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沿革

台北市文山區歷經約三百多年的開發始有今日局面,其中經歷明代、清代、日治、台北縣及台北市時期,行政隸屬各有不一,茲將各時期行政沿革變化介紹如下:

明鄭時期

明永曆15年(1661),延平郡王鄭成功驅逐荷蘭人而有臺灣,並設於南部府治設「坊」,府治附近及南北各地設「里」,邊遠地區設「社」,臺灣北部隸「天興縣」,本市地區屬之。永曆18年(1664)升天興縣為州,本市亦隨之隸於「天興州」。「坊」置「簽首」,里設「總理」,處「坊」、「里」境內民事,當時耆老之制仍存,並無實施地方自治。

[資料來源:新店市志,新店市公所發行,民國95年2月出版,「第三篇政事第一章市公所沿革及現況第一節明清時期」,第194頁 ]

*補充說明:明鄭時期台灣北部開發甚少,多屬原住民生活區域,少有漢人,因此明鄭時期台北市文山區範圍亦無漢人開墾記錄。 (木柵文史工作室,民國95年9月)

清代時期

城北兼東拳山堡一十四莊(東北接內山生番界):公館街(距城百二十里)、溪仔口莊(百二十五里)、大坪林莊(百三十里)、秀朗社(百二十里)、暗坑仔莊(百二十五里)、青潭莊(百三十五里)、十五分莊(百二十五里)、內湖莊(百二十八里)、木柵莊(百三十里)、頭重溪莊(百三十五里)、萬順寮莊(百四十里)、深坑仔莊(百四十三里)、土庫莊(百四十七里)、楓林莊(百五十里)。

[資料來源:臺灣叢書第一輯第九冊陳培桂修淡水廳志,方豪主編,國防研究院、中華學術院出版,民57年10月初版,「淡水廳志─建置志」,第59頁。 ]

*補充說明:溪仔口莊、十五分莊為文山區景美地區,內湖莊、木柵莊、頭重溪莊為文山區木柵地區。清代古籍地圖皆以「保」、「庄」做為行政區域名稱,但清代古籍及古地契中亦常見「堡」、「莊」之用法。 (木柵文史工作室,民國95年9月)


淡水廳設於雍正元年(西元一七二三)。先是御史吳達禮奏請於諸羅(今嘉義)北路,增設一縣曰彰化,並設淡水廳,稽查北路兼督彰化捕務,乃附彰化治。奏准,乃割虎尾溪以北,歸彰化縣管轄,劃大甲溪以北,歸淡水廳管轄。乾隆二十年(一七五五),淡水廳治移至竹塹(今新竹),臺北一帶,始為名實相等之淡水廳屬。乾隆二十四年(一七五九),八里坌之都司營移艋舺(今萬華)。乾隆五十五年(一七九0)升為縣丞,遂成為臺北城之濫觴。嘉慶十七年(一八二八)設噶瑪蘭廳於宜蘭。光緒元年(一八七五)建臺北府,並將原有淡水廳改為新竹縣、噶瑪蘭廳改為宜蘭縣,新設淡水縣,並置基隆廳,光緒二十年(一八九四),更割淡水縣東方海山堡為南雅廳,與新竹、淡水、宜蘭三縣及基隆一廳同隸臺北府管轄。

由於上述可知清代之淡水廳時期,係起自雍正元年(一七二三),迄同治十三年(一八七四)之一百五十年間。

[資料來源:臺灣叢書第一輯第九冊陳培桂修淡水廳志,方豪主編,國防研究院、中華學術院出版,民國57年10月初版,「淡水廳志─校後記」,黃得時,民國57年6月中旬,第481頁。 ]


清康熙23年(1684),新店地區隸屬諸羅縣,但在當時的行政空間劃分上,諸羅縣所轄範圍以今日嘉義市為行政中心,卻需管轄到嘉義以北之區域,實際行上有鞭長莫及之困擾。在清代官方記錄上,關於新店的文獻,始見於康熙56年(1717)《諸羅縣志》,在卷首〈山川總圖〉上繪有「秀朗社」。時淡北尚無堡里村莊之設,僅有番社分布其中。

雍正元年(1723)新設彰化縣,但為顧及所轄區域仍屬遼闊,於是同年增設淡水同知一名,稽查北路補務,統管地方治安,此區域隸屬彰化縣,雍正9年(1731),「割大甲溪以北並刑名、錢穀」悉歸淡水同知管轄,後設八里岔巡檢,以分轄淡北,本地區屬淡水廳管轄。此時景尾一帶,早有移民的足跡,形成聚落,人事糾紛因而產生。乾隆元年(1736)安溪人置公館於萬盛庄北,背後為拳頭母山,此乃拳山堡地名的由來。乾隆5年(1740)淡水廳分竹塹、淡水二堡,本市隸屬淡水堡。乾隆22年(1757),本市地區大坪林庄被設為官庄。仍屬淡水堡,乾隆55年(1790)設置新莊縣丞,此地受其管轄,因而將拳頭山之公館廢止。

道光21年(1841)淡水廳下轄11堡,本市時屬拳山堡範圍。同治年間,原11堡僅餘7堡,時拳山堡轄14街庄,分別為公館街、溪仔口庄、大坪林庄、秀朗庄、暗坑仔庄、青潭庄、十五分庄、內湖庄、木柵庄、頭重溪庄、萬順寮庄、深坑仔庄、土庫庄、楓林庄。當時本市除了已有大坪林庄之外,暗坑仔庄、青潭庄亦已出現。

同治13年(1874)由於牡丹社事件的發生,地方行政區有必要作一調整因應時勢,光緒元年(1875)設立恆春縣,隸屬臺灣府。同年,再從臺灣府獨立出臺北府,下轄淡水縣、新竹縣、宜蘭縣,本市隸屬淡水縣轄區。這一次的地方行政區調整,將實施190年的一府(臺灣府)制度,從此一分為二,成為臺灣、臺北兩府。光緒13年(1887)本市時有大坪林庄、安坑庄、直潭庄、青潭庄等聚落,仍屬拳山堡(後改為文山堡)。

[資料來源:新店市志,新店市公所發行,民95年2月出版,「第二篇開拓篇第二章行政區劃沿革第一節清代時期」,第119頁]


自延平郡王鄭成功經略台灣功敗後,清廷取得台灣治權,雍正元年,初置淡水廳於滬尾(今淡水),木柵地區乃是初墾時期。乾隆中葉,景美溪墾拓底定,木柵地區纔置內湖莊屬淡水廳管轄。迨後,廢置淡水廳,至嘉慶朝時,復置淡水廳。道光廿一年,置拳山堡,屬淡水廳。咸豐元年,始設台北府衙(今台北市),淡水縣於竹塹(今新竹市),拳山堡於新店。之後分置景尾區衙,木柵區衙(衙址在今保儀路四二號後面),頭前溪區衙(衙址在今動物園販賣部地方),深坑仔區衙於四個地區。光緒廿年(日本侵略臺灣前一年)拳山堡改為文山堡。

[資料來源:台北市木柵區境內登山略圖簡述,王松堂撰述,張炎虎印贈,民國72年8月初版,「四、木柵區行政轄屬之變革」,第44頁。]

清代時期行政沿革表

清代時期行政沿革表,清代統治從康熙23年(西元1684年)至光緒21年(西元1895年),共211年。(木柵文史工作室整理製表,民國95年9月)

日治時期

本郡原來稱為文山堡,明治二十八年(西元1895年)在台北設置總督府起,明治二十九年(西元1896年)三月發佈地方官制,由台北縣處理行政事務,直接隸屬台北縣。明治三十年(西元1897年)五月官制改正,設置台北縣景尾辨務署,管理文山堡,而在坪林設置坪林分署,然而明治三十三年(西元1900年)十月景尾辨務署移至深坑,成為深坑辨務署。至明治三十四年(西元1901年)十一月改正地方官官制,將三級政治改為二級制,廢除縣及辨務署,而在全島設置二十個廳,新設深坑廳,在新店、坪林尾(坪林)設置支廳,分掌廳的事務。

明治四十二年(西元1909年)十月在地方官官制大改正之際,進行地方廳的整合,將全島設為十二廳,廢除深坑廳,併入台北廳,在深坑、新店設置支廳,坪林尾支廳則被編入宜蘭廳。大正九年(西元1920年)九月地方制度改正時,廢除台北廳,變成台北州,管轄深坑支廳及新店支廳,同時併入宜蘭廳坪林尾支廳,稱為文山郡,管轄新店庄、深坑庄、石碇庄、坪林庄。

在下級行政方面,明治二十八年(西元1895年)在軍政組織中斟酌舊有的總理制度,設置數街庄事務處理,辦理傳達官命、宣導法令、戶口調查等事務。明治二十九年(西元1896年)三月設置台北縣時,街庄事務處理依然存在,但同年十月在景尾設置文山堡務署,以主理書記監察街庄事務,以期疏通上下情意,且兼調解民間的爭訟,並非官制的制度,而是扮演官民仲介機關的角色,不過是縣內務部的一單位而已,卻是辨務署制度的起因。

明治三十年(西元1897年)五月制定辨務署制,以敕令在各街庄社或數街庄置街庄長,接受辨務署長的指揮,協助執行部內的行政事務。不久又發佈街庄社長設置規程,並於九月以台北縣令規定街庄長管轄區域。

明治四十二年(西元1909年)九月公布街庄或數街庄設置區長一名及書記若干名以做為地方行政的輔助機關,區長接受廳長的指揮監督,協助執行內部的行政事務,包括(一)法令的宣導(二)轉呈人民向行政官廳提出的請願書(三)傳達行政官廳發佈的命令(四)報告部內的狀況(五)處理與台灣歲入地方稅及其他收入、公共費保管及出納有關的事務。大正九年(西元1920年)九月地方制度改正,台灣仍繼續施行街庄制,作為下級行政機關,在統治上貢獻良多,現今舉出其管轄區域,謹供參考。

[資料來源:文山.海山郡彙編(上冊),張炎憲主編; 陳存良譯,台北縣文化局發行,民國90年,「昭和二年(西元1927年),文山郡管內要覽,第一章土地,第三 沿革」,第11 ~13頁。]

文山郡管內要覽—土地—沿革

資料來源:文山郡管內要覽,第一章土地,第三節沿革。

庄名:深坑庄

大字名:內湖、萬盛、興福、深坑子、土庫、升高坑、烏月、萬順寮、阿柔坑、坡內坑

[資料來源:文山.海山郡彙編(上冊),張炎憲主編; 陳存良譯,台北縣文化局發行,民國90年,「昭和二年(西元1927年),文山郡管內要覽,第四章行政,第一 行政區畫」,第24頁。]

補充說明:內湖、坡內坑為文山區木柵地區,萬盛、興福為文山區景美地區。(木柵文史工作室,民國95年9月)


光緒二十一年(西元1895年),日人據臺,五月十三日(日本明治二十八年六月五日),初置臺北縣,屬縣直轄。光緒二十三年(西元1897年)四月二十六日(日本明治二十八年五月二十七日),縣下置辦務署,隸景尾辦務署。光緒二十六年(西元1900年)(日本明台三十三年九月),廢景尾辦務署,隸深坑辦務署。光緒二十七年(日本明治三十四年十一月),廢縣置廳,隸深坑廳新店支廳。宣統元年(西元1909年)十月十三日(日本明治四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廢深坑廳,隸臺北廳新店支廳景尾區。民國九年(西元1920年)(日本大正九年)七月,廢廳置州,隸臺北州文山郡深坑莊。

[資料來源:臺北縣志卷二彊域志,總纂盛清沂,臺北縣文獻委員會出版,民國49年,第二十一節景美鎮,第470頁。]


光緒二十一年(西元1895年),日人據臺,五月十三日(日本明治二十八年六月五日),初置臺北縣,屬縣直轄。光緒二十三年(西元1897年)四月二十六日(日本明治二十八年五月二十七日),縣下置辦務署,隸景尾辦務署。光緒二十六年(西元1900年)(日本明台三十三年九月),廢景尾辦務署,隸深坑辦務署。光緒二十七年(日本明治三十四年十一月),廢縣置廳,本鄉東部坡內坑地方隸深坑廳直轄;西部內湖地方,隸深坑廳新店支廳。宣統元年(西元1909年)十月十三日(日本明治四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廢深坑廳,本鄉東部隸臺北廳深坑支廳坡內坑區;西部隸臺北廳新店支廳木柵區。民國九年(西元1920年)(日本大正九年)七月,廢廳置州,隸臺北州文山郡深坑莊。

[資料來源:臺北縣志卷二彊域志,總纂盛清沂,臺北縣文獻委員會出版,民國49年,第二十五節木柵鄉,第478頁。]

補充說明:臺北縣志中有出現「辨務署」及「辦務署」皆是由日語:弁務署〔辨務署/辦務署〕/べんむしょ而來,並非筆誤。(木柵文史工作室,民國95年9月)

日治時期行政沿革表

日治時期行政沿革表,日本統治從明治28年(西元1895年)至昭和20年(西元1945年),共50年。(木柵文史工作室整理製表,民國95年9月)

台北縣時期

光復改制,廢莊改鄉,隸本縣文山區深坑鄉,民國三十九年三月一日,由深坑鄉劃出,自立為景美鎮,仍隸文山區,民國三十九年八月十六日,廢區,由本縣直轄。

[資料來源:臺北縣志卷二彊域志,總纂盛清沂,臺北縣文獻委員會出版,民國49年,第二十一節景美鎮,第470頁。]


光復改制,廢莊改鄉,隸本縣文山區深坑鄉,民國三十九年三月一日,由深坑鄉劃出,自立為木柵鄉,仍隸文山區,民國三十九年八月十六日,廢區,由本縣直轄。

[資料來源:臺北縣志卷二彊域志,總纂盛清沂,臺北縣文獻委員會出版,民國49年,第二十五節木柵鄉,第478頁。]


台灣光復後,置台北縣治於板橋市。文山郡新店支廳,則改為文山區署。深坑庄役場,則改為深坑鄉公所,鄉治仍設於木柵。

台灣省實施地方自治,景美、木柵、深坑三地區而分治,就成為景美鎮公所、木柵鄉公所、深坑鄉公所等三鄉鎮。但木柵鄉鄉治地方不變,則深坑鄉鄉設置地方,又回到其本地區。景美、木柵兩地區,由台北縣之轄屬,而更隸屬於台北市。

台灣光復後,改籿鄰組織,除第十一保第十二保合併為一村外,其村轄地籍地名不變,其村名如後:

第八保:為中興村、第九保:為樟腳村、第十保:為老泉村、第十一、十二保:為指南村、第十三保:為木柵村 第十四保:為興隆村、第十五保:為頭廷村、第十六保:為博嘉村、第十七保:為富德村。

[資料來源:台北市木柵區境內登山略圖簡述,王松堂撰述,張炎虎印贈,民國72年8月初版,「四、木柵區行政轄屬之變革」,第45~46頁。]


問:景美分鄉設鎮之前行政區域如何劃分?

答:清朝時期景美分為萬盛庄與興福庄。日據時期分為七保,興福庄就是十五份保;萬盛庄分為六保:公館保、挖仔保、溪仔口保、頂街、下街、竹圍溪州保。這七個保於民國三十九年景美設鎮時再分八個里。如果以八個里來比對當時七保,大約可排列如下:

十五份保→興福里、興德里。公館保→萬盛里。挖仔保→萬隆里。溪仔口保→景仁里。溪州保→景美里。頂街保 →景南里。下街保→景行里。

[資料來源:台北文獻,臺北市文獻委員會發行,直字第七十二期,民國74年,「景美耆老座談會專輯─耆老個別訪問記之一,二、訪許阿通先生」,蔣秀純,第20頁。]

補充說明:日據時代景美為第一保至第七保。深坑為十八至二十二保。(木柵文史工作室,民國95年9月)

台北縣時期行政沿革

台北縣時期行政沿革表,台北縣管轄從民國35年1月至57年6月,共22年6個月。(木柵文史工作室整理製表,民國95年9月。)

日治—台北縣時期行政區域對照表

日治時期與台北縣時期行政區對照表,共四頁,木柵文史工作室整理製表,民國95年9月。

台北市時期

本市初名,大加蚋,又稱艋舺或蚊甲,是由山地語譯音而來,清光緒元年,欽差大臣沈葆楨奏設臺北府於艋舺,始有臺北之名,在此之前,臺北係泛指臺灣北部。

據明福建巡撫周□所著「敬和堂集」,及顧炎武所著「天下郡國利病書」所載,明嘉靖萬曆時,已有大陸舟船往來淡水,從事貿易或補魚。

本市原為平埔族凱達格蘭人活動區域,清康熙二十八年(西元1689年),泉人陳賴章請得諸羅縣墾照,為漢人入墾最早紀錄。時淡水河尚未淤淺,具航行之利,艋舺得與大陸諸埠直接貿易,漸成為臺北盆地的貨物集散中心。乾隆二十四年(西元1759年),八里坌的都司營移至艋舺;嘉慶十三年(西元1808年),新莊縣丞遷艋舺縣丞,改設艋舺水師遊擊,兼管水陸兩路;道光五年(西元1825年),水師遊擊陞參將署;咸豐三年(西元1853年),部份移民轉往大稻埕,造成大稻埕的興盛,加以因基隆河而繁榮的錫口(今松山),臺北已具城埠條件,沈葆楨奏議獲可之後,尚有部份地方紳士,爭取設府城於竹塹(今新竹),首任台北知府林達泉駁議說:「此地四山環抱,山川交匯,創建府治於此,實足收山川之靈秀,蔚為大觀。且艋舺居台北之中,而滬尾(今淡水)、雞籠(今基隆)二口,實為通商之海岸,與福建省會相距不過三百餘里,較之安平、旗後,尤有遠近安危之異。十年後,日新月盛,臬道亦將移節於此。時勢所趨,聖賢君相,亦不能過。」果如其言,光緒十一年(西元1885年),劉銘傳為台灣巡撫,設府衙於此,開鐵路,興郵電,銳意建設,起街衢使艋舺與大稻埕相連後,台北市的雛形已成。

追溯至明天啟二年(西元1622年),西班牙人入侵;天啟十五年(西元1635年),荷蘭人北來,均為貿易及傳教。迄永曆十五年(西元1661年)鄭成功復台,置天興萬年二縣,本市地區屬天興縣。康熙二十二年(西元1683年),清有台灣,本地屬諸羅縣;雍正元年(西元1723年),設淡水廳,本市屬之;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台北設府,本市屬台北府淡水縣。

甲午之役(西元1895年),日人入據,於台北市設立總督府統治全台,廢台北府為台北縣,嗣後為台北州,民國九年(西元1920年),改台北廳為州轄市。

民國三十四(西元1945年)年台灣光復設省,台北為省轄市,且為省府所在地;在中央政府領導下,實施民主憲政,台北市的進步一日千里,不特為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且為世界性的現代都市。

民國五十五年(西元1966年)底,先總統 蔣公採納市議會建議,明令改制為直轄市。

[資料來源:臺北市區里界說,臺北市政府民政局編印,民國80年6月30日,「一、台北市簡介 一、歷史沿革」,第1~2頁。]


台北市改制為直轄市之行政區域,係依其自然形勢,以淡水河,新店溪、基隆河與台灣省之台北縣為界。民國五十七年七月一日,將原陽明山管理局所轄之士林、北投二鎮暨台北縣所屬之內湖、南港、木柵、景美四鄉鎮均劃規本市,同時改制為區。其時全市計有十六區,六0八里,一0、一六0鄰。

本市里行政區於民國六十一年間,曾辦理第一期調整,將公寓林立、人口密集地區或環境特殊之里,戶數達二千戶以上者予以調整,全市計增加四三里。民國六十三年,再度辦理第二期里行政區域調整,全市計增加一二八里,民國六十六年因士林區外雙溪之中央社區情況特殊,單獨增設一里。民國七十年辦理第三期里行政區域調整,全市調整為六三0里。

民國七十九年三月十二日本市辦理十六行政區暨第四期里行政區域調整,將全市調整為松山、信義、大安、中山、中正、大同、萬華、文山、南港、內湖、士林、北投等十二區,四四0里,九、七一一鄰。

[資料來源:臺北市區里界說,臺北市政府民政局編印,民國80年6月30日,「一、台北市簡介 四、行政區域」,第4頁。]

台北市時期行政沿革表

台北市時期文山區木柵及景美地區行政區沿革表,共七頁台北市自民國57年7月起管轄至今,民國57年併入後分為木柵區、景美區,民國79年合併為文山區,民國91年9月1日第五期行政區調整後,現共有39里。以下行政區沿革變化僅供大致參考,詳細里界變化,請參考文山區公所網站─文山里鄰。(木柵文史工作室整理,民國9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