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企業經營環境變化快速,從全球市場波動、原物料價格上漲,到勞動力短缺與數位
轉型壓力,企業主面臨前所未有的決策挑戰。對於集團企業而言,常因資料散落在各公司不
同系統(如財務、人資、銷售、庫存)之間,加上還需要同時彙整外部資訊(如市場趨勢、
產業動態等),使得現有靠人力彙整的做法,需要花費相當長的時間才能完成,導致企業難
以即時全面掌握經營狀況並做出準確判斷。
隨著人工智慧在企業管理領域的應用日益普及,越來越多企業希望導入AI工具以強化經
營決策。然而,在實務操作中,企業經常面臨數據來源分散、資料品質不一、AI模型難以解
釋與實用化程度不足等挑戰,導致AI導入成效不彰。依Haile Solutions的報告,其指出透過
將大型語言模型LLM整合之ERP系統預計需要到2030年才會日漸成熟。因此希望透過本前置
計畫,進行企業流程現況分析、國際案例比較、產學交流溝通等方式,同步產學雙方對AI企
業經營決策建議平台應用的認知共識,同時也對Agentic AI在國際上最新的發展進行研究,
在考量技術發展、企業需求與現況等因素下,對打造適合企業使用的AI企業經營決策建議平
台提供一套全面性的評估與規劃,並針對選定之示範產線,以定義之問題作為驗證案例,建
置一套展示系統,用以來驗證與展示Agentic AI技術流程的可行性,將可降低後續開發風險
與成本,更有助於為企業導入AI輔助決策打下堅實基礎。
本計畫針對「AI企業經營決策建議平台」進行文獻以及國內外各大集團案例研究,並比
對集團內部需求、作業流程等實際狀況,來探討開發適合台塑企業之AI企業經營決策建議平
台系統的合理性及可行性。同時將以乙烯、EG與HDPE三廠做為示範產線,以問題(下個月
以獲利最大化而言,乙烯、EG與HDPE的生產量為何?)做為測案例,開發一套展示系統,將
包含ChainOfThought(COT) Agent及資料整合Agent等,用以檢視技術與流程上初步的可行性。
透過本專案,預期可達成下列具體目標:
– 透過文獻研究Agentic AI系統目前最先的技術發展現況,以及收集全球大集團企業的決
策方式,對比台塑內部作業流程,做個案研究,來探討開發AI企業經營決策建議平台的
合理性及可行性。將產出一份可行性設計規劃報告,此報告將可作為日後制定開發預算
、尋求產業合作或進入實際開發階段之重要依據。
– 針對乙烯、EG與HDPE三廠做為示範產線,以需整合3廠資料才能回答之問題(下個月以
獲利最大化而言,乙烯、EG與HDPE的生產量為何?)做為測試案例,開發一套問答展示
系統,包含COT、ToolSuage、DiscrepancyDetection、ReportGeneration、資料整合Agent模
組,用以檢視技術與流程上初步的可行性。
藉由本計畫,可有效降低後續系統開發風險,確保資源投入精準且具實務可行性,提升平台
導入效益與企業接受度。
隨著生成式AI的發展日漸成熟,大家逐漸把焦點移到下一代的Agentic AI上, OpenAI產
品長威爾表示,2025年就是AI Agent元年;Google執行長皮蔡(Pichai)也表示,我們已經進
入Agent時代(agentic era),Agentic AI被認為是最值得關注的AI發展趨勢之一。相對於生成
式AI屬於Reactive式,針對使用者的prompt來生成出content,Agentic AI透過賦予AI agent具有
規劃(planning)、記憶(memory)、使用工具(tool use)以及控制流程 (control flow)能力,讓AI
agent可以像人一樣制訂計畫,還能利用工具做事,以proactive主動式來完成使用者給予的任
務。基於Agentic AI,本計畫初步規劃智慧決策代理人平台流程示意圖(如圖二),以自然語言
作為人機溝通介面,透過Context Agent模組來理解使用者問題,透過COT Agent模組進行
planning,可將使用者問題拆解成子問題後分配到後續對應適合之
Analysis/Worker/Agents/Human單元進行處理,最終可連結到對應之資料源擷取資訊後由企業
文化決策模型統合彙整出報告後,搭配Human-in-Loop回饋架構,可逐步修正系統的正確性
,最終產出整合協調的答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