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好好玩
六甲:林芯伃
指導老師:高宗毅
我們的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許多用科學原理製造的東西,科學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眾多科學原理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槓桿原理,今天就讓我們來談談槓桿原理。
生活中有許多槓桿原理的工具,例如:剪刀、麵包夾、鑷子、開瓶器......等,當然也有應用槓桿原理的玩具,如:翹翹板。有些工具省力,有些工具費力,當然也有不省力也不費力的工具,要怎麼分辨省力跟不省力呢?如果施力臂的長大於抗力臂,就代表這個工具是省力的,相反的,如果抗力臂的長大於施力臂,這個工具就是費力的,如果施力臂的長和抗力臂的長都一樣,那就代表這個工具是不省力也不費力。費力的工具,例如:麵包夾和鑷子,但是有些人會說,他使用麵包夾麵包的時候沒有感覺費力啊?但如果今天是叫你用麵包夾來夾十公斤的石頭呢?那應該就很重了吧!有些人會問說為什麼要發明費力的工具,費力的工具雖然費力,但也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性。
科學,讓我們的生活便利了許多,所以我們應該感謝發明科學的人,也要多充實科學的相關知識,這樣不僅可以了解發明的設計原理,也能應用在日常生活中解決各種突發的問題。
科學好好玩
六乙黃晨
指導老師:林順基
在自然課的時候,老師有時候會給我們做一些自然實驗,在這些實驗當中,我覺得最有趣的實驗是虹吸現象實驗。
我們在自然教室裡面分組作實驗,每組的桌上都有兩個水箱、一根軟管。我們依照老師的指示,把兩個水箱裝水裝到同水位,再分別把軟管的兩端放到水箱裡,此時水箱的水並沒有變化;然後老師叫我們把其中一個水箱抬高,再叫我們仔細觀察兩個水箱裡面的水有沒有變化。
果然,神奇的事情發生了!當水箱抬高之後,水位竟然發生了變化。只見抬高的水箱裡的水從軟管裡面快速流向桌上的水箱,實驗成功了,教室裡充滿了同學此起彼落驚嘆聲!老師說虹吸現象就是利用虹吸管兩端作用於水名面大氣差來運送流體,所以水位高低不同就會引起虹吸現象;反之水位高低相同,就不會有虹吸現象。老師又說日常生活中也有許多虹吸現象的例子,如換魚缸的水、洗手盆下面的去水管等。
透過這些有趣的自然實驗,不僅讓我增加了不少知識,也讓我了解日常生活中不可思議得科學現象。
科學好好玩
五甲 丁德勳
黃銘益老師
在我第一次接觸科學的時候,我還只是個幼稚園的小朋友,當時,我甚至不知道科學是什麼東西,經過老師一番詳細的解說之後,我才了解,原來科學可以這麼神奇,原來科學是利用各種自然現象衍生而出的,從那次之後,我就深深的愛上了科學。
隨著年齡的增加,上了小學之後,我常常在下課時做著神奇的科學實驗,探索著這個神秘世界,我盼望將來能做一個偉大的科學家,發明各種對地球有利的東西,比如說:製作能讓樹木快速生長的藥水,二氧化碳吸食器,當一個拯救地球的英雄,雖然我知道這幾乎不可能成真,但這也不會削減我對科學的熱愛。
前些日子,教務處來了三位科學巡迴教師,他們教我們做了三個科學遊戲,我非常興奮,第一個實驗是猴子爬樹,這個實驗是利用繩子和吸管的摩擦力,來讓猴子紙板爬上去的遊戲,很神奇吧。第二個實驗叫做平衡釘子,一聽就覺得很奇怪又神奇,遊戲規則是,利用平衡力把三十幾根釘子平衡在一根細細的釘子上面,用想的就覺得很不可思議,我最喜歡第三個實驗,先用竹筷子和橡皮筋綁成一個三角柱,再用橡皮筋的彈力將紙團發射得遠遠的,喔!這連鬼看了也會怕的傢伙,叫做「攻城利器」。
經過這些有趣的實驗和遊戲之後,我發現了科學可以填補我生活的空虛,點燃我的快樂,把傷心事拋到腦後,我想,從今天起,科學大概會如影隨形,讓我一輩子受用無窮。
科學好好玩
五乙 李詠慈
指導老師:陳周文老師
有一天,我打開電視,看到五熊主持的「流言追追追」,這個節目非常有研究精神,這集探討水煮蛋不能微波,有一位網友把煮好的水煮蛋從冰箱拿出來,整顆放進微波爐,加熱後的水煮蛋卻在微波爐內爆炸。
很多人買來微波爐後,不會仔細看說明書,但這也不怪大家,因為說明書的字很細小,內容枯燥乏味。微波快速加熱,但容易被悶住,只要溫度快速上升高,蛋的氣室就會急速膨脹,就像一個小炸彈一樣。
也會有人透過節目留言「我之前微波茶葉蛋也是爆炸」,感謝這個實驗讓我現在才知道真的會爆炸,「流言追追追」這個節目也有實驗給我們看,因為透過實驗才會更明白。
其實這個節目也有告訴我們,有很多不能放進微波爐的東西,金屬不能放進微波爐,會引起火災,塑膠袋、紙袋等也是不能放進去,也會引起火災。透過節目實驗,讓我又多了知識。
第一次做科學玩具
四甲 徐韡軒
指導教師:林芳瑜
這次的寒假作業,老師要求我們要做一樣科學玩具-飛行器,看說明單後,我先把兩張不等長的只塗上美麗的顏色,再把它黏成一個大圓和小圓最後貼上四支吸管,就完成了,我立刻拿出去試飛,看到自己的飛行器在天空翱翔,心裡真是得意。
開學後,老師找一天帶我們去試飛自己的飛行器並且比賽,在比賽前,老師先讓我們試飛,我發現要斜斜的拿直且要往順風的方向飛,才會飛的比較遠。在,比賽時,我輕鬆地就從預賽中拿下勝利,但在決賽的時候,我一時失手,錯估風向,丟出去又飛回來打到我,讓我很難過。
後來,老師要我們分組再做一個改造的飛行器,我心想著次一定要做個宇宙無敵厲害的飛行器,以一雪前恥。我和同學畫好設計圖,準備好材料後,原本兩個圓,我們改成三個圓再加上機翼,我們在做的時候,遇到很多困難,因為我們的膠帶一直纏在一起,後來我們用膠帶剪到才解決了這個問題。做好以後,老師帶我們試飛,試飛完,我回教室將原本裝在中間的機翼裝在後面,果然飛的比較遠。在比賽時,我看著我們的飛行器不能一直往前飛,會四處亂竄,真是奇怪!我相回去後還要仔細研究原因,憑我聰明的頭腦,一定能迎刃而解的。
這是我第一次做科學玩具,我覺得做法很簡單,玩起來也很有趣,也讓我了解原來科學家在做一架飛機需要考慮到很多重要的事情,並且也學到想要玩具不一定要到商店去買,也可以用手邊的材料製作更多好玩得科學玩具,我希望可以發明各種東西,讓這個世界有更美好的未來。
一堂有趣的自然課
四乙 蘇唯淵
丁靖益老師
星期四下午第一節課,我帶著沉重的腳步,來到了自然科教室,迎接今天的實驗-單擺計時器。
最早發名單擺計時器的人是惠更斯,在十七世紀他利用單擺來回擺動一次的時間具有規律性,製作了當時第一座有鐘的機械鐘,這種時鐘是當時誤差最小的計時器,使當時的人們可以更準確的測量時間。
實驗一開始老師先告訴全班:「第一組使用三十度,第二組用四十度,第三組用五十度,第四組使用六十度。」聽完老師講解後,我們便開始做實驗,我們是第一組,所以我們要用三十度,我的同學―林哲銘,一開始拉到量角器上的三十度,之後我就把角度調好,第一次量的時間是十一秒,第二次則是十秒,第三次跟第二次一樣是十秒鐘。
實驗過後,我們發現到,單擺來回速度跟角度沒關係,因為各組來回的秒數都差不多,我不僅學到分工合作的重要,不是任何知識都是天生的,要試著去做看看,試試看,在從錯誤中去學習,這真是一堂令人印象深刻的自然課。
有趣的實驗
三甲 李孟宸
指導老師:林憶萍老師
上學期我們在操場上做了很有趣的自然實驗,這個實驗室用來測量風向、風力的。
實驗一開始自然老師現代我們做簡易的風向風力計,再帶我們去操場做實驗。實驗的第一步驟是要將指北針的指針轉到北邊,第二個步驟是在操場上找出有風的地方,第三個步驟是要把風向、風力、方向,
記錄在簡易的風向風力計上,第四個步驟是要把風向風力計拿回二樓的自然教室放好。我們這組來到操場中間,大家分工合作,終於完成了。
這次的實驗真有趣,希望未來還有這麼好玩的實驗課。
科學玩具-投石器
三乙 鄭少甫
指導老師:謝夏真老師
唉!下雨了!又不能出去玩。謝老師說沒關係,下星期五會有科學巡迴教師來教我們做,可以在室內玩的遊戲機-投石器喔!做好之後我們就可以在室內玩,不怕下雨了!於是,我滿心期待製作出的玩具模樣,一定會非常好玩。
終於等到這一天,科學老師帶來了三種投石器,第一種用紙做成,第二種用橡皮筋和竹筷子,我選的是第三種,利用曬衣夾的彈力和冰棒棍離施力點距離的槓桿原理,做出的簡易投石器。首先,我用光碟片當基地,曬衣夾當支點,黏在夾子上的冰棒棍就像棒球投手的手臂一樣,可以把瓶蓋上的小石子拋到九霄雲外!徐老師還告訴我們,古代戰場會做出各式各樣的投石器來攻城,所以,我們也來模擬攻城遊戲,完成投石器測試改造後,看誰的投石器可以把砲彈拋得最遠!大功告成,我等不及要測試了!
在測試過程中,我發現到,瓶蓋擺放離支點愈遠,砲彈就拋得越遠,所以,腦筋動得快得我,就把兩根冰棒棍接在一塊,我的投石器瞬間變成了長臂猿!在比賽中,長臂猿所向披靡,打敗天下無敵手,順利攻城成功,「叫我第一名」。
下課後,我們跟老師要了一個正方形紙盒,用紙板把它分隔成九宮格,搭配投石器,玩起連連看的遊戲,我們打算明年園遊會時,用它來玩遊戲賺錢喔!這堂科學課不僅讓我了解了投石器的製作與運用,更重要的是,自己動手做,會讓學習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