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紅樓 風華永續

紅樓綠蔭,陪伴學生走過金色童年;

黌舍長廊,見證悠悠九十八載風華。

壹、 學校沿革

一百多年前,臺北市大稻埕日新國小的現址,原是一片沼澤地,地勢低漥,每逢雨季,池水常滿。民國六年,日治政府將水田及部份沼澤地開闢為學校,稱為「大稻埕第二公學校」。由於校舍尚未完成,先借用永樂國小上課,民國九年八月校舍完工,遷入太原路現址。

(資料來源:台北市誌/ 陳正祥著/南天書局)

民國十一年四月,「大稻埕第二公學校」改為「日新公學校」。

民國二十三年,打破男校傳統,開始招收女生。

民國三十四年,改稱為「臺北市日新國民學校」。

民國三十五年,更名為「臺北市建成區日新國民學校」。

民國五十七年,配合九年國民教育實施,改名為「臺北市建成區日新國民小學」。

民國七十四年,成立附設幼稚園,開始招收幼兒學生。

民國七十九年,配合臺北市行政區調整,建成區併入大同區,改稱為「臺北市大同區日新國民小學」,沿用 至今。

貳、 校名意義

日新國小創校於民國六年,當時稱為「大稻埕第二公學校」。民國十一年,將位於「日新町」的本校改名為「日新公學校」。期許全校師生能發揮<尚書Ÿ湯之盤銘>「茍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的精神,如同每天都要清洗臉上的汙垢,時時反省缺失,日日求新求進步。

参、 紅樓歷史

日新國小的創校紀念建築物-紅樓,是以紅磚作為主要建材。當時學校負責招收臺籍學生,雖然學校的建築規模與氣勢,不如招收日籍學生為主的建成小學校;但是質樸的紅磚、拱型的長廊,襯托在線條優雅的建築,讓學校充滿了人文與古典的氣息。日新國小的紅樓,它蘊含著許多歷史回憶和文化價值,也能喚起所有「日新人」的共同記憶。

一、 紅樓的大事紀

二、 建築特色

日新紅樓經過近百年洗禮的時間,所散發出的文雅氣息,是無價的文化資產。走在紅樓的廊道,能感受到光線照射的角度差異,以及光影映照的時光推移,在在見證莘莘學子成長的腳步,也處處訴說學校經營的歷史光華。

紅樓建築的特色之一,在於施工的細膩,展現力學的美感它是一個拱形的長廊結構,一個接一個拱形的廊,充分發揮結構支撐的作用。除此之外,當時的建築師在設計紅樓時,還發揮巧思創造光影可隨日光移動的效果,並在拱邊裝置立面磚,當陽光照耀時,就會出現陰影,讓人感受陽光和建物相互連動的關係,所以我們可以說紅樓是會移動的建築物,透過光影走動與學子的朗朗書聲,散發出蓬勃朝氣的生命力。

紅樓對於日新國小而言,是無可取代的文化資產和歷史建築。在當時是以石灰、砂石、紅磚等材料建造,由於維護得宜,目前在臺北市校舍建築中,擁有這樣的建築,可說是相當罕見。民國八十八年,臺灣發生「九二一」大地震,原本最讓大家擔心的紅樓卻能安然無恙,其結構的堅固,可見一斑。

肆、 結語

現在的紅樓,樓下規劃為行政中心,二樓則闢為藝文廊道。

樓外椰子樹婆娑起舞,樓內拱廊光影相映成趣,師生使人流連其

中,仿如走進時光隧道,悠然興起思古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