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講座紀要

  本系B62級系友林錚顗先生為紀念父親林貞楷先生致力社會公益、培育學人,特捐款成立「貞楷史學講座」,邀請國內外傑出史學家蒞臨本系講學,促進學術交流。本講座由前系主任楊肅献教授推動,於李文良教授系主任任內成立,為本系第一個永續性史學講座。第一屆(2023)「貞楷史學講座」邀請杜正勝院士為主講人,於5月22、23日發表專題演講,並在25日舉辦座談會。

  第一場演講的主題為「周秦一貫論試說」,主持人為本系許雅惠教授。杜正勝教授指出,本講所論之「周」、「秦」,並非單指周代與秦朝,而是以「周」代表中國的城邦、「古典時代」,以「秦」代表中國的郡縣、「傳統時代」。過去許多學者認為周代表的文化與秦以降有根本不同;杜正勝教授則發揮業師沈剛伯先生的觀點,強調荀子的禮即申韓的法、秦法出自周禮,禮、法都是統治者用來管制人民的手段。杜教授解析漢代以降引經入法的現象與根源,又捕捉周代與先周史料中呈現的肅殺之氣,認為從政治文化看,周、秦的「決絕凌厲」實一脈相承。沈剛伯先生所論之儒貌法骨(「儒學為面貌,法家做骨幹」),正可謂中國政治文化的DNA,也體現周、秦一貫之道。

  第二場演講的主題為「也論皇帝制度」,主持人為本系系主任李文良教授、本系傅揚教授。本講以「皇帝制度」為題,旨在考察中國傳統權力架構,分析其特質、內涵與影響。杜正勝教授指出,中國傳統權力架構由三要素組成,即皇帝及其核心集團、士大夫官僚體系,以及編戶齊民,而皇帝享有至尊地位。杜教授綜論皇帝威權的各種表現,認為諸多元素在秦始皇議帝號前便已存在;在此基礎上,他也展示各種論著中皇帝即聖人的觀點,以及這些至高至尊的特質如何反映在皇帝制法和君為臣綱等原則上。面對皇帝的權力與權威,面對國家乃皇帝私產的現實,士人的命運可謂早已注定,以出仕從政為依歸。上焉者或許在戰國時期尚能謹守出處進退的分際,下焉者則只能在進入秦漢後,一步步踏上降志辱身之路。要言之,在中國傳統皇帝制度的架構下,皇帝是國家真正的主人,士大夫官僚為管理國家的工具,編戶齊民則有義務而無權利。

  座談會主題為「史學三變大家談」,由本系陳弱水教授主持,並邀請中研院史語所所長李貞德教授和政治大學歷史系系主任金仕起教授與談。杜正勝教授回顧自身的史學探索,包括中國古史研究從「骨骼」(1970-1990)轉向「血肉」(1990-2000),以及歷史思考「從表層到內裡」(2000年以降)的變化。杜教授也整體考慮臺灣史學與世界史學的變動趨勢,並自陳他個人的史學如何呼應身處的時代。回顧從早年探研沒有馬克思主義和社會科學的中國社會史,到90年代提出同心圓的史學架構、倡議超越中國疆界的中國史,以至2010年後由人生歷練獲得史學上的啟發,杜教授強調,史家本職是依憑史料而建構歷史,但史家同時也因歷史而發現意義,在探究和呈現歷史的過程中,注入自己的寓意與寄託。

  主持人和兩位與談人也在杜教授發言後,提出各自見解。李貞德教授從「政治」(對權力關係的思考)、「中國」和「研究」(學術研究的物質環境)的變化,為臺灣的史學三變增添不同理解。金仕起教授以「為認識中國除魅」為核心,描繪杜教授史學風格與實踐的演進。陳弱水教授則以自身經驗為基礎,從思想史和中國中古社會文化史角度,補充若干觀察。座談會後半開放問答,在和與會者的意見交流中,杜教授也進一步就從政經驗、自身中國歷史文化觀的轉變、古代史研究的意義、史學之「用」、「臺灣史學」內涵等議題,向聽眾釋疑、闡明己見。杜教授最後回到本講座的前二次專題演講,說明自己得益於沈剛伯先生之處,也勉勵臺大歷史系師生應建立深厚、不限於課堂內的互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