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來源:MOBILE 01 樓主:年輕有為 2022-05-06
網址: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17&t=6586072
引擎型式:V型六缸DOHC 24V 自然進氣
排氣量:3604c.c.
最大馬力:285hp/6400rpm
最大扭力:36kgm/4400rpm
驅動方式:四輪驅動
變速箱型式:八速手自排
煞車結構:四輪碟煞
前懸吊結構:多連桿
後懸吊結構:多連桿
輪胎規格:285/70R17
車身尺寸:5539mm x 1875mm x 1882mm
軸距:3487mm
國內售價:338萬元
不管是不是有在關注車壇動向的車迷,只要聽到「Jeep」或「吉普車」這三個字,腦中肯定馬上有個鮮明的輪廓浮現,特別是Wrangler「藍哥」車系可說是早已成為吉普車的代名詞。儘管國內在數十年前就已不再有Jeep的品牌總代理,但越野玩家對於此類車種的需求仍在,因此仍有不少貿易商專職引進Jeep的旗下車款。不久前我們才試駕過由PIT挪威特國際引進的Jeep Wrangler Unlimited,體驗進化至第四代的藍哥在非鋪裝路面上撒野的強悍越野實力。這回再次找上PIT挪威特國際,試駕的主角換成藍哥的親兄弟,也是Jeep家族中久違的皮卡(Pickup)新成員「Gladiator」!
中譯「角鬥士」的Gladiator,其實是一款Jeep在六零年代推出的雙門皮卡,但在後期便直接以Pickup(J-Series)代稱,因此名聲並不算特別響亮。於八零年代末期,Jeep納入戴姆勒克萊斯勒旗下後,改以當時受歡迎的Cherokee休旅車為基礎,衍生出名為Comanche這款全新雙門皮卡,不過生產週期僅有六年,自1992年停產後就不再有後繼車款。Jeep曾在2005年以概念車的身分將Gladiator這個名稱再次搬上檯面,但最終仍未真正量產,而是作為第三代Wrangler(代號JK)的參考範本。或許是意識到品牌主攻的銷售地區北美市場,對皮卡的需求仍是相當強勁,於是在第四代Wrangler(代號JL)於2017年亮相後的隔一年,終於讓Gladiator車系再度量產復活。
重生後的Gladiator(代號JT),基本上就是Wrangler的皮卡版,不僅共享底盤平台,連內外設計元素幾乎都一併共用。和Wrangler不一樣的地方當然就是皮卡的身形和尺碼,以及只有四門車型單一選擇。從官網可以看到Gladiator的編成等級相當豐富,而PIT挪威特國際所引進的版本和先前試駕的Wrangler Unlimited一樣,都是高階的Rubicon,且也經過一番選配包裝。考量到同版本的Gladiator的起跳價格本就比Wrangler來得高,眼前這輛帥氣粗獷的Gladiator Rubicon,最終價格也是突破三百萬門檻,但稀有性和開在路上的吸睛度可是更勝藍哥一籌啊!
既是親兄弟,Gladiator的外觀造型自然不會與Wrangler相去太遠。車頭都有著傳承已久的七柵式水箱護罩(試駕車選配消光黑處理)及圓形頭燈,突出的前保桿有著外露的螺絲鎖頭和醒目的拖車掛勾,從正面看去很難區分兩者差別。
LED燈組也是選配而來,包含頭燈、日行燈、方向燈及霧燈都採LED光源,由於試駕車另有選配駕駛輔助系統,所以頭燈也具備自動遠近光燈調節功能。
引擎蓋 葉子板
碩大的「RUBICON」字樣印在引擎蓋的側邊,一眼就能辨識出車型身份。外露的引擎蓋卡榫扣環是過去軍規時代保留下來的特色之一,訴求簡易又耐用的操作方式。右側葉子板上的「Trail Rated 4×4」銘牌是原廠對旗下車款的越野能力掛上的保證,但相信只要看到Gladiator如此霸氣外露的模樣,應該不會有人想質疑它的越野能力吧!
擋風玻璃-1 擋風玻璃-2
擋風玻璃的角度與引擎蓋幾近垂直,和現代新車相比面積相對窄小,多多少少會讓前方視野受到限制。試駕車另選配由美國康寧公司生產製造的大猩猩玻璃(Gorilla Glass),提供比原廠擋風玻璃更高一階的防護力。
來到側面,從吉普車改造成皮卡的Gladiator,自B柱後的造型開始和Wrangler「分家」,前者不單只是將後半段改裝成貨斗,軸距也從Wrangler Unlimited的3008mm再拉長至驚人的3487mm,車長更是來到5539mm之譜,比起旗艦房車中的旗艦Maybach S-Class還要長!要在人口密集、巷弄林立的都會區穿梭或停車,肯定不會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另一方面,軸距加長也使得Gladiator的穿越角從Wrangler Unlimited的31.4度減少至20.3度,但因離地高度從252mm再加高至283mm,43.4度的進入角及26度的離去角都比Wrangler Unlimited要來得大。
車頂及側邊輪弧與車身同色處理同樣是加價選配的項目。外擴的輪弧雖然給予Gladiator天生強悍的地形適應性,但坐在車內駕駛時會被引擎蓋遮擋住,必須多加注意前方左右側的判位和距離拿捏才行。
車尾-1 車尾-2
車尾有著和Wrangler相似的方形尾燈,尾門正中央以大型廠徽作視覺焦點,全尺寸備胎則移置車底。試駕車還有選配後拖車系統含配件按鈕,擁有最大7,000磅的拖曳能力,加掛露營拖車不是問題。
內裝鋪陳大致與Wrangler如出一轍,不似現今新生代車款只有單薄的觸控螢幕,在中控台依然有著琳瑯滿目的實體按鍵,且用料皆以耐髒好清理的塑料材質為主,不難看出Gladiator訴求的務實主義。大面積的紅色飾板及隨處可見的紅色縫線,都是Rubicon車型才有的專屬裝飾。
為了方便上下車,車內左右A柱的位置都有設置把手便於使用。副駕駛座前方的把手則是讓乘客在車輛越野時能穩穩抓牢。
三幅式多功能方向盤內側也看得到紅色縫線加持,左側負責控制儀錶選單,右側則是操控定速系統。方向盤的背後並沒有換檔撥片,但兩邊各有上下鍵可調控音量大小及曲目更換,用過一次就能馬上上手。
雙環儀錶搭配中央資訊幕,在高度數位化的2022年已稱不上先進,但就與內裝的其他部分一樣,講求的是直覺好用,行車資訊一目了然。
值得一提的是,中央資訊幕可顯示的項目非常豐富,從時速、胎壓、里程、油耗、駕駛輔助、多媒體到專屬的越野模式等,全都涵蓋在內,甚至比部分品牌的數位儀錶還要詳盡。
越野模式中則有車身傾斜角度及前後仰角等動態訊息,以及傳動系統的當前狀態。Gladiator Rubicon不僅提供前後軸差速器鎖定功能,還可電控啟閉前軸防傾桿的連結。於大幅度高低落差等極端越野情況下,斷開前軸防傾桿的連結可再進一步提升懸吊的活動度,盡可能讓輪胎保持在觸地狀態,再搭配前後軸差速器鎖定及加力箱等利器,讓Gladiator Rubicon更能輕鬆征服越野關卡。
中控台中央配置八吋多媒體觸控螢幕主機,下方陳列著排列複雜的雙區恆溫空調介面及一些車用功能的快捷鍵。由於沒有單獨配置小螢幕,在調整溫度或風量時都會顯示在上方的多媒體系統。此外,雙前座及方向盤加熱功能是額外加價的選配。
多媒體系統內有獨立的Off Road資訊頁面,將儀錶中央資訊幕的車輛資訊加以整合,讓駕駛及乘客可以一同檢視。
在空調介面的下方是四門電動窗、12V電源插孔及多媒體連接埠,內有USB Type-A、USB Type-C及AUX-IN插孔各一組,豐富擴充能力。下方就是防傾桿連結和前後軸差速器等越野相關功能,另外還有四組外接擴充電氣系統的開關。
「雙排檔桿」的配置在這個線傳排檔座蔚為流行的世代已屬罕見,就算是強調越野能力的新車,大多也改成電子加力箱。Gladiator仍舊採用傳統的機械式加力箱,可在2H、4H及4L等檔位間切換;適用於極端越野操駕的4L檔可將引擎扭力放大四倍,發揮極致的越野性能。
試駕車另選配真皮座椅,上頭少不了Rubicon車型字樣以及周邊的紅色縫線。座椅本身採全手動調整,另有腰靠可調加強腰部的支撐性。後座該有的中央扶手、置杯架、ISOFIX及空調出風口等舒適性配備都沒有少。兩側的電動窗開關設置在出風口下方,另還有USB Type-A及Type-C充電孔各兩組,以及115V的獨立插座一組,非常齊全
以後車斗取代行李廂的Gladiator,後方貨斗長度為1531mm,將廂蓋放下後可再增長至2067mm,寬度則是1442mm,據原廠提供的規格指出,該貨斗的容積約為1005公升。內部的四個角落另設有拉環可供綁繩固定,兩側也有基本的LED燈光照明。
考量到車格及市場取向的差異,Gladiator的動力單元並不像Wrangler車系那樣多元化。標準配置為一具3.6升V6自然進氣汽油引擎,最大馬力285hp,最大扭力36kgm。部分版本另外可選擇3.0升V6渦輪柴油引擎,260hp的最大馬力略低於汽油版,但高達61.2kgm的最大扭力才是柴油版的精華;兩者皆可搭配六速手排或八速手自排變速箱。至於Wrangler車系另有的四缸渦輪汽油引擎、插電式油電複合動力或性能最強悍的V8自然進氣汽油引擎,都未能成為Gladiator的動力單元選項。
就帳面數據來看,這具六缸自然進氣引擎和上一次試駕Wrangler所採用的2.0升四缸渦輪引擎相比(270hp/40.8kgm),兩者可說是在伯仲之間,各有各的優勢所在。NA引擎勝在馬力較大,延展性佳;渦輪引擎則是扭力佔上風,且3000rpm的峰值也早於前者的4400rpm。然而,Gladiator因車身尺碼較大的緣故,車重已突破2.3公噸門檻,足足比Wrangler多出將近兩百公斤的重量,顯然會對性能表現造成不小的負擔;再來就是稅金及油耗都會比較可觀,官方給出的平均油耗僅有8.1km/L。
實際上路就能立刻察覺,Gladiator的整體加速反應是相對平順且溫馴的,尤其是低轉速域不像渦輪引擎有著明確的推進力道和輕快感,卻也符合我們對大排氣量自然進氣引擎的傳統印象。但畢竟最大馬力還是有285hp,最大扭力也有36kgm,也不算是個軟腳蝦,Gladiator真要認真衝刺起來不會怠慢,利用手自排升降檔功能將檔位固定在扭力峰值的好球帶,照樣能夠俐落完成加速超車的動作,高速巡航也是輕鬆勝任。比起渦輪引擎偶有猝不及防的躁動,自然進氣引擎線性的出力特性在提速過程中給予更柔順精緻的回饋,大排氣量的十足底氣及變速箱綿密的檔位銜接,都為Gladiator的駕駛體驗增添好印象。
令人驚豔的是Gladiator的行路質感,和外表給人硬派原始的形象有著天壤之別。柔韌的懸吊阻尼配上高扁平比的全地形胎,對撫平坑洞造成的衝擊頗有一套,比起過去接觸過的Ford Ranger、Toyota Hilux等皮卡,舒適性及紮實度都要再好上一個檔次,非常適合來趟長途公路之旅。而若是和Wrangler相比,彈跳感會稍微被放大,但因軸距加長,於車內感受到的起伏和晃動反而變得輕微,穩定性也更好。需要特別注意的,大概就是在低速轉彎時,真的得小心有「內輪差」,以及長達6.83公尺的迴轉半徑,在市區想隨時調頭可沒這麼容易;另外就是車尾後方的視野會因高聳的後車斗而有所遮蔽,倒車時得多查看倒車顯影避免遺漏了視線死角。
即便這回沒有開著Gladiator去野地馳騁,這位大塊頭依然帶給我們超乎預期的好感。比起Wrangler生來就是要戰沙礫、滾泥濘,征服每一寸地表,Gladiator的定位和面向又更加廣泛,它能提供和親兄弟藍哥幾乎同等的越野能力及日常駕馭的實用性,又有著更強大的載運機能,再加上原創性極高的個性外表;坦白說,對追求特異獨行的多金玩家們而言,只要那魁梧的身形尺碼不會對你造成太多困擾,Gladiator既能成為遊走城市車陣中的焦點,也能豪不費力地融入野外營地之中,是個稱職又全能的耍帥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