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理念—課程深化創新,培育具核心素養及多元能力的優質公民
(一) 農業文化的傳承—e世代學生學習台灣水牛堅毅勤奮的精神
神農文史課程,引導低年級學生閱讀農業童玩繪本、參觀體驗農具展館,中年級閱讀社區地名繪本,了解社區農業歷史;高年級閱讀社區信仰中心-神農大帝故事,明白神農氏的精神,在種植香草的課程中,體驗農民辛勤耕種的生活型態,達成典範學習。從了解、體驗、認同社區文化,到傳承農業智慧,帶領e世代學生學習農民堅毅勤奮的精神。
(二)典範學習與轉移—善行實踐、展現核心素養
帶領學生以習得的能力為基礎,進行感恩及服務分享等善行活動、規畫與實踐,讓學生仿效神農氏無私大愛的精神、實踐助人的善行。在課程中學生需統整多元能力、解決問題,是學生核心素養的展現。
(三)復育校園生態、永續發展-- -關心全球生態議題、為環境奉獻心力
神農生態課程,以整個校園為學習場域,帶學生認識校園植物、種植香草、觀察生態、進行校園生態保育活動等,培養學生親近自然,了解人類與土地密切的關係,尊重大自然的生態,關心全球物種銳減的議題,並能以友善的態度公平的對待生物,為地球的生態平衡貢獻心力。
(四) 翻轉學習-- -創客教育的實踐
創客教育因為連結了「想」與「做」的過程,有助於找到答案並解決問題, 更可能誘發新的創意與發明,是當前開創性動力的來源。
神農藝術課程低年級設計童玩及神農公仔、;中年級製作香草創藝品、香草手工皂等;高年級設計神農動畫公仔、香草裝置藝術等。以操作、體驗、群體合作的創作學習模式,強調學生「動手做」,一方面學生能了解自己的作品(能清楚解釋作品的來龍去脈),又能展現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習自信樂於學習、落實創意的創客精神。培養學生創新、鑑賞、批判、合作溝通的能力。
(五)E化創新教學-- - E農場+E學習+PBL+STEAM新學習-提升資訊力、英語力及國際觀
建置e農場,提供龍潭學生一張完整的e平方學習地圖。在行動學習地圖中整合科學、科技、工程、藝術與數學,設計跨領域情境問題,分組進行STEAM新學習、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資源E化-除了童玩、地名、神農繪本電子書、農具、香草線上學習區(教材電子e化) 。校本繪本英語e教學-校本繪本與英語教學結合,設計低、中、高年級的英語互動式闖關評量,引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資訊力、英語力、擴展國際觀。
小神農課程期望透過文史、行善、生態、藝術等四套課程內容,搭配E化創新教學,培養學生文化創新力、生態探索力、藝術創造力、飲食美學力、服務分享力、資訊創造力、多元語文力,並透過行動學習之情境式的專題導向式教學,讓學生運用這些多元的能力解決問題,厚植學生的核心素養,帶領學生以這些素養去實踐善行,成為”德術兼備小神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