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溫不斷下降,原本稍微緩和的病毒型腸胃炎又開始活躍起來,小兒急診室漸漸地又被嚴重嘔吐或是腹瀉的兒童占據。疾病衛生管制局的表示,近來群聚腹瀉事件頻傳,多為諾羅病毒引起,過去四週有 18 起腹瀉群聚事件,其中有 14 件是由諾羅病毒所引起,多發生於學校、護理之家、及醫院等機構場所。的確,光是上個月我就接觸到兩起群聚腹瀉事件中的青少年,發生地都是在學校宿舍,根據病人的說法,兩起事件同時至少有五十位以上的同學有發燒、嘔吐、和腹瀉等症狀,分別癱瘓了當地的急診室。諾羅病毒到底是什麼? 傳染途徑為何? 我們要怎麼預防才不會被感染到?
諾羅病毒: 一群無套模 (envolope) 的 RNA 病毒,以前稱為類諾瓦克病毒 Norwalk-like virus(NLVs),可感染人類而引起腸胃道的發炎
傳染途徑:
糞口途徑,如食入被諾羅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飲水、接觸被諾羅病毒污染的物體表面病人之排泄物、嘔吐物等,再接觸自己的嘴、鼻或眼睛黏膜傳染、 諾羅病毒只須【極少的病毒量便可傳播】,因此若病患嘔吐時在場,嘔吐物可能形成飛沫,若吸入飛沫也可受感染
潛伏期:
一般為24至48小時,有些在12小時內即出現症狀
可傳染期: 一般在急性腹瀉停止之後48小時內依舊有傳染性,有些人感染恢復之後二星期內,其糞便內仍有病毒,仍然具有感染力
年齡層:
【所有年齡都有可能被感染】,不同於輪狀病毒大多感染兒童
臨床症狀:
噁心、嘔吐 (通常量多、無血絲、不含綠綠的膽汁,但常有黃色的胃液)、腹絞痛、水樣狀腹瀉 (通常無血絲)、發燒 (通常為 38 度上下的低溫發燒,但少數仍會高燒)、倦怠、頭痛、肌肉痠痛。大人病程較短,通常為 1~3 天; 兒童病程較長,通常為三到五天
症狀順序:
多為【噁心和嘔吐 => 發燒 => 腹瀉】,幾乎都會有噁心和嘔吐症狀,但發燒和腹瀉則不一定會發生
治療方法:
【支持性療法】,除了多休息外,應該要注意營養及水分、電解質的攝取,以避免脫水。目前無對抗諾羅病毒的特效藥,亦無預防疫苗
預防手段:
飯前和便後應洗手,為嬰幼兒或老年人更換尿布或處理排泄物之後應洗手,以及準備餐點之前也應洗手、蔬果要清洗乾淨,避免生食生飲、注意居家環境衛生、新生兒餵哺母奶可提高嬰幼兒的免疫力。【酒精和乾式洗手液對諾羅病毒無效】。消毒環境請用漂白水
【不會終生免疫】: 諾羅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單一次的感染並無法對其他型別之諾羅病毒產生完全的保護力,未來仍有遭受感染的可能
一、現為諾羅病毒、流行性感冒、呼吸道融合病毒、腺病毒等傳染病之傳播季節,請貴校加強落實以下防治措施:
(一)學校應提供充足且適當之洗手設備,宣導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勤洗手及注意手部衛生、良好的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打噴嚏時應用面紙或手帕遮住口鼻,或用衣袖代替;與他人交談時,應保持安全社交距離(室外1公尺、室外1.5公尺)。
(二)請提醒所屬維持健康生活形態,如適度運動、充分睡眠、均衡飲食等,提升自身免疫力,並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以防呼吸道傳染疾病傳播,並可隨身攜帶手部清潔用品(如乾洗手),以利隨時進行消毒。
(三)教室應維持適當通風,盡可能拉開學生座距間,定期進行環境清掃及消毒工作。
(四)如有發燒、呼吸道等不適症狀時,請務必佩戴口罩,口罩如有髒汙,應勤加更換,並指導生病師生適當休息與補充水分,依醫師指示接受治療,落實生病不上班、不上課,在家休養直至症狀解除後24小時始返校上課。
(五)請隨時關心與注意學生之健康與請假情況,如學生出現異常之請假狀況時,應聯繫家長瞭解原因;如為疑似群聚感染情形,應立即通報衛生單位,配合進行疫情調查,並落實感染管制措施,以防範流感群聚事件發生及避免疫情擴散。
二、另針對諾羅病毒防疫措施,相關防疫作為如下:
(一)加強教職員工生(含宿舍管理人員、餐飲從業人員)衛生教育宣導,包括注意個人及環境衛生,不生飲、不生食,與他人共食時應使用公筷母匙,並養成勤洗手的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如廁後、進食或準備食物前);倘出現噁心、嘔吐、腹瀉、腹絞痛、發燒、頭痛及肌肉酸痛等疑似症狀應及早就醫,並注意補充水分與營養。
(二)確實檢視校園內應提供完善充足的洗手設備,並備有肥皂或洗手乳,與人體接觸之水源如飲用水及洗手用水應採用自來水,如無自來水供應之學校應確實消毒、過濾始可使用。
(三)學校外購盒餐食品或團體膳食之廠商(含校外教學供餐業者),應取得政府機關優良食品標誌驗證或經衛生福利主管機關稽查、抽驗、評鑑為衛生優良者;設有廚房之學校,應指定專人督導,食物應澈底煮熟再食用(尤其是貝類水產品);外訂盒餐者,應派員或委託代表到廠了解供應食材來源、環境衛生及食品調理過程應符合衛生條件等措施。
(四)餐飲從業人員(廚工)如有諾羅病毒感染症狀應停止處理食物;確診為諾羅病毒感染之教職員工生及餐飲從業人員,應停止上班、上課,待症狀解除48小時後才可恢復上班上課。
(五)針對腹瀉患者之嘔吐物、排泄物及室內環境空間務必做好清潔消毒,清理者請戴上口罩及手套,完成清理工作後,務必以肥皂與清水澈底洗手。
(六)另因諾羅病毒對於環境及消毒藥品具有較強的抵抗力,針對病患糞便或嘔吐物應使用較高濃度,即0.5%(5,000ppm)漂白水消毒處理,以去除其傳播能力。
(七)如有疑似腹瀉群聚事件發生,應儘速通報轄區衛生所,並配合衛生單位採行感染管制與消毒等防疫措施,並落實相關通報。
(八)疾病防治宣導相關資訊請逕至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cdc.gov.tw)/傳染病與防疫專題/傳染病介紹/其他傳染病/病毒性腸胃炎專區下載運用,落實防疫與衛教宣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