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好文

學會自處,才能學會愛人:你成為一個「自由」的父母了嗎?

文/諮商心理師 吳東彥

  從小到大,我們無可避免地會進入許多角色當中,例如:小時候,我們是誰的兒女;到了學齡期,我們成為了誰的學生、誰的同學;更大一些,我們又成為了誰的男/女朋友、誰的丈夫/太太。有一天,我們也可能成為了父親/母親的角色,直到那個時候,我們開始奉獻自己的心力,盡可能地讓孩子們可以過上好日子。但是自從孩子哇哇墜地的那天起,父母親每天都如同在接受隨堂小考一樣,必須不斷接受孩子的試煉,學習如何跟他們相處。然而,一路上以來,我們都努力學習跟別人、跟孩子相處,但是,我們學會跟自己相處了嗎?

  什麼是「自處」?簡單地說,自處就是一個人有辦法好好地與自己相處。當我們能夠與自己好好相處的時候,我們會試著去聆聽自己的心聲、理解自己的心情、承載自己的情感、疼惜自己的悲傷。當我們具備自處的能力時,縱使缺少了他人的陪伴,我們也知道如何陪伴、扶持自己,並且好好過生活。

  當父母親本身不懂得如何「自處」的時候,他又怎麼懂得如何去「愛孩子」呢?舉個例子來說,一個能夠自處的父母,在面對子女的表現不符合自己的期待時,縱使會感到失落或生氣,但是由於他有能力與自己相處,因此,他也比較知道如何消化自己的情緒,而不會一味將情緒加諸在子女身上,要子女滿足自己的期待。或是,當父母親想要獲得子女的關心,但是子女恰巧正忙於工作而無法給予陪伴,若這位父親或母親不懂得如何自處,此時便會可能會感到慌張與焦慮,不曉得如何度過接下來的時間,也因此,他很可能會開始對子女抱怨、發脾氣,或是想盡辦法要子女克服萬難地陪陪自己。

  當父母親本身無法自處時,就可能會努力、積極地要將子女「變成」自己所期待的樣子來換取自己的心安,而子女很可能就在無形之中,成為幫助消化父母親情緒的工具。反過來說,一個懂得自處的父母,或許就比較能夠做到「為自己的情緒與生活負責」,因為他們本身就具備安撫、陪伴、關心自己的能力,也因此,他們不需要過度依賴子女來幫忙解決自己內心的情緒,而是更能夠依靠自己過活,活得更加自由。

  或許有人會問,若是父母親本身學會了自處,並且有能力陪伴與關心自己,而不再期待子女來滿足自己,他們與子女的關係會不會反而疏遠了呢?答案或許恰恰是相反的。正由於這位父親或母親正可能因為學會了自處,而不過度將自己生活中的責任與情緒加諸在子女身上,如此一來,子女在與父母親相處時不再感到有壓力,反而顯得更加輕鬆、愉快。在這樣的情況中,親子關係反而可能變得更加親密、靠近。

  所以,若是可以從現在開始,在愛孩子之餘,也開始學習與自己相處,每天空出一些時間好好地跟自己在一起,聽聽自己的聲音,了解自己的需要。當我們越來越能夠自處時,我們就越能為自己的情緒與生活負責,而不過度依賴孩子來滿足父母親自己的需要。這樣一來,或許我們就可以還給自己一個自由,同時也讓親子關係得以增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