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名駿 - The Boundary 邊界

CHIANG,MING-CHUN - THE BOUNDARY

以3D建模 ─ 不同於實體雕塑繪畫形式身體感受的感知方式;藉此思考物件、空間與情感之間的「區隔」。


以虛擬的身體經驗,試圖去重新詮釋「與自身以外」,或者「自己內在」,那條不論可否定義、虛實與否的「邊界」。


就如同面對任何的物體、關係、或人,不論真實、想像、或記憶,總有一種區隔與辨認事物的「框架」、亦如同製作任何的藝術創作,總是帶有藝術家個人的主觀詮釋。企圖以虛擬的建模方法,創造一個感性邊界。

PHOTO ALBUM

相本

LAMP

檯燈

BROKEMON's

創作藝術家介紹

Introduction of the Artist

姜名駿 Chiang,Ming-Chun

大橋頭藝術工作室創辦成員

自述 - 《 非日常日常生活 》

臺灣疫情的開始,對我而言就算是一個打開自己的鑰匙。重新審視自己要什麼,和為了什麼而做。在疫情的渲染下,不論有沒有染疫,總會受到一個集體的恐慌氛圍波及,一開始總會每天都會關注下午2點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說當天發生了什麼事。在被迫休息後,你開始面對住處的一切,每天一直看到重複出現的東西。在降低了戶外活動的身體感與視覺刺激後,反而這種關注開始潮向自己,出現一個不斷朝自己的心頭探鑽的想法。

最一開始的是一種反向的時間旅行,是對於自己所做的事情的回看,也是因為這樣,在稱不上順利的創作之路下,當然是用當下的結果去評斷自己過去做的不能算是成功,而這種負面的情緒在集體恐慌氛圍底下只能被加重。也因此,質疑自己對於創作價值的設定;自己過去的任性之下,最後得到的是好還是不好?這種事情在這個年紀底下,也只能是個無解的質問過程,但也在這個時候,這種自我質問的關係只好循環了起來。

而創作什麼的,變成是一種依賴,這個依賴是因為你也不知道用什麼其他方法能夠「工作」,而創作的「工作狀態」能微微的填補你對於自己沒做事的空洞與罪惡感。在面臨質疑自己的創作狀態下,半強迫的價值並不沒有什麼特別。而這個情境底下,因為自己薄弱的生命體驗下所產出的「作品」,更像是一種「紀錄」。也是這一次展出的作品方向,主要都是這一段疫情封鎖期間下所留下的生命紀錄。

而這一段時間對我而言其實並沒有不好,只是說疫情似乎開啟了一種未知,這個未知讓我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