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site
Embedded Files
Skip to main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五城國小109學年度藝術與人文教學深耕評鑑網頁
首頁
學校基本資料
學校執行計畫成效考核
五城國小109學年度藝術與人文教學深耕評鑑網頁
首頁
學校基本資料
學校執行計畫成效考核
More
首頁
學校基本資料
學校執行計畫成效考核
學校執行計畫成效考評
藝術與人文教學深耕教學計畫學校自評表
109學年度學校自評表
申辦項目:表演藝術類 授課教師:洪嘉瑜
教學時段:星期一 第五~七節
一、行政與管理
1.
工作小組召開會議研擬並推動計畫
。
1.計畫申請前,成立工作小組並召開會議,確認課程規劃方向以利計畫書寫。
2.計畫通過後召開期初工作小組會議,並確認各組成員需負責之任務,互相配合,以利計畫的執行、學生的學習與教師的教學精進。
3.期初教師群們召開課程前會議,確認教學分工。外聘教師配合計畫內容進行課程教學,但演出戲碼可能會依執行狀況而調整;協同教師將協助該課堂中的學生學習與學習該課堂專業教學知能。
4.計畫執行中,召開第一學期期末工作小組會議進行執行成效評估,以利後續執行中的修正。
2.
協同教師清楚計畫內容及配合事項
。
1.課程協同教師清楚計畫內容,協助授課教師進行教學。
2.表演藝術老師進行表演藝術與歌舞戲劇教學,由校內教師協同教學、書寫文字紀錄、拍攝影像紀錄課後進行複習、熟悉劇本、音樂或影像剪接、道具製作及處理孩子臨時狀況,以利課程進行、成果彙整與教學精進和省思。
3.
審核藝術家的資歴,符合學校藝文教學方向
。
1.本校實施歌舞結合戲劇的表演課程,教學藝術家舞蹈教學經歷豐富,但戲劇教學經驗相較下較不足。
4.
建置計畫執行網頁或BLOG
。
1.依規定建置該計畫執行網頁。
5.
上傳成果至「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藝拍即合」網站
。
(https://1872.arte.gov.tw/)
1.依規定上傳成果至「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藝拍即合」網站。
二、教學與宣導
1.
依審核通過計畫實施教學,運用多元創新教學方法、學習活動與評量方式,注重學生的基本素養育成。
1.外聘教師的教學方式為想像、模仿、遊戲、角色扮演、音樂欣賞、肢體開發、舞蹈練習、戲劇表演、展演劇本與曲目規劃、公開展演、展演後省思等方式,逐步紮根。
2.外聘教師教學簽到表。
@109-1
@109-2
3.本期展演劇本內容。
4.評量方式為實作評量、形成性評量與總結性評量,實作評量與形成性評量以個人上課態度和練習狀況為主,總結性評量以團體成果展演評估學生學習成效。
@低年級
@中年級
@高年級
2.
教學前有擬訂詳細的年級教學進度表並對應深耕計畫課程、課程內容與時數。
1.配合計畫規劃的課程內容,低中高年段每班每週1節,每學期預計18週計,上下學期共108節。
3.
協同教師能參與教學並協助教學推動,並能增進藝文教學職能及規畫藝術家教學移轉。
1.期初召開課程前會議,確認教學分工。表演藝術老師進行表演藝術與歌舞戲劇教學,由校內教師協同教學、書寫文字紀錄、拍攝影像紀錄課後進行複習、熟悉劇本、音樂或影像剪接、道具製作及處理孩子臨時狀況,以利課程進行、成果彙整與教學精進和省思。
2.協同教師於課後填寫「觀課紀錄表」,詳細記錄教學活動,增進藝文教學職能,關鍵教學能力移轉到協同教師。
@低年級
@中年級
@高年級
4.校內其他人員及家長清楚此計畫並樂於配合。
1.工作小組會議、校務會議中,就計畫內容、實施方式及成效進行報告,校內同仁皆積極配合。(如
工作小組召開會議研擬並推動計畫中所示)
2.於班親會、親職活動場合,說明計畫重點及學生學習成效,贏得家長支持與配合。
3.設置學校臉書專頁,提供藝文相關訊習,推動藝文深耕工作。
三、紀錄與分享
1.
學校教師能積極參與藝文教學活動並分享心得。
★109學年度教師積極參與下列藝文教學活動,並透過書面分享心得、進行交流:
1.親子客家文化營
2.學學文創「藝起來學學」文化色彩藝術計畫(感動牛彩繪)-參訪國美館
3.活化教學與多元學習計畫-參訪台南臺江國家公園四草隧道、台灣歷史博物館、台南美術館
4.美感教育講座--藝起動一動
5.美感教育講座--美在地@藝生活
6.生活美感講習
2.
教學活動過程留有詳細紀錄。
1.協同教師於課堂上進行影音紀錄(照片與影片),並上傳至指定群組相簿。
2.協同教師於課堂上進行文字紀錄,並彙整至相關資料夾中。
@低年級
@中年級
@高年級
四、檢核與回饋
1.帶動師生藝術欣賞及創作風氣、協助藝文領域師資專業成長。
1.本校為客家聚落小學,積極從事音樂、美術、文化傳承之各項教學活動,提供孩子多元學習的機會,並積極爭取欣賞藝文表演與觀摩交流的機會。(彙整於五-3)
2.安排校內藝術與人文領域與生活領域教師擔任協同教師,進行協同教學。課程前後進行教師同儕專業分享與對話,吸取藝術家的創作及教學經驗,以提升其教學專業知能。(彙整於二-3)
3.安排藝術家與學校教師進行增能研習。藉由藝術家經驗交流與實務分享,精進學校教師融入表演藝術教學的能力。(彙整於三-1)
2.評估藝術家協助教學成效作為後續合作參考。
1.透過師生滿意度調查統計,評估藝術家協助教學成效,作為後續合作參考。
2.家長訪談給予課程肯定。
五、藝文發展特色
1.藝教紀錄片
。
1.南投新聞-操場跑道整修落成啟用典禮暨校慶運動會表演
2.南投縣議會-操場跑道整修落成啟用典禮暨校慶運動會表演
3.森林有藝思-山海迴旋篇
4.南投新聞-客家藍染課程
5.民議新聞-母親節感恩活動(草地音樂會)
6.夢想教室-絲竹樂團練
7.色彩採集課程
8.美感角落課程
9.客家漫畫課程
2
.藝教故事
。
1.個性害羞、寡言的孩子透過表演藝術課程的練習與表演,發揮個人天賦、開放自我、團隊合作,經由展演獲得自我實現的顯著進步。
2.學生的回饋。
3.校內協同教師的回饋。
4.藝術深耕外聘教師的回饋。
3
.其他
。
★搭配社區暨學校的重要活動,如下,讓學生展現所學成果,為校園及社區增添藝術氛圍。
1.母親節活動成果發表
2.畢業典禮成果發表
3.運動會成果發表
4.重陽節敬老活動-絲竹樂團演出
5.客家文化節-客家舞蹈表演
6.親子客家文化營-藍染、陶藝、植栽等
7.美感教育計畫發展美感學習角落計畫-轉角遇見美(彩色玻璃與樓梯美化)
8.學學文創「藝起來學學」文化色彩藝術計畫-感動牛彩繪
9.客語生活學校計畫-客家歌謠傳唱、客家文化漫畫、客家舞蹈律動、客家藍染等
10.林賴足教育基金會兒童手作社團-生活陶藝
11.南林尼僧佛教基金會補助學校發展特色計畫-茶藝、書法
12.人乘文教基金會補助學校發展特色計畫-絲竹樂、吹奏樂器、舞蹈律動
13.教育優先區計畫補助學校發展教育特色-絲竹樂
14.推動書法教育計畫-書法
15.申請美感報紙-安妮報紙
16.魚池鄉農樂園嘉年華踩街-舞蹈表演
17.生活美感講習-植物染彩蛋
18.美感教育主題講座-美在地@藝生活
19.客家桐花季桐花翩翩@迎春響樂音樂會-客家舞蹈與絲竹樂
FB影片
六、檢討與建議
★實施成效
1.學生的改變:孩子在表演藝術領域裡探索自己、欣賞自己,經過兩年的課程,成長幅度雖小,但正逐漸進步,爾後,若有特質突出的孩子,期許他們善用自己的表達能力,與他人融洽相處,並美化自己的人生。
2.教師的改變:教師觀摩專業教師的技能與引導方式,未來教師們將具備引導學生創作戲劇、演出戲劇的能力,最終也幫助孩子運用語言、表情和肢體來表達自己,提升審美能力,讓藝術來美化、充實人生。
3.家長的改變:家長都熟知學校推展藝文教育的努力,歷年來的相關展演也都給予支持和肯定,都希望未來能夠持續開設這樣的學習課程,看到孩子有更多這樣的表演。
★省思展望
1.師資問題:與藝術家持續合作,穩定本校表演藝術師資,長久下來才能更加了解我們孩子的特質,才能設計出更適合孩子的課程或演出。
2.學生語文表達問題:學生口語表達能力仍需努力,尤其是舞台語言又跟朗讀和演說不同,透過推動閱讀擴展學生的用詞能力,從更多的課堂發表或小型戲劇演出鍛鍊學生的語調和台風,讓五城舞台戲在未來更有看頭!
Report abuse
Page details
Page updated
Report ab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