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說明
背景說明
臺北市信義區永春國民小學與永吉國民小學,現正進行合併規劃籌備階段,新學校將導入EOD理念 並以「社區小學」為藍圖發展,將「公共托育家園」、「地下停車場」、「社區共用空間」等公共服務需求納入規劃,帶動周邊地區共榮發展,未來學校將扮演教育、社福及休憩等資源中心角色。
為迎接新學校的誕生,新校名命名希冀能符應新時代學校之使命、歷史及文化發展脈絡、教育革新及發展政策,創新及創意等,並為提高校友與社區居民對於新校名命名的參與感與認同感,特舉辦本次兩校合併新校名命名i-Voting。
選項方案
五分埔國小
命名由來:貼近在地,具有代表性,不與其他校名相似,具獨特性。
意涵說明:五分埔的地名是五個漢人向這附近的平埔族買地,五人平分而得名,希望在地的孩子能夠認識這段特殊的典故。
命名由來:取永春和永吉重要的永字,新字表示新未來、新氣象、煥然一新的學校新面貌。
意涵說明:永字具有承先啟後與經驗傳承之意涵;新字有創新、活潑、精益求精之精神,結合兩校優良傳統與新校創新理念,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求新求變,永遠保持求知的渴望,是永新國小的使命。另外「永新」的台語發音像「用心」,象徵用心辦學,合作創新,創造永續發展的校園。
命名由來:考量兩校地緣為主,並延伸出鄰近命名為永春或永吉之食、衣、住、行。亦希望兩校校友有回家的路。保留兩校之名,避免相互爭議達成敦親睦鄰之目的。最後是緬懷歷史見證,尊重兩校各自特色。
意涵說明:
一、兩校所延伸出鄰近命名為永春或永吉,例如:
(食) 永春市場和永吉市場。
(衣) 取名為永春或永吉的店家。
(住) 永春里、永春大廈、永吉社區。
(行) 永春捷運站。
二、兩校校友有回家的路:避免重轍當年永春國中畢業校友無法尋根之遺憾。
三、保留兩校之名,就如同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公平、公正、皆大歡喜。
四、緬懷歷史見證:永春儀隊、韻律操、巧固球…。
命名由來:永吉永春國民小學象徵兩校的結合,此命名具有歷史意義、價值傳承及優良文化的延續。
意涵說明:保留兩校校名,使得校友及退休老師們有根可循,使得地區鄉土的情誼得以彰顯。永吉代表吉祥、有錢(台語),永春代表永遠青春、有春(台語有餘)。
命名由來:取自永吉國小的「吉」與永春國小的「春」,湊在一起成為「吉春國小」。
意涵說明:永吉原有的意義就是「永遠吉利」,而永春則是「春天的到來」(春天通常有新的起點、希望的意思),象徵這個學校在剛建好就很吉利,也很有希望、前途。
而「春」這個字也常讓人聯想到「福」,代表未來的子孫讀這所學校會很有福氣,也代表著幸福的涵義。
命名由來:為保留永春國小和永吉國小原本的部分校名和取其部分意涵,故取名「春吉國小」。
意涵說明:「春」是四季中的第一季,象徵春天春暖花開、百花綻放。「吉」象徵美好、善的意涵,符合新校舍將有一個美好的生態園區的概念。
春吉國小的「春吉」與「存錢」的臺語發音「ㄘㄨㄣ ㄐㄧˊ」相似,代表學校富足,能提供更多資源如藝文展演和運動空間,共享資源。
壹零壹國小(101國小)
命名由來:信義區為臺北市首善之區,轄區內有一個享譽國際的101大樓,希望未來的學校亦能與101大樓一樣享譽國際。
意涵說明:新建校舍期許能夠與101一樣具有特色,為國際化與生態綠能,不僅吸引國內民眾到校,亦能接軌國際,成為一所雙語國際的101國民小學。
命名由來:兩校都有永字,且好事成雙,代表吉祥與好運,希望兩校結合、融為一體,大步向前。
意涵說明:希望兩校都好事成雙,師生和家長能雙贏;永代表永遠,希望兩校能永遠保持好關係;且目前全臺沒有國小的校名為雙永,具有獨特性。
投票人資格
1. 12歲以上(民國97年9月1日(含)以前出生)學區里里民(須110年 5月17日(含)以前設籍於本市)。
2. 兩校在校生、教職員、現在在學學生家長、畢業校友、退休老師、109學年度家長會所屬志工團志工。
投票人驗證方式
投票時間
2021年5月26日9點00分 至 2021年6月22日16點00分(已結束)
投票方式
網路投票:
具投票身分民眾可在開放投票期間,使用任何行動裝置或電腦登入臺北市政府i-Voting網站(http://ivoting.taipei/) ,通過身份驗證後即可進行選擇。
電話諮詢服務:
考量防疫,取消設置現場服務,如對投票操作流程有任何問題,歡迎民眾於上班時間來電洽詢:永春國小,請洽梁老師 02-27641314分機634;永吉國小,請洽李老師 02-87858111分機740。
媒體報導及投票結果
有關新校名命名i-Voting懶人包請參閱「兩校合併專區網站」,相關問題請洽教育局國小教育科(1999分機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