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樹紮根,頂戴陽光,吸收雨露,自然生長茁壯
愛是藝術,需要學習,才能培養;愛是生命,需要時間,才能成長
愛要接納,需要瞭解,才能適應;愛是滿足,需要雙方,才能共享
愛是給予,需要犧牲,才能獲得;愛是責任,需要付出,才能要求
一、以愛相結緣,共創溫馨友善校園。
(一) 以智慧建立制度,以制度解決問題,情、理、法兼顧並重。
(二) 依法行事、行政果斷、恪遵法令規定、盡忠職守。
(三) 理性思維、感性作為、圓融處事、共結善緣。
(四) 學生第一、教師至上、員工為重、教育優先。
(五) 以服務替代領導,以愛相結緣,共創溫馨友善校園。
二、點燃教育心燈,推動全人教育,創造教育無限契機。
(一) 沒有不可教的孩子,只有失職的父母與老師,點燃教育心燈。
(二) 沒有任何孩子是沒有希望的,在孩子的需要裡,發現我們的責任。
(三) 帶好每一位孩子,絕不放棄任何一位孩子,天生我材必有用。
(四) 提供多元學習機會,啟發孩子潛能,培養多元智能,推動全人教育。
(五) 以「愛」為圓心,以「用心、耐心、信心」為半徑,畫出教育同心圓。
三、關懷尊重,親師溝通,建立共識,建構「真愛的園地」。
(一) 溝通親師觀念,重整教師心智模式,秉持教育永續成長的使命。
(二) 激勵教師專業自主,營造和諧、團結合作、榮辱與共之優質校園。
(三) 發展多元教師團隊,落實知識管理,建立傳承、共享知識平台。
(四) 關懷尊重、相互提攜,讓教師來校上課是「快樂」的專業奉獻。
(五) 重視校園倫理,鼓舞教職員工服務情緒,建構「真愛的園地」。
四、落實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讓學校成為「終身學習者的苗圃」。
(一) 與社區建立良好關係,建構守望相助、共生共榮的典範。
(二) 爭取、運用社會資源,發展校務,確立學校為社區文化、學習中心。
(三) 引進地方退休人力、熱心服務人士,擔任義工團隊,增添校園生力軍。
(四) 融合地方產業及文化,引領學校、社區成長,延續學校發展特色。
(五) 學校成為終身學習的場所,進而培育孩子養成終身學習的理念和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