課程設計,提升教師轉化社區在地的素材為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發展問題解決能力及探究精神。
利用實際情境的踏查活動,提供社區優質學習環境,協助教師從環境中提取數學資訊並設計探究活動,共同研討學生可能的解題策略、解題後教學討論的關鍵要點、以及可延伸的挑戰思考題,進而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學習興趣和自信。
透過親近社區的課程設計經驗,覺知人與社區文化環境的關係,進而遷移至本身熟悉的在地文化及生態進行相關的課程設計,進而引導學生了解而關心環境、培養愛護社區的態度。
名師- 余俊樑 主任
麻吉-許以平 老師
明日之星-張文斌 校長
明日之星-鍾佳慧 老師
戶外教育(outdoor education)指的是「走出課室外」的學習,包括校園、社區、部落、社教機構、場館、休閒場所、山林溪流、海洋水域、自然探索、社會踏查、文化交流等體驗學習(教育部,2014)。
其元素包含體驗式的學習、整合的學習、學習者為中心,自由、自主、自發的學習以及以地方為本位的學習,乃是杜威所指的整合性經驗,其本質與理念就在於創造整體性的學習經驗(黃茂在、曾鈺琪,2015)。戶外教育的實施方式相當多元,其中探究式戶外教育採用建構主義觀點下探究教學的策略進行戶外教育,有別於傳統戶外教學常用的導覽、解說。
以下說明課程:
本課程以頂泰山巖瓊仔湖登山步道至山頂公園為場域,規劃出以下課程內容:
1、帶領明志國小一個班的學生進行實際的戶外教學,以「人、環境與科學間的交互作用」為主題開展師生、生生、環境與師生間的深入對話。
2、帶領學員實際參與觀課。請學員透過實際觀課,以圖文、影片或文字來紀錄課例中發生的事件,並對這些課堂中發生的事件,賦予意義,藉以進行教師教學信念之覺察、反思,進而於自身課堂實踐。
透過上述課程,擬讓學員達到底下學習目標
1、能理解「探究式戶外教學」實施的元素。
2、能應用「探究式教學課例」進行教學。
3、能分析課堂事件並進行評鑑。
4、能創造屬於自己風格的學習者中心的教學課例。
名師- 王健旺 校長
麻吉-張琬湄 老師
明日之星-林岑怡 老師
明日之星-江英瑞 老師
以泰山地區的信仰中心「頂泰山巖」為課程發展的核心,透過學員觀察、省思、共備,規畫課程發展的主題,以藝術領域(含音樂、表演、視覺藝術),結合語文、社會領域等領域進行跨領域課程,以符應新課綱的素養導向。
以下說明各部分:
第一部份:尋找頂泰山巖建築密碼
至頂泰山巖進行踏查,讓學員分組設計不同主題的學習單、定向地圖、密室脫逃密碼等,以引導學生找出頂泰山巖中的建築相關元素。主題如:(一)廟宇空間規畫(二)建築結構(三)建築裝飾圖樣(四)廟宇文學運用(五)其他
第二部份:泰山七咚鏘
每年頂泰山巖顯應祖師聖誕,泰山會有繞境祈福活動。本課程請學員共備設計出讓學生能欣賞及比較東西方節慶音樂的特性;同時利用自製之擬聲樂器或環保樂器,加上現場的鑼、鼓、鈸、格子板、嗩吶等傳統樂器,以節奏、旋律、身體律動等,設計課程,並讓學員現場體驗合奏。
第三部份:我的獅頭不一樣
以泰山獅王文化季為引導,並以在頂泰山巖所紀錄的獅子造形,發展出利用不同素材,如:卡紙、鐵絲、竹片、糊紙、電路板等媒材製作特色獅頭。
第四部份:泰山開麥拉
結合獅頭造形及音樂,以表演藝術形式表現出獅王大賽或祈福遊行的戲劇表演,讓學生感受地方文化。
名師- 吳忠霖 主任
麻吉-蕭雅娟 老師
明日之星-吳瑞福 老師
明日之星-曹崇禮 老師
由吳忠霖主任、蕭雅娟老師、曹崇禮老師及吳瑞福老師共同帶領秘境逃脫玩轉泰山、一日漫遊超有趣!
以多元豐富的生態環境及人文古蹟為教學情境,整合資訊設備及科技創客的課程設計,藉此帶領教師們從學習者的角度,體驗從遊戲、合作、行動學習情境中,達到學習興趣、動機與表達溝通能力之課程目標,展現新課綱T型跨領域學習,讓來到泰山的遊客及學子都能深切體驗在地特色之美。
名師- 鍾兆晉 校長
麻吉-江家豪 老師
明日之星-李政憲 老師
明日之星-吳芳蕙 老師
本組透過學習生態基本概念,進而實際操作如何計算所處環境的生物多樣性,並進行實際棲地調查,導引教師轉化理論為實際行動,培養學生發展探究式學習(Inquiry-based learning)。
基於螞蟻為陸域生態系的基石物種(keystone species ),科學家並發展出螞蟻相與棲地干擾程度的對照表,本組除了從認識生物多樣性與螞蟻之外,亦學習如何快速有效也系統性的取得螞蟻樣本,並親自操作螞蟻誘引盒,體驗野生動物調查的繁複與科學性。
以下說明課程:
本組強調誇域學習,在生物方面:從螞蟻誘引盒的變因操控(時間/地點/餌料...等)及螞蟻型態的基本辨識著手。在數學方面:物種多樣性的計算及建立公式,學習操作相關軟體,並探討誘引盒設計的數學概念。
在英文方面:嘗試發展雙語教案,生物專有名詞的使用,口語化的教學單字,描述螞蟻的形容詞及相對詞的使用等等。
綜合能力的培養,則是設計誘引盒使用的說明書。延伸能力則是帶入英語科普文圖本閱讀以及以摺紙數學呈現生物多樣性。
研習目的是期望參與本組增能的不同年段或類科的老師,能夠經歷專家發展創意教學的歷程,產出融入環境教育、數學、英語及藝術的跨領域在地學習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