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召開校務會議,行政會報告,學年會議等,發揮學校行政效能。
營造溫習環境,使學生能快樂生活,有效學習、適性發展。
充實圖書設備,開放圖書借閱,培育讀書風氣,美化學生心靈。
改進各科教學評量方式,以了解學生學習情形作為教師改進教學的參考。
鼓勵教師參加進修研習,增進教師專業知能,提昇教師素質。
隨著時代的變遷及社會環境的需要,教育改革的呼聲不斷。教材教法顛覆傳統的方式,課程已由學科的知識導向轉為學以致用的能力導向。學校辦學的績效------教務處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教務工作除了支援學校教師教學外,必須隨時洞悉時代趨勢及社會的脈動,輔導教師發揮教育專業的精神,熱烈參與教改,瞭解教育制度的變革、充實自己,自我成長、不斷的求新求變,以因應二十一世紀多元的社會,造就國家的主人翁,使之成為世界的公民。
1. 推展『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教育政策,開發學生潛能,以達『人盡其才』之目的。
2. 發揚本土文化,培養學生關懷鄉土民情,建立溫馨祥和的社會。
3. 發展學生才藝,提高藝術風氣,蘊育溫文儒雅性格的國民。
4. 加強課外讀物閱讀指導,培養讀書風氣,營造書香社會。
5. 增進教師專業知能,提高教師專業素養,提昇教學成效。
8. 實施美語教學,增進兒童語文能力,拓展國際觀。
9. 落實小班教學,改進各科多元評量方式,協助兒童適性的發展,進而自我實現。
1. 實施常態編班,落實正常化教學,推動生動活潑的教育。
鼓勵教師參加鄉土教學研習,增進教師鄉土 教學知能。
3. 舉辦各項學藝活動,培養學生藝文及美感教育,啟發學生心靈。
提供發表園地,讓每位學生都有機會展出作品,促進觀摩學習。
成立兒童讀書會,鼓勵閱讀課外讀物,並撰寫心得報告。
鼓勵教師參加校外教學觀摩會及參加各科教材教法研習。
鼓勵教師參加學分班進修或就讀研究所,提昇專業知能。
成立讀書會,購置教育專書供教師參閱,提昇教師專業知識。
充實各項軟體設施,讓每個中、高年級學生均能操作電腦。
7. 推展讀經運動,充實學生內涵,增進國學知識,奠定國學基礎。
利用彈性時間,請外籍人士或學區家長至校免費教學美語。
教室空間佈置鼓勵設置各種學習角落,以供學生適性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