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7日,大華府中文學校聯誼會(WMACS) 假華府華僑文教服務中心(Culture Center of TECRO) 舉辦 2024-2025 年度第二次校長會議,共計黎明、實驗 、華府、哥城、華府慈濟,華府台灣、維華、光華、洛城、德明、北維、中華聖經教會中文十二所會員學校,共13位校長、副校長和教務先進參加。會中檢討了秋季活動與比賽,並討論財務狀況及2025-2026年的活動行事曆。
聯誼會同時在會中特別為華府華僑文教服務中心的郭大文主任舉辦了歡送會,感謝郭主任多年來對僑校的卓越貢獻。祝福郭主任未來一切順利!
最後聯誼會感謝各位校長及僑教中心的支持,祝福大家佳節愉快並期待新的一年的合作與發展!
踴躍參加共超過一百廿十位的同學、老師、工作人員和家長
高中團體組激烈搶答
大華府地區中文學校聯誼會(WMACS)於11月9日下午在華府僑教中心圓滿成功舉辦了2024年的「正體漢字文化節系列活動-漢字辨認比賽」。這項活動吸引了大華府地區來自黎明、華府、華府慈濟、北維實驗、哥城、華府台灣、以及維華學校等七所中文學校參賽。比賽包括來自小學、初中和高中組的總計26支隊伍、78名學生參加了這場競技比賽,並為觀眾呈現了激烈且精彩的角逐。
僑教中心郭大文主任感謝大華府中文學校聯誼會黎秀桂總幹事領導的卓越團隊提倡並支持僑委會「正體漢字文化節」這項有著深遠影響的活動。今天的認字比賽用意在幫助同學用聽來辨識,並用看來認識漢字,區別選項的不同,正確指出聽到的日常生活用詞。
黎秀桂總幹事表示,今年參賽隊伍相當踴躍,比賽前,聯誼會團隊和所有各校領隊和志工召開遠距協調會,以熟悉賽程和確認每位的籌備工作項目。在成功的比賽背後,更要感謝這群超過廿位的工作人員的共同合作。同時,她也對各校校長、教務、訓練老師、領隊老師及所有家長的支持表達了誠摯的謝意。
本次比賽首次以測試聽力方式進行,考驗學生辨認生詞及字彙的能力,平均地使用了「學華語向前走」和「美洲華語」這兩套教材進行出題。大會希望透過這種方式,引導學生更好地掌握課本所學,並增強對中文標準發音的理解與應用能力。
各校參賽隊伍精英薈萃,學生們在比賽中展現了沉穩的台風與專注的比賽態度。在幾輪競賽中,參賽隊伍不分軒輊,得分相當緊密,多場比賽甚至需要進行延長賽來決定勝負,讓在場觀眾大呼過癮。
以下是各組得獎名單:
小學組
第一名:華府慈濟人文學校 A1
第二名:華府台灣學校 A1
第三名:華府台灣學校 A2
優異獎:北維州實驗中文學校 A1、華府中文學校 A1
初中組
第一名:華府中文學校 B1
第二名:黎明中文學校 B1
第三名:北維州實驗中文學校 B1
優異獎:北維州實驗中文學校 B2、哥城中文學校 B1
高中組
第一名:華府中文學校 C1
第二名:黎明中文學校 C1
優異獎:華府慈濟人文學校 C1
比賽的圓滿成功讓各校學生收穫了寶貴的經驗與榮譽,大華府中文學校聯誼會期待未來繼續舉辦這類活動,推動正體字華語學習熱潮,培養下一代的中文能力與文化認同。
恭喜得獎的中學組同學
正在小心謹慎回答的小學組同學
恭喜得獎的小學組同學
繼駐美國代表處教育組及大華府地區中文學校聯誼會於今年4月於維華中文學校及華府台灣學校合作舉辦兩場聽讀華語文能力測驗,為服務中文程度優異考生,爭取申請雙語徽章機會,再次合作於十一月二日假北維州的喬冶梅森大學舉辦第一次大華府地區華語文能力電腦測驗。考生不僅包括本地學生,更有來自德州、北卡羅萊納州、德拉瓦州的考生,願意花上額外的交通時間,搭機或遠程開車前來,把握這次難得的機會。
駐美國代表處教育組組長周慧宜親自全程主持及指導,而李存御主事和國家華語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同步連線,顯示台灣教育部官方對本次測驗的嚴謹態度。周組長表示,此次可以成功舉辦除了感謝喬冶梅森大學在設備、場地及技術上的協助,更要感謝聯誼會黎秀桂總幹事及試務工作人員負責認真全力投入。
近日在教育組的奔走努力下,除維吉尼亞州,緊臨的馬里蘭州也已經宣布華語能力測驗作為雙語徽章 (Seal of Biliteracy) 的檢測標準.嘉惠通過華語能力測驗的本地高中生均可以使用華測的成績證明,由考生向州教育廳申請雙語徽章。這對大華府地區的中文學校同學來說,無疑是提供了最好的機會,通過華測的考生將由教育部發給證書,除了可以認證他們的學習成效外,並為他們未來申請進入大學的優勢做提前的準備。
參與合辦的大華府地區中文學校聯誼會總幹事黎秀桂表示,很榮幸這次能夠結合官方資源,不僅可為會員學校師生,提供更優質的機會來確認他們中文學習的目標,更能為美國的華語文市場,推廣給更寛廣的主流社會,而讓有興趣的人士認識官方對華語文前景計劃的努力和用心。聯誼會成立三十七年,致力於為提供會員學校更多更好的各式機會而努力。此次團隊的王姵凱及陳金蘭老師, 認真負責,從網路平台及實體推廣、接受及回覆報名、到考場通知、實際監考等落實聯誼會堅持優秀的服務態度和品質,共同為推廣華語教學而努力。 此次得與教育組共同合作,圓滿完成全美唯一一場公開對外受理報考聽、說、讀、寫四項技能的電腦華測,而且吸引德州、德拉瓦州、北卡羅萊納州的考生跨州前來應考,意義相當深遠,也為未來的大華府中文教學發展和明年持續辦理華測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逐步為台灣優質華語測驗塑造品牌正面形象。
從北卡羅萊納州開車遠距離前來應考的 Lilian (中) 希望能申請獎學金赴花蓮東華大學研究所進修,專攻原住民研究。她認為電腦版華測口說和寫作部分對於檢測自我學習成效非常好。
從德州搭機前來應考的 索里安 (中)與工作人員合影, 他目前計劃申請教育部台灣獎學金與美國國務院傅爾布萊特 (Fulbright) 獎學金,期望能再次去台灣求學及工作。
從德瓦拉州開車來應考的 Alexander (中) 希望學好中文,申請台灣獎學金,未來能有機會在外交領域派駐台灣或其他亞洲地區服務。
大華府地區中文學校聯誼會(WMACS)於9月21日在華府文教中心大禮堂,舉辦一年一度的教師節敬師餐會。來自大華府地區12所中文學校、150多位老師、行政人員、校長、及貴賓們齊聚一堂,渡過溫馨的相聚時光,並互相交流分享華語文教學的點滴與經驗。
今年餐會前後特別增加茶點時間,讓各校教師有多一些機會和其他學校相互分享溝通。正式餐會銜結前後的交流活動,由主辦單位聯誼會黎秀桂總幹事、中心主任郭大文、代表處教育組周慧宜組長,分別上台致詞,暢談文教見解,歡迎所有與會來賓,並向在海外辛勤推廣華語文教育的校長、老師、和行政人員們表示深深的敬意。郭主任並頒發獎狀/獎章及獎金,表揚十四位榮獲僑委會資深教師獎項的老師。今年獲獎的老師分別是:30年 - 高桂芸; 20年 - 何文清; 10年 -洪家瑜, 余逢吉, 林慕羽, 江嘉倩, 李德齡; 5年 - 陳同龍,嚴冠維,李昭瑩,李琦晶,梁婷,許欣怡,林岑。代表處教育組隨後頒發証書給兒華測超過五十位通過的同學。此外,聯誼會也頒發獎狀及紀念品給17所會員學校今年共推選出28名優良教師及15名優良行政人員,嘉勉他們過去一年為僑校傑出的貢獻。
華府文教中心郭大文主任致詞
駐美代表處教育組周慧宜組長致詞
餐會除了盛大的頒獎典禮外,還特別安排了學生表演,抽獎活動,及民歌組曲演唱。其中,實驗中文學校的扯鈴雙人及單人表演獲得掌聲不斷,為餐會增添活力。而費郡舞蹈藝術學院的傘舞,幽雅舞姿也讓全場觀眾印象深刻。整場餐會在聯誼會團隊的高歌及伴舞帶領下,大家一同歡唱臺灣校園民歌組曲,達到了最高潮;用歌聲表達對老師們的祝福和感謝。今年豐富的紀念品及摸彩品,也讓老師們嘖嘖稱囋!
這場敬師餐會不僅是對海外華語教育工作者的肯定,更是一場充滿歡樂和溫馨的盛會,讓我們在教師節前夕,為僑教延續的校長、教師、和行政人員們,獻上了最崇高誠摯的敬意。
2024年華府地區海外僑校資深教師表揚
大華府地區中文學校聯誼會2024年優良教師表揚
大華府地區中文學校聯誼會團隊民歌組曲及特別伴舞
大華府地區中文學校聯誼會(WMACS)於8月25日於華府文教中心舉行新舊任總幹事交接儀式,計有該會幹部及大華府地區各中文學校校長近20人出席。交接儀式,由文教中心主任郭大文監交,並代表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徐佳青頒發賀狀予新任總幹事黎秀桂及感謝狀予卸任總幹事李中慧。郭大文除感謝李中慧在兩年任內推動會內各項活動及推廣華語文教育的成果斐然,另外也祝賀黎秀桂承擔大任,並期許在她的帶領下,持續為推動華語文教育及傳揚臺灣多元文化努力。
李中慧在交接典禮上感謝兩年來工作團隊及校長們的大力支持,使得會務得以順利推展,並在COVID-19疫情後成功恢復所有實體活動,同時祝福聯誼會在新團隊合作下,會務蒸蒸日上。典禮後黎秀桂旋即召開2024-25學年度第一次校長會議,介紹新團隊重要幹部,並討論聯誼會新學年度預定辦理之各項活動,包括即將到來的9月21日教師節敬師餐會及新推出的專案活動。
隨後與會人員於會議結束後驅車前往餐廳進行餐敘,駐美國代表處公使鄭榮俊及夫人、教育組組長周慧宜、僑務委員白越珠等貴賓亦應邀出席,祝賀聯誼會換屆成功。席間各校校長互相分享辦學心得,氣氛熱絡。兩位新舊任總幹事也代表聯誼會向鄭榮俊、郭大文及與會貴賓致贈紀念品,感謝各界對聯誼會的支持與肯定,餐會在溫馨融洽的氣氛下圓滿結束。
總幹事交接儀式,由華府文教中心主任郭大文監交,並代表僑委會委員長徐佳青頒發賀狀予新任總幹事黎秀桂(右)及感謝狀予卸任總幹事李中慧(左)
前來觀禮及參加校長會議的校長們及聯誼會新舊團隊與郭大文合影
黎秀桂於典禮後召開2024-25學年度第一次校長會議
餐會中,兩位新舊任總幹事代表聯誼會向駐美國代表處公使鄭榮俊伉儷、郭大文及與會貴賓致贈紀念品,感謝各界對聯誼會的支持與肯定
暑假即將結束,大華府地區中文學校聯誼會(WMACS) 於新學年即將展開之際,8月18日在華府近郊的 Cabin John Regional Park舉辦了一場熱鬧溫馨的野餐會。此次活動吸引了眾多來自本地中文學校近百位學生,還有許多已經畢業的校友們也特地前來參加。
這些與會的小朋友及青年大多數也都是曾經參加過WMACS各項學藝競賽或夏令營的學員,這次野餐聯誼成為了他們再次相聚的美好機會。活動現場充滿了歡聲笑語,學生和校友們在這裡重溫舊日情誼,分享彼此的成長故事。
活動當天,學生們享用了豐盛的野餐美食,參加了各種有趣的遊戲和活動,並在優美的自然環境中度過了一段歡樂的時光。
多年來WMACS一直致力於促進中文教育和文化傳承,並通過各種活動為學生們提供一個交流和學習的平台。此次夏末野餐會不僅讓各校學生及校友們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度過了一個美好的下午,也進一步加強社區的凝聚力,為大華府地區的中文學校的學生和校友們提供更多跨校交流和成長的機會。
WMACS End-of-Summer Reunion Connects Chinese Schools Students and Alumni in the Greater Washington Area
As summer break comes to an end, the Washington Metropolitan Association of Chinese Schools (WMACS) hosted a picnic on August 18 at Cabin John Regional Park, just outside Washington, D.C. The event attracted nearly a hundred students from local Chinese schools, as well as many alumni.
Most participants had previously participated in various WMACS competitions or summer camps, making this picnic a wonderful opportunity for them to reunite. The reunion was filled with laughter and joy as students and alumni reminisced about old times and shared their stories.
Many of them also enjoyed a sumptuous picnic feast, participated in various fun games and activities, and spent a delightful time in the beautiful natural surroundings.
For many years, WMACS has been dedicated to promoting Chinese education and cultural heritage, providing students with a platform for exchange and learning through various activities. This end-of-semester year picnic not only allowed students and alumni from different schools to spend a pleasant afternoon in a relaxed and enjoyable atmosphere but also further strengthened the community’s connection, offering more opportunities for cross-school interaction and growth for students and alumni in the Greater Washington area.
熱鬧溫馨的夏末野餐會吸引了眾多來自本地中文學校近百位學生及校友們參加
各種有趣的遊戲和團康活動
活動現場充滿了歡聲笑語
畢業校友們這裡重溫舊日情誼,分享彼此的成長故事
大華府地區中文學校聯誼會(WMACS)今夏成功舉辦第二屆「僑青領袖輔導營」,此活動旨在發掘本地優秀僑青,培養其領導潛能,並深化對臺灣文化的認識,同時激發參與社會公益的熱情。此次甄選出17位年齡介於19至25歲的優秀僑青,參加為期六週的培訓課程,並在培訓結束後立即投入WMACS暑期夏令營,擔任輔導員,實踐領導和管理技能。
參與本屆領袖輔導營的15位優秀僑青及兩位總輔導長鄧雨竹 (前排左),竇迪(前排右)
密集訓練期間,分組討論各項專題及文化活動設計
在六月的密集培訓中,參與者在兩位總輔導長的指導下,深入了解夏令營的基本運作和管理。透過啟發性訓練、專題討論及多樣的活動(如潛能開發、團隊建設、領導技能培養、中英語演講、才藝展示和文化交流等),參與僑青不僅對臺灣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同時激發了他們關心社會議題、參與公益事業的熱情,並發展了領導潛能。
在夏令營活動結束後,所有領導營學員於八月十五日的成果發表餐會上,向WMACS的行政團隊匯報此次實習心得,分享他們從活動中學到的經歷,並深入探討對夏令營的管理、未來招生、資金規劃,及參與更多社區公益活動的看法。這次的WMACS僑青領袖輔導營無疑成為培育青年領袖的重要平台,透過學習和實踐,引導參與者成為未來社會中埾,使僑界力量更為壯實。
成果發表會匯報實習心得並慶祝領袖營活動圓滿完成
大華府地區中文學校聯誼會(WMACS)於7月20日至7月27日在馬里蘭聖母學院(Notre Dame of Maryland University) 舉辦海外青少年夏令營, 今年共有90名學員報名參加。27日熱鬧舉辦閉幕典禮,展示學員們在為期一週營會中的所學內容。典禮由營長唐伯禹主持,並由聯誼會總幹事李中慧致詞開場,感謝所有參與本次營會的工作人員和輔導員。現場家長和學員近三百人,駐美代表處公使鄭榮俊及文教中心副主任楊佳欣也出席觀禮,欣賞學員們各項精彩的演出。
閉幕典禮
鄭榮俊公使與楊佳欣副主任出席觀禮(左為聯誼會總幹事李中慧,右為候任總幹事黎秀桂)
八天七夜的營會活動包括上午的教學課程、下午的課外活動和晚上的主題活動。課程涵蓋民俗體育項目,如扯鈴、陀螺和跳繩等傳統遊戲;而在合唱課上,學員們用英語和中文和諧地歌唱,用歌聲連結文化。民族舞蹈課程展示扇子舞、旗舞和武術等傳統舞蹈動作,現代舞則提供創意和表達的融合。書法課也讓學員們通過筆畫塑造意義,而手工藝課則包括剪紙、摺紙、串珠工藝和結繩等活動。小組討論會也進行身份認同與文化傳承的深入對話。白天烹飪課時學習包餃子,到宵夜時間,大家吃到親手包的餃子都興奮不已,滿滿成就感。
戶外活動同樣引人入勝,水球大戰讓在草坪的嬉鬧聲不絕於耳。超級超級驚險大賽(TAAAR)讓學員合作解謎、克服障礙並磨練領導技能;體育比賽則通過友誼賽讓此起彼落的歡呼聲在球場上激昂迴盪。
夏令營的大小學員們
有趣的戶外活動
靜態與動態的教學課程
充滿歡樂的團康活動
宵夜時間,大家品嚐親手包的餃子
辛苦駐營的WMACS工作團隊(上圖左起:劉瑞婷、李中慧、唐伯禹、黎秀桂)及前來支援的志工 (上圖右1:汪良元,下圖左1、2: 葉金珠、楊雯君)
青春洋溢,活力滿滿的青年輔導員團隊 (下排左4、5為總輔導長Mia Deng, Zachary Dou)
各組學員團體照
大華府地區中文學校聯誼會(WMACS)夏令營於7月20至7月27日在巴爾的摩Notre Dame of Maryland University營會期間, 於該校Le Clerc大禮堂舉辦了一場盛大的華語歌唱比賽,該項比賽也是配合辦理僑委會「全球僑校學生暨僑生歌唱初賽選拔」。這場音樂饗宴不僅發掘了僑校學生的歌唱實力,同時亦展現了華語音樂的優美及深厚文化內涵。
這場比賽的參賽者皆是今年WMACS夏令營的學員。大家在營會期間經由音樂老師每日密集的教唱訓練與指導下,無論在音準和中文發音咬字上都有極大的進步。從慢板的抒情歌到輕快的流行歌曲,參賽的學員皆能琅琅上口,輕鬆駕馭每首歌曲。比賽橫跨多種音樂類型,為臺下觀眾帶來了一場令人感動的音樂饗宴。
2024年WMACS華語歌唱大賽比賽現場
WMACS華語歌唱大賽優勝得主 (左起: 丁希平,王貝貝,楊子立)
夏令營每日教唱練習
6月22日至23日,由大華府地區中文學校聯誼會承辦的「大華府地區海外華文教師研習會」在華府文教中心舉行。此次活動吸引了來自華府臺灣、哥城、中華聖經、黎明、華府、北維實驗、維華、光華、洛城以及慈濟共10所中文學校的60位教師參加。
首日研習會始業式由聯誼會總幹事李中慧和僑教中心副主任楊佳欣共同主持。兩位主持人在致詞時分別強調了此次研習會對提升華文教師教學技能和促進華文教育的重要意義,並指出這是大華府地區自2019年以來,疫情結束後首次恢復的大型實體教師研習會,希望通過面對面的交流,教師們能夠更深入地探討教學方法和心得,分享疫情期間累積的教學經驗,並共同探討疫情後未來的教學方向。
此次研習會邀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主任蔡雅薰和該校僑生先修部華語文科講師林子敬進行授課。蔡雅薰的課程涵蓋了從幼教到高中的教學方法,包括以「我是誰?」主題教學為例,介紹如何將國際文憑小學項目課程(IB-PYP)的六大知識主題融入華語教學;通過 「故事盒教學法」,引導學生運用繪本故事進行華語學習;以及探討「可見式思考」教學法和AP中文圖像教學法,強調觀察力和描述力在語言教學中的應用。
林子敬則介紹了AI華語小助教和T-Robot兒童數位園地,教導教師如何運用康軒AI華語助教平臺提升教學效率。她也深入分析AP中文考試趨勢並提供針對性的教學策略,介紹不同年齡層的漢字教學方法,並講解如何使用Canva進行教學設計和創作。
教學講座
熱門AI科技,ChatGPT, Canva, 及小機器人T-Robot 帶領華文教育走向新趨勢
老師們開心完成「故事盒教學法」手作道具
分組活動表演
結業式紀念品互贈 (左起 李中慧總幹事,林子敬老師,楊佳欣副主任,蔡雅薰老師)
故事盒成品展示
2024年6月8日大華府地區中文學校聯誼會在華府僑教中心舉行了本學年度的最後一次校長會議及總幹事選舉。
會議由總幹事李中慧主持。她首先向與會校長們報告了聯誼會的財務狀況,並詳細介紹了聯誼會在過去一年中成功舉辦的各項活動。這些活動包括書法比賽、華測/兒測、扯鈴比賽、演講比賽和運動會等。
會議討論結束後,前任總幹事汪良元主持了下一屆總幹事的選舉。校長們共同推舉黎秀桂女士,成為新一屆總幹事。黎秀桂目前負責聯誼會學藝競賽統籌,曾擔任北維實驗中文學校校長及美東中文學校協會第五區理事。憑藉其在中文教育領域的豐富經驗和對教育的熱忱,贏得了與會者的一致支持。
會中,李總幹事還提到了即將舉辦的兩項重要活動:6月22日至23日的海外教師研習會和7月20日至7月27日的青少年夏令營。她希望校長們支持這些活動,並鼓勵各校師生積極參與。她強調這些活動對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提升中文教育的整體質量至關重要。
這次會議不僅代表一個學年的結束,也為下一學年的計劃奠定了目標與展望。所有與會校長對於聯誼會的未來發展和即將到來的活動充滿期待。
候任總幹事黎秀桂向校長們闡述未來會務發展方向及願景
全體與會人員合影
大華府地區中文學校聯誼會(WMACS) 6月1日於華府僑教中心舉辦了2024年度升學講座。這場講座邀請了四位成績優異的應屆高中畢業生,他們不吝分享自己申請大學的珍貴經驗。在講座中,這些講員詳細闡述了申請大學的步驟、時間規劃以及必備條件,為在座的學生和家長提供了一把鑰匙,開啟了通往大學之門的大道。
除了學術成績和SAT/ACT考試成績之外,講員們還分享了他們如何透過參與課外活動和社區服務來展現自己的領導才能和對社會的貢獻。他們講述了在食物銀行擔任志願者、參與環境清潔活動,以及加入FASCA青年志工等社區服務項目的經歷。這些經歷不僅豐富了他們的履歷,更培養了團隊合作和領導能力,同時也在大學申請過程中展示了他們獨特的個性和價值觀。
講員們強調,創意和創新能力對於大學申請至關重要。他們鼓勵學生參與科學競賽、創業活動或任何能夠展現創造力的項目,因為這些都會對申請產生積極影響。此外,一份引人入勝的個人陳述和來自教師或社區領袖的有力推薦信,能夠使申請者在眾多候選人中脫穎而出。
在講座的最後問答環節,現場來賓積極參與,踴躍提問,展現了對話題的熱情和對學習的渴望。學生和家長們提出了許多深入且實用的問題,涉及申請過程的細節、如何平衡學業與課外活動,以及如何在申請文書中更好地展現個人特色。講員們耐心回答,提供了更多實用的建議和個人見解,使得整個講座更加完整和豐富。
這場講座不僅提供了申請大學的實用建議,更啟發學生們思考如何通過各種活動來展現自己的多面性。
四位講員 (左起: Elizabeth Tang, Victoria Din, David Cao, Cecilia Law)
在問答環節,現場來賓積極參與,踴躍提問
由大華府地區中文學校聯誼會(WMACS)主辦,一年一度的校際聯合運動會5月5日在馬州蒙郡波多馬克市邱吉爾高中舉行。今年計有華府臺灣學校,華府中文學校、華府慈濟人文學校、中華聖經中文學校、中華文化藝術學會、代表處中文學校等6所僑校參與。 儘管活動當日早晨天氣陰沉,細雨綿綿,但學生們的熱情絲毫未減,仍吸引了近500位僑校師生及社區民眾前來。
運動會開幕式首先由全體參與僑校師生進行繞場;聯誼會總幹事李中慧致詞歡迎大家,同時更感謝各校義工團隊,還有聯誼會幹部們事前積極籌劃,讓這次的運動會得以順利地執行。李中慧也介紹所有參賽學校的校長們及貴賓。駐美國代表處公使鄭榮俊偕同華府文教中心副主任楊佳欣蒞臨現場為選手們加油打氣。鄭榮俊在致詞中也特別感謝各中文學校平日推廣華語文教學不遺餘力,也高度肯定大華府地區中文學校聯誼會辦理聯合運動會,同時勉勵參賽選手,希望大家都能全力以赴,接受上臺領獎的榮耀。
運動會除了有拔河比賽及各項徑賽項目,華府海外青年文化大使協會(FASCA-DC)也在會場設置了五個互動遊戲攤位,為小朋友們帶來不少樂趣。同時場外也由各中文學校及商家設置小吃攤位,提供各式風味美食,讓活動更加有聲有色,熱鬧歡騰。原本預報的壞天氣,也令人意外的及時放晴,一掃陰霾。 天公作美,讓當天所有的比賽都能順利進行,本年度聯合運動會在天時、地利、人和之下圓滿成功落幕。
Tug of war results 拔河比賽成績
Group A - Junior 1st. Wdcts 2nd. Hua Fu 3rd. Cbcm/Tecro/Tzu chi
Group Senior - Women 1st. Hua Fu 2nd. Wdcts 3rd. Tzu chi
Group Adult 1st. Wdcts 2nd. Cbcm 3rd. Hua fu / Tzu chi
Group B - C 1st. Wdcts 2nd. Cbcm 3rd. Hua fu / Tzu Chi
2024年大華府地區華語文能力測驗及兒童華語文能力測驗近日順利完成。此次測驗由駐美國代表處教育組委託大華府地區中文學校聯誼會協助辦理,分別於維州維華中文學校及馬州華府臺灣學校兩地舉行,並於4月28日完成各級檢定考試。
華語文能力測驗 (Test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簡稱TOCFL) 共分為4等8級。4等分別為準備級、入門基礎級、進階高階級、 及流利精通級,每一等依測驗成績分為2級,分別為準備一級、準備二級、入門級、基礎級、進階級、高階級、流利級、精通級,共8級。兒童華語文能力測驗(Children’s Chinese Competency Certification,簡稱 CCCC),測驗則分別為「萌芽級」、「成長級」、及「茁壯級」共3級。通過華語文能力測驗考生將由中華民國教育部發給證書,可作為申請教育部「臺灣獎學金」與「華語獎學金」等語文能力證明用途,具有升學及就業優勢。測驗分有正體與簡體版本。
教育組李存御秘書向試務人員詳细說明監考規則
考埸內學生全力以赴,專心應試
監考老師仔細核對考生証件
本年度報考人數踴躍,共有98名學生報考。 刷新了大華府地區近年來的報考人數記錄。考生除了中文學校的在校生,更吸引了不少在主流學校及臺灣華語文學習中心(TCML)學習中文的學生前來應試。駐美處教育組組長周慧宜也親自探訪馬州,維州兩處考區。她除了感謝聯誼會及兩校辛苦的試務工作人員,也向大家表示華語文能力測驗,除了是中華民國教育部官方認證的中文檢定考試,同時在教育組的奔走努力下,近日維吉尼亞州教育廳已經宣布華語能力測驗作為雙語徽章(Seal of Biliteracy)的檢測標準.該州高中生可以用華語能力測驗的成績證明,透過學校向教育廳申請雙語徽章,這對大華府地區的考生來說,無疑是一大福音。
2024年大華府地區華語文能力測驗及兒童華語文能力測驗的成功舉辦,不僅報考人數大幅成長,也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檢測華語能力的平台。期待未來能有更多的學生參加測驗,藉由專業檢定,進一步提升華語文能力。
教育組周慧宜組長(右3)偕同聯誼會李中慧總幹事(右4)探訪馬州華府臺灣學校考場
周組長(左1),李秘書(右1)與維州維華中文學校考場試務團隊合影
大華府地區中文學校聯誼會於4月13日在華府僑教中心舉行「正體漢字文化節系列活動中文演講比賽」,今年計有華府,慈濟,臺灣,代表處,黎明,北維實驗,明德,中華聖經,洛城,維華,哥城,德立華12所中文學校、共42位學生報名參加,中心副主任楊佳欣應邀出席觀賽。主辦單位大華府地區中文學校聯誼會李中慧總幹事表示,不論在求學或工作階段,演說表達能力是一項極為重要的技能 ,她感謝各校致力培養學生演說能力,而藉由本項校際演講比賽,除提供各中文學校彼此觀摩交流的機會,更有助於提升學生華語口頭表達能力。
今年比賽由聯誼會學藝競賽負責人黎秀桂女士籌劃,比賽由各校派代表出任評審,為了增加比賽公平性及專業度,更聘請兩位專業語文學者鄭曉蓉,陳金蘭老師加入評審團隊。比賽分小學組3組、初中組、高中組、成人組、特別組及雙語組共8組進行。其中成人及雙語兩組觀摩賽的參賽者皆為非華語背景的學生,但他們表現出色,令在場各校代表為之驚艷,也證明了中文學校和臺灣華語文學習中心(TCML)在海外推廣華語教育方面取得的成就。
初, 高中組比賽
楊副主任(左三)及李總幹事(右一)頒發紀念品及參加狀給成人,雙語,及特別組觀摩賽學生
小學組比賽
小學組比賽現場
楊佳欣在頒獎典禮上感謝大華府中文學校聯誼會多年來致力舉辦各類校際比賽,促進此間僑校教師與學生之橫向聯繫,同時增加學習華語文之趣味,她同時亦感謝各僑校教師的指導,讓學生勇於用中文表達自己的想法。她強調,僑委會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僑校,為大家提供所需的教學資源。
比賽得獎名單:
小學笫一組:謝傳哲(哥城) 鄭心瑜(明德) 王瑩璇(黎明)
小學笫二組:陳飛雅 (實驗) 洪偉平(華府) 陸道弘(黎明)
小學笫三組:廖心愉(黎明) 蔡喻安(實驗) 易子坤(慈濟)
初中組:鄭杰明(實驗) 宣思亮(慈濟) 詹尚學(代表處)
高中組:馬良楷(黎明) 高德佑(實驗)
新聞報導:
照片集錦: 照相簿 (聯誼會 & 家長易江波提供)
比賽評審團及工作人員
得獎學生合影
大華府地區中文學校聯誼會於3月16日在華府文教中心舉辦2024年青少年民俗體育扯鈴友誼觀摩賽,今年比賽由黎明及德立華兩所中文學校共同舉辦,計有六所學校(華府,實驗,代表處,黎明,德立華及慈濟)共37位學生參加比賽,當天活動計有100餘人參加。除了比賽的學生,家長,指導老師,還有各校前來觀摩的學生,場面熱烈。
本次比賽分個人賽和團體賽進行並按照年齡分成ABCD四組,各組再依創意、難度、美感及協調性予以評分。六位裁判由各校推派擔任評審工作。為獎勵學生在扯鈴技藝上不斷努力,主辦單位特別為所有參賽學生準備精美紀念品(可以攜帶扯鈴用品的運動背包)及點心,以資鼓勵,同時也期許參賽同學爾後能擔任文化大使,共同向主流學校及社區人士推廣台灣民俗體育,傳承優良中華文化。
個人組比賽
團體組比賽
比賽得獎名單:
個人A組: Lucas Yu (實驗), 黃敬倫 (德立華), 莊康彥 (華府)
個人B組: 徐哲 (德立華), 楊禾蕾 (代表處), 吳杰恩 (華府), 張臣恩 (實驗), 三田光希 (實驗), 徐睿生 (實驗), 葉羿杉 (德立華)
個人C組: 吳宥叡 (實驗), 張臣妡 (實驗), 許文繽 (慈濟), 詹尚學 (代表處), 姚文祥 (華府)
個人D組: 高銘佑 (實驗), 孫艾軒 (實驗), 韓承佑 (黎明)
團體A組: 朱以琛, Lucas Yu (實驗)
團體B組: 朱禹希, 張恩婕 (實驗), 徐哲, 葉羿杉 (德立華)
團體C組: 李麥興, 黃禹彤 (華府)
團體D組: 高銘佑, 孫艾軒 (實驗)
參賽選手,評審,及工作人員合影
駐美國代表處教育組組長周慧宜特別於農曆新年前夕,宴請大華府地區中文學校聯誼會餐敘,計有臺灣、華府、黎明、北維實驗、慈濟人文、洛城六所中文學校代表及聯誼會團隊共10餘人出席。周慧宜此行除了拜訪本地僑校負責人,更重要的目的是向校長們介紹今年華測及兒測的報名程序及考試相關規定。
周慧宜在美國教育組服務多年,履新華府之前,曾駐派休士頓、芝加哥及金山灣區等地,對華測及兒測的相關業務推廣,以及與主流教育的合作及資源整合都有豐富的經驗。她希望今年透過與大華府地區中文學校聯誼會的合作,本區報考學生人數能有倍數成長,同時也將向馬州教育局極力爭取,將華測列入該州「雙語認證勳章- Seal of Biliteracy」的檢測資格考試之一。
教育組長周慧宜(右6),聯誼會總幹事李中慧(右4),與校長們齊心推廣華語文能力測驗
周組長細心解釋華語文能力測驗相關規定
華語文能力測驗 (Test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簡稱TOCFL) 共分為4等8級。4等分別為準備級, 入門基礎級、進階高階級, 及流利精通級,每一等依測驗成績分為2級,分別為準備一級、準備二級、入門級、基礎級、進階級、高階級、流利級、精通級,共8級。依據美國大學理事會 (College Board)公布關於中文預修 (AP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的課程說明,學生修習AP課程後的程度,接近全美外語教學協會 ACTFL (American Council on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 語言能力指標的中高級程度 (Intermediate High),對應於華語測驗考試進階級 (Level 3),也就是考生通過華語測驗進階級的程度相當於可通過AP中文考試。通過測驗將獲頒教育部核發的華語文能力證書,作為申請教育部「臺灣獎學金」與「華語獎學金」的語文能力證明,具有升學及就業優勢,也可作為AP中文考試模擬測驗用途。另外也配合海外母語非華語的兒童學習華語的需求所舉辦的兒童華語文能力測驗而兒童華語文能力(Children’s Chinese Competency Certification,簡稱 CCCC),測驗則分別為「萌芽級」(Sprouting Level),「成長級」(Seedling Level), 及茁壯級 (Blossoming Level),共3級。
2024年大華府地區的華測及兒測檢定考試,將委由聯誼會統籌辦理,分別於4月14日在北維州 (Lake Braddock Secondary School, 9200 Burke Lake Road, Burke, VA 22015)、4月28日在馬州 (Cabin John Middle School, 10701 Gainsborough Rd, Potomac, MD 20854) 兩地舉行考試。華語文能力測驗報名費40元,兒童華語文能力測驗30元,報名自2月7日到3月7日止。有意報名者,請洽就讀中文學校或至聯誼會網站完成報名手續。
** 缐 上 報 名 **
更多關於考試級別、規則和內容,詳情請至 華測會官網 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