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影片,聽本關說明~
★看影片,聽本關說明~
★看影片,聽桌遊操作說明~
📖教學主題
📖教學時間
📖教學目標
📖教學準備
📖教學重點
聰明就醫六要素,珍惜健保我最酷
一節(40分鐘)
【認知】
一、知道聰明就醫對於珍惜健保資源的重要性。
二、認識不同就醫過程中的聰明就醫技巧(六要素)。
【情意】
一、體認醫療的不確定性,對醫療抱持合理期待。
二、願意配合醫療專業。
【技能】
一、演練聰明就醫的積極行動(六要素)。
二、表達珍惜健保的立場,倡議支持聰明就醫行動。
【教師】
一、請教師先將班級學生分成4~5人一組(其中1人擔任關主),一套教材包附6副桌遊,分給一組一副。
二、教師可在課前教會關主桌遊規則及各類牌卡用途,遊戲過程會比較順暢。
【學生】
一、學生依據分組座位,併桌排好且清空桌面。
二、各組事先推選關主,以讀字清晰、反應明快者為理想人選。
【前測】
一、建議前測可以在正式上課前一週,利用早自習或零碎時間先行施測(約10-15分鐘),可讓課程操作時間更充裕。
二、教師發給學生每人一份前測問卷,學生填寫完成後,請學生互相檢查是否漏答,確認無漏答再交卷。
【珍惜健保聰明就醫六要素】(簡稱聰明就醫六要素)
※就醫前,強調掌握就醫資訊,含兩要素:
一、觀察病症的情形
二、優先選擇一家醫
※就醫中,強調配合醫病溝通,含兩要素:
三、詳述病症用口訣
四、合理期待最和諧
※就醫後,強調遵照醫療囑咐,含兩要素:
五、正確用藥愛健保
六、如期回診要記牢
【準備活動】(10分鐘)
教師根據公版教學PPT內容,進行前備知識教學。
一、認識健保的五個知道(認知指標)
1.全民納保 2.自助互助 3.量能付費 4.照顧弱勢 5.收支平衡
二、珍惜健保的三個行為(行為指標)
1.分級醫療 2.避免濫用 3.倡議優點
三、聰明就醫六要素教學內容:
1.觀察病症的情形:注意嚴重性及持續性。
如:觀察病症、察覺健康警訊以判別就醫必要性。
2.優先選擇一家醫:找就近診所、固定醫師。
如:知道優先選擇最熟悉自身相關病史的家庭醫師的好處。
3.詳述病症用口訣:「那不就好說了」要點釋義。
(1)「哪」裡不適:不適的部位靠近哪裡?
(2)「不」舒服的程度:不適的感受與程度?疼痛級數?
(3)不舒服多「久」了:不適的時間長度?頻率?發生次數?
(4)如何變「好」:怎麼治療可以讓病情變好?
(5)「說」出疑慮與感受:對醫療過程有所疑慮,能清楚理性表述。
(6)「了」解治療方式:向醫護人員複述,確認自己正確理解治療方式。
4.合理期待最和諧:對醫療抱持合理期待、信任醫護專業人員。
因為疾病種類繁多,治療方式可能不只一種,並非任何疾病都能快速治療或是痊癒,故需抱持對醫療效果的合理期待;
願意信任及配合醫療人員的處置,並適切地表達感謝;保持冷靜的態度,在醫療過程中提出有所疑慮或擔憂之處。
5.正確用藥愛健保:聽醫生指示用藥、避免浪費藥品。
如:按照醫生囑咐把藥吃完,避免重複就醫領藥。
6.如期回診要記牢:清楚回診目的、設定回診提醒。
如:遵醫囑按時回診,不自行判斷回診之必要。
【發展活動】(25分鐘)
一、《聰明就醫保可夢》桌遊規則講解
(一) 以開箱影片展示教具,說明遊戲規則、行進方式及勝負判定。
(二) 桌遊設計
〈故事背景〉
被選召的孩子們以成為保可夢大師為目標,出發進行修行之旅。收服各種不同的保可夢能力卡,藉此累積訓練家的六大要素之能力,才能充分應付道館街的各種挑戰,完成挑戰後抵達終點並獲得徽章,就能成為保可夢大師。
〈玩家分組〉
1.將班級學生分成4-5人一組(其中1人擔任關主),每組一副教材。
註:關主負責唸問題、整理牌堆,並維持小組秩序。
2.除了關主外,其他3-4人,每人各拿一支訓練家棋。
〈道具介紹〉
1. 六分輪盤1副。
2. 地圖1張,分成練習區與道館街。
(1)練習區分為「就醫前の青空」、「就醫中の大地」、「就醫後の草原」。
(2)道館街位於中央區,充滿各種驗收訓練家能力的任務。
3. 訓練家棋4支。
4. 練習區配用能力卡共240張(六種能力各40張),與命運卡共30張(命運情境24張,健保百變怪6張)。
5. 道館街配用聰明就醫道館卡共18張,與機會卡共16張(機會情境12張,健保百變怪4張)。
6. 大師徽章10枚,代表玩家成為保可夢大師的認證。
〈結束條件〉
1. 採20分鐘計時制,時間到整組結束遊戲。
2. 若某玩家獲得第一枚大師徽章,該玩家下回合便從道館街起點再開始遊戲拿第二枚大師徽章,能力卡可沿用(注意:每位玩家於場上僅能存在一隻訓練家棋)。
〈勝負計算〉
1. 組內:獲得徽章數最多的玩家獲勝(可能不只一位)。
2. 組間:總計組內徽章數,最多的組別獲勝(可能不只一組)。
教學提醒
桌遊的目的希望孩子熟悉聰明就醫六要素及強化正確就醫觀念。遊戲中用轉盤有機率因素,運氣好壞增添遊戲趣味性。提醒小朋友上課認真聽講,具備聰明就醫知識性概念,在練習區回答問題及道館街唸標語的速度加快,就能越快到達終點獲取徽章。
1.各組事先推選關主,理想是讀字清晰、反應明快的人。老師可在課前教會關主桌遊規則及各類牌卡用途,遊戲過程會比較順暢。
2.玩家依照順時針輪流行動一次就是一回合。
六大能力知識性概念補充說明
1. 能力一:須具備察覺病症的注意事項,例如「量體溫之前,靜坐15-30分鐘再量,會更準確。」「每一種體溫計,並不是都以38℃當發燒標準。」
2. 能力二:須了解固定找診所醫師看診的好處。尤其「家庭醫師不只能治病,也能做健康檢查、打疫苗、健康諮詢及治療後照護。」
3. 能力三:須記憶聰明就醫六字訣「那不就好說了」所代表的就醫表述。
4. 能力四:須明白就醫療效有差異、配合醫療有耐心、表達感謝要即時。
5. 能力五:須知道聰明用藥的具體作為,例如「遵照醫生指示用藥、不重複拿藥、不自行停藥」。
6. 能力六:須提醒自己及家人做到確實回診,不自行決定回診的必要。
1. 提醒孩子在練習區的目標是收集能力卡及百變怪,要回答正確且加快問答節奏,才能縮短收集的時間。
2. 在道館街的目標是快速抵達終點,可能轉盤數字大的人會走得快,但也必須交得出指定的能力卡,除了運氣也要具備充足能力。
同組內獲得最多徽章的玩家獲勝,各組間統計徽章總數做小組評比,給予獲勝的組別鼓勵。
(三) 遊戲流程
1. 所有組員(關主+玩家)一起整理洗牌,分類卡堆放好。
2. 每位玩家取一訓練家棋,自由選擇從練習區(就醫前の青空、就醫中の大地、就醫後の草原)的任一起點開始遊戲。
3. 遊戲採回合制,每回合採順時針方向,玩家輪流行動(每位玩家皆行動完畢稱為一回合)。
4. 遊戲開始,玩家先於練習區累積六大要素能力,操作方式概述如下:
(1)轉盤,依點值移動。
(2)若走到空白格,
A.請玩家能力二選一,抽一張對應能力卡,關主唸出問題考玩家。
B.玩家答對,移動成功,取走該卡。
C.玩家答錯,退回原格,該卡交回給關主洗牌。
(3)若走到命運格,
A.抽1張命運卡,玩家唸出標語。
B.玩家依卡片提示獲得指定能力卡。
註:玩家唸標語;關主考問題。
(4)自認該區能力卡已備齊,下一回合便可直接從其他練習區起點開始移動,收集其他要素能力。
1. 自認六要素能力皆備齊的玩家,下一回合便可直接從道館街起點開始挑戰。
(1)轉盤,依點值前進。
(2)若走到道館格,
A.抽1張道館卡,玩家唸完標語並繳出指定能力卡給關主檢查。
B.健保百變怪可化作任一種能力卡,幫助玩家完成指定任務。
C.若繳不出指定能力卡,該玩家退回原來位置,重新再挑戰試試;若真的極度缺乏能力卡,則可退回練習區繼續累積能力。
(3)若走到機會格,
A.抽1張機會卡,玩家唸出標語。
B.玩家依卡片提示操作前進(僅移動,不用再抽卡)。
(4)成功抵達終點
A.關主頒發給該玩家一枚徽章。
B.該玩家繳回所得能力卡,重新開始收集第二枚徽章之旅。
因卡牌印刷使連續兩張牌一樣,第一次開卡須注意洗牌均勻以免重複唸題。為節省遊戲時間可在上課前先行洗牌。
提醒玩家在練習區同一區塊行走,注意棋子不要碰倒而跑到其他格子。
就醫前中後練習區有用各圈區隔,避免玩家走錯,請關主注意動線。
1. 「就醫前の青空」玩家走到任一格可以選擇回答能力一或能力二的問題。
2. 「就醫中の大地」玩家走到任一格可以選擇回答能力三或能力四的問題。
3. 「就醫後の草原」玩家走到任一格可以選擇回答能力五或能力六的問題。
4. 玩家決定要挑戰哪一個能力,抽卡後交給關主(玩家不可看卡),關主念題目,關主的敘述要清楚可辨,玩家回答是非的答案要明確。
5. 練習區三區都要進行,最後才去道館街,不可未完成三區就直接闖蕩道館街。
6. 走到命運格,是玩家抽卡後,由玩家念出標語,再交給關主核發獲得的能力卡。
7. 依桌遊時間的長短建議六大能力卡獲取張數,若遊戲時間只有20分鐘,每項能力最多2張(含健保百變怪),收集足夠即可前往道館街挑戰,若整組速度較慢,最後5分鐘也要請學生皆進入道館街,方便檢測出最後贏家。
1. 在道館街念完標語,依道館卡要求交出能力卡,若無該能力卡,則健保百變怪適用各種能力使用。
2. 玩家在道館街行動後交不出能力卡時,退回該次轉盤前的位置。若想要再累積能力,下一回合即可改至練習區重新儲值能力。
3. 玩家走到機會格,唸出卡片的標語並可依指示再前進,唸完交給關主檢查是否正確。
4. 玩家抵達道館街終點,由關主發給保可夢大師徽章。下一回合再從道館街起點重新挑戰(能力卡可沿用),遊戲結束前同組獲得最多徽章的玩家獲勝。
5. 若桌遊時間有40分鐘,則玩家可湊齊能力卡各4張。老師也可以改規則,在道館街交不出能力卡的玩家,需退回練習區重新收集。
6. 各組贏家可由老師即時正增強、全班給予鼓勵。桌遊的目的在學習就醫正確觀念,遊戲的勝負只是附屬活動,每個參與的人都是未來推動珍惜健保資源的大師。
7. 提醒孩子記住遊戲中學得的聰明就醫六要素,並將珍惜健保資源的觀念帶回去和家人分享。
【綜合活動】(5分鐘)
一、問題討論:生活中如何落實聰明就醫?
(一)教師提問:從桌遊遊戲卡牌中,學到我們平常沒有留意的就醫觀點有哪些?生活中如何落實聰明就醫?
(二)教師歸納:
(1)藉由練習區的能力卡,學習關於聰明就醫的對錯觀念。【知識】
(2)藉由卡牌標語的情境,覺察聰明就醫的正向態度。【態度】
(3)藉由卡牌標語的口號,宣讀正確就醫觀念,進而向他人倡導。【行為】
(三)教師鼓勵獲勝的學生,說明遊戲目的在於讓大家了解聰明就醫的六大要素並珍惜健保資源,才可以保障自己及家人的醫療品質及健康照護。
【問卷後測】(可於下課時間完成)
(1)教師發下後測問卷,請小朋友填答後收回。
(2)指導學生課後完成學習單
📖延伸活動
📖評量工具
活動一:運用焦點討論法(ORID)提問架構進行省思討論
提問:為何生病就醫≠聰明就醫?
(一)播放衛福部健保署宣導影片做為討論情境,提醒學生注意影片提到的就醫觀點有哪些。影片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bay9ajCNPQ
(阿公久咳不癒,孫女陪阿公去看醫生,阿公表述最近常咳嗽還有胸口痛,能否做檢查、再拿些藥? 醫生查資料發現阿公最近做好幾次肺部檢查,昨天才拿藥…醫生強調檢查及拿藥是為了治病,過度重複使用可能傷害身體。)
(二)影片提及就醫觀點如:就醫必要、詳述病症、不重複領藥、非藥到病除...等,教師於聰明就醫六要素教學後引導學生討論。
(三)針對影片進行就醫知識對話及價值澄清討論。
(1)O (Objective)客觀性資訊:影片中的爺爺有什麼症狀,是否有就醫必要?
(2)R (Reflective)反映性聯想:阿公重複拿藥,可能會有什麼後果?
(3)I (Interpretive)詮釋性看法:爺爺直接要求醫生做檢查開藥,你覺得適當嗎?
(4)D (Decidional)決定性行動:如果你是孫女/孫子,你會怎麼勸告阿公?
(5)省思:健保制度提供大家便利的醫療資源,是否造成不必要的浪費與政府支出負擔?
(四)教師歸納:具備聰明就醫六要素之認知有助於善用醫療、珍惜健保資源。
活動二:情境演練~不同角色面對就醫情境如何因應?
(一)教師準備人物角色卡(醫師、爺爺、阿姨、小學生等),請學生依抽到的角色上台演練就醫詳述病症六字訣:『那不就好說了』。
(二)演練情境:重感冒、肚子痛、運動傷害(教師可替換其他常見就醫情境)。
(1)爺爺這兩週一直咳嗽、有黃色濃痰、喉嚨痛像針刺、胃口不好吃不下。他該怎麼跟醫生詳述病症?
(2)阿姨覺得從昨天開始肚臍上方悶悶痛痛的,有時會一陣絞痛,常打嗝放屁,吃完東西會更痛,這週常便秘。他該怎麼跟醫生詳述病症?
(3)小學生在校打籃球往上跳落地時滑倒,手肘膝蓋著地嚴重擦傷,右腳踝有反折扭到,無法走路而被同學扶到保健室。家長到校帶去就醫,他該怎麼跟醫生詳述病症?
(三)教師歸納:看診時向醫生詳述哪裡不適、不適程度、不適多久、怎麼變好、說出疑慮、了解治療,做到聰明就醫六要素,有助於醫生正確診斷也讓自己在醫療過程更安心。
【實作評量】
在教學討論中觀察學生之反應,及桌遊操作中針對學生因應情境之能力進行評估,了解學生參與課程之情形。
【問卷評量】
藉由問卷前、後測之設計,瞭解學生之先備知識及教學後之學習理解,有助於評估教學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