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教育科的「鄉土文化體驗課程」由伍集成文化教育基金贊助,鄉土學社主辦,課程2.0共有十個課節及一次學習成果分享,學員共18名。課程旨在讓學員透過在地考察及農務工作體驗和學習與通識教育、視覺藝術、生物、地理等跨學科知識,並在學校老師及課程導師的指導下完成以課程學習內容為主題的個人校本評核報告,在課程表現優異的學員,經甄選後有機會獲基金贊助在2018年暑假遠赴日本參與三年一度的「大地藝術祭」,協助藝術創作和進行文化交流。
鄉土文化體驗課程2.0的重點:
由學生共同討論學習目標,評估自身的能力範圍,再由導師按學生的目標課程,貫徹自主學習的精神。
把握秋冬季節的規律,種植根塊及葉菜,提昇農作態度及技術。
撫今追昔,在氣候變化的今日,參照二十四節氣的物候,重新感悟人類活動對自然規律的影響。
從體驗到理論,每堂課皆加入難點與解決方案,與永續農業的原則對話。若因天氣緣故不能下田,課堂將改於學校課室以電影討論或讀書會的方式進行。
2016年9月2日 課程2.0主題安排簡介會議
2016年9月22日 施肥、播種、製作洛神花茶
2016年10月8日 除草、清理水稻田、落西洋菜苗、灌溉和移植蕃薯苗
2016年10月22日 製作洛神花果醬
2016年11月22日 翻土、澆水及收割
2016年12月3日 造堆肥、跟進薯仔(收草、冚草) 、蕃茄補苗
2016年12月31日 辨識蓎蒿苗與雜草、除雜草、開列、淋水、開坑
2017年1月26日 收割蓎蒿菜、蕃茄、田野煮食
2017年2月4日 除草、收割農產:蘿蔔、蕃茄
2017年3月4日 農產收成、播種
2017年5月17日 第一屆鄉土文化體驗課程成果分享會-農產分享
2017年5月17日 第一屆鄉土文化體驗課程成果分享會
最後更新:22/05/2017
2017年5月17日 第一屆鄉土文化體驗課程成果分享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