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論文
蔡志宏(2015)。綜合高中資訊學程-微電腦控制課程教材設計,綜合高中中心電子報,第24期。http://163.23.175.9/ePaper/201510/Untitled_2.htm
蔡志宏、王志偉(2010)。來信即時通裝置之研究。高雄高工學報,第10輯。
王志偉、蔡志宏(2009)。清涼一下,水族冷熱控溫裝置器。高雄高工學報,第九輯。
戴建耘、袁熒助、蔡志宏(2002)。OLAP線上分析處理在資料倉儲應用之研究-以技職課程資源網站為例(上)。生活科技教育。第25卷9期。p32-38。
戴建耘、袁熒助、蔡志宏(2002)。OLAP線上分析處理在資料倉儲應用之研究-以技職課程資源網站為例(下)。生活科技教育。第25卷10期。p29-34。
戴建耘、蔡志宏(2002)。建構社群性主題討論室-以國教行政網為例。生活科技教育月刊。第35卷3期。p25-31
戴建耘、蔡志宏(2001)。知識管理的實施原則與策略應用於國教行政資訊網站之規劃與建置。資訊與教育。
戴建耘、劉真妮、蘇暉晴、袁熒助、蔡志宏(2002)。技職院校課程上網之架構與現況發展之探討。技術及職業月刊,第71期。
研討會論文
Cha-Hwa Lin, Chien-Chih Wang, and Chih-Hung Tsai. A Mobile Location Algorithm with Least Range and Clustering Techniques for NLoS Environments. Submitted to The Twenty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Other Applications of Applied Intelligent Systems IEA- AIE 2009. (EI)
Cha-Hwa Lin, Kai-Pei Chen, and Chih-Hung Tsai, ”Modeling the Examinee Ability on the 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 Using Adaptive Network-Based Fuzzy Inference System”,2008 IEEE Asia-Pacific Services Computing Conference (IEEE APSCC 2008),December 9-12, 2008, Yilan, Taiwan.(EI)
林葭華、蔡志宏,”以ANFIS為基礎之線上學習能力預測模型”,ICIM2008第十九屆國際資訊管理學術研討會 ,5月16-17,2008,南投,台灣
戴建耘、蔡志宏、詹坤達(2003)。網站顧客關係管理服務實施策略之分析-以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網站為例。論文發表於,ME2003第十二屆管理教育研討會:台北科技大學。
戴建耘、蔡志宏、張翔宇、、陳昭安、詹坤達。建構網站主題式教育搜尋新聞機制之研究--以國教行政資訊網為例。論文發表於,ME2003第十二屆管理教育研討會:台北科技大學。
戴建耘、蔡志宏(2002)。應用瀏覽路徑紀錄分析使用者網站行為之研究--以國教行政資訊網為例。論文發表於,第八屆2002台灣網際網路研討會,新竹:國立清華大學。
戴建耘、袁熒助、蔡志宏(2002)。網站自動化線上分析處理機制之研究-以技職課程資源網站為例。論文發表於,第八屆2002台灣網際網路研討會,新竹:國立清華大學。
戴建耘、饒達欽、張國恩、蔡志宏、崔浩東、張明文(2002)。應用資料採掘技術於知識管理之現況研究。論文發表於,知識經濟與科技創作力培育國際研討會,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戴建耘、蔡志宏 (2002)。應用貝氏機率模式預測網站知識發現成功率之研究—以國民教育行政資訊網為例。論文發表於,知識經濟與科技創作力培育國際研討會,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戴建耘、蔡志宏(2002)。運用一致的資料存取介面UDA作多元資料庫網站之搜尋與整合研究。論文發表於,第17屆技職教育研討會,屏東:屏東科技大學。
戴建耘、蔡志宏、袁熒助(2002)。運用perti-net規劃建置各校活動上傳機制之研究。論文發表於,第17屆技職教育研討會,屏東:屏東科技大學。
戴建耘、袁熒助、蔡志宏(2002)。OLAP線上分析處理在資料倉儲應用之研究-以技職課程資源網站為例。論文發表於,第17屆技職教育研討會,屏東:屏東科技大學。
戴建耘、饒達欽、林殿傑、蔡志宏、魏宏恩、詹坤達(2001)。建構我國國教行政資訊傳播網-運用E-R Model及Petri-net分析模式。論文發表於,知識經濟與教育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p380。
戴建耘、蔡志宏、詹坤達(2001)。教學創新與知識分享網路學習社群系統機制之規劃研究。論文發表於,知識經濟與教育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p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