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AI 绘图工具 Midjourney 正逐渐成为创意领域的热门话题。近期,作家吴淡如使用 Midjourney 作画的案例引发了广泛讨论,更有国外艺术家使用 Midjourney 制作的作品赢得比赛,但也因此招致争议。那么,Midjourney 究竟是什么?它为何能降低制图门槛,又为何让部分艺术家感到不安?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Midjourney 是一款 AI 绘图程序,用户无需具备高超的绘画技巧或计算机技术,只需输入几个关键字,便能在短时间内生成精美图像。它的高效性和高质量的图像输出使其迅速风靡全球。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输入任意关键字都能生成图片,但若想生成特定风格或构图的作品,用户需要在关键字描述上多下功夫。就像施法前需要“咏唱”咒语一样,因此擅长使用 AI 绘图的人也被网友戏称为“咏唱师”。
目前,Midjourney 仅在 Discord 平台上发布测试版。用户需要加入 Midjourney 的 Discord 频道后才能开始制图。具体步骤如下:
在留言区输入 /imagine 指令。
输入关键字,可以是词汇或完整的句子。
系统会根据关键字生成 4 张图片,用户可进一步调整。
调整栏位共有 9 个按钮:
V 代表变化(Variation),数字代表第几张图。用户按下按钮后,系统会基于相应图片生成新的 4 张图。
U 开头的按钮用于放大单张图片。
最右侧的按钮则让系统重新运算。
若用户是 Midjourney 的付费会员,则拥有生成图片的所有权,可用于复制、再制、公开展示及商业用途。免费用户则不具备这些权利。每位用户可免费生成 25 张图,之后需付费使用。
Midjourney 的兴起也伴随着诸多争议。例如,吴淡如曾在社交平台上分享 Midjourney 生成的图片,并将其称为“电脑绘图”,这引发了网友的激烈讨论。许多人认为“AI 绘图”与传统电脑绘图并不相同。
此外,Midjourney 的机器学习数据来源于网络,这也引发了关于抄袭的质疑。今年 1 月,三位艺术家因未经授权使用其作品训练 AI,向 Stability AI、Midjourney 及 DeviantArt 提起诉讼。目前,案件仍在审理中。
除了 Midjourney,还有许多 AI 绘图工具可供选择,例如:
DALL·E 2:除了生成 4 张图外,用户还可以更细致地移除画面中的特定对象或扩展画面内容。
Disco Diffusion:同样基于关键字生成图像,但编辑功能与 Midjourney 略有不同。
DeepAI:界面简洁,生成图片后,用户可选择系统提供的多种风格进行编辑。
👉 WildCard 野卡 | 一分钟注册,轻松订阅海外线上服务
如今,AI 技术已深入多个领域。从 ChatGPT 生成文字内容,到 Midjourney 制作图像,再到 AI 动画、视频与音频生成工具,创意表达的边界被不断拓宽。甚至有用户整合多个 AI 工具完成作品,例如在推特上,有人用 Midjourney 生成美国原住民女子的图像,结合 AI 生成视频与 ChatGPT 编写的台词,完成了一部讲述美国原住民历史的短片。
AI 工具的普及无疑为创作者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但其背后的伦理与版权问题仍需社会进一步探讨与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