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求特別議程:請將特別議程的主題名稱以及徵求論文的簡述、徵求的分項主題、以及特別議程主席、特別議程議程委員等寄至 cdma2000@asia.edu.tw 陳興忠 收 (特別議程論文由特別議程主持人審查)。為鼓勵特別議程提案組織者,特別議程的註冊篇數達一定數量,將有特別優惠,例如:特別議程論文註冊每滿5篇,其中1篇可免註冊費用(例如:10篇則有2篇免註冊費用,以此類推)等優惠(2025年05月16日民生電子理監事會議決議通過)。
2025年國科會智慧計算學門成果發表會公告
徵求中華民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25年智慧計算學門成果發表公告(https://sites.google.com/view/wce-nstc2025)
與 2025 民生電子國際研討會議合辦
徵求智慧計算學門計畫成果發表,擬報名者請於2025年11月28日前於以下網頁報名:https://forms.gle/gGAncvnHBjGv5PUo9
國科會工程處補助計畫成果資訊內容應包含主持人姓名、職稱、單位、計畫編號、計畫名稱以及重要成果概述。擬參加口頭或海報的場次,並檢附論文簡報與海報電子檔!!(P.S.僅參加國科會計畫成果發表者,不須任何註冊費用;同時邀請您與計畫團隊參加2025 民生電子國際研討會議任何議程,計畫主持人與共同計畫主持人可免費參加2025/12/05晚宴)
地點:亞洲大學 哈佛講堂 A115、A116
舉辦日期:114年12月5日(五)
口頭發表場次:12/05(五)下午15:00-17:00 (報到時間08:30~15:00)
海報發表第1場次:12/05(五)上午10:50-12:00 (報到時間及張貼海報10:20-11:30、海報撤除12:00-12:30)
海報發表第2場次:12/05(五)下午13:00-14:30 (報到時間及張貼海報12:30-14:20、海報撤除14:30-14:50)
海報發表第3場次:12/05(五)下午15:00-17:00 (報到時間及張貼海報14:50-17:00、海報撤除17:00-17:30)
接受發表的計畫成果,可選擇口頭發表(製作PPT簡報)或海報發表,樣式可參考 海報格式範例:https://reurl.cc/NNXvW5 。
特別議程公告 (%特別議程投稿者,請於投稿後將投稿ID、主題與共同作者資訊寄電子郵件給特別議程主席%)
特別議程WCE2025-SS01:Invited Session on AI-Driven Precision Medicine: Innovations in Medical Imaging and Diagnosis,Session Organizer: 中華民國民生電子學會理事長 彭徐鈞 副教授,網址: https://sites.google.com/view/wce2025-ss01 (Email: sjpeng2019@tmu.edu.tw)
特別議程WCE2025-SS02:訊號處理暨下世代無線通訊網路與物聯網技術及其應用,Session Organizers: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鄭佳炘教授 (Email: chcheng@nfu.edu.tw) 、蘇暉凱教授 (Email: hksu@nfu.edu.tw) ,網址:https://sites.google.com/view/wce2025-ss02
特別議程WCE2025-SS03:智慧導航與無線定位技術於UAV與智慧交通系統之應用 (Special Session on Intelligent Navigation and Wireless Localization Technologies for UAV and Smar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Session Organizer: 逢甲大學 自動控制工程學系 黃清輝 助理教授 (Email: chueihuang@o365.fcu.edu.tw ),網址:https://sites.google.com/view/wce2025-ss03
特別議程WCE2025-SS04:智慧創新與跨域應用:嵌入式系統、AI及機器人技術新興發展 (Intelligent Innovation and Cross-Disciplinary Applications: Emerging Developments in Embedded Systems, AI, and Robotics), Session Organizer: 國立金門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 王建鈞教授 (Email: patrick@email.nqu.edu.tw),網址:https://sites.google.com/view/wce2025-ss04
特別議程WCE2025-SS05:無線通訊網路技術暨其生活科技應用, Session Organizers: 朝陽科技大學 資訊與通訊系 黃永發 特聘教授(Email:yfahuang@cyut.edu.tw)、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 杜永枰 副教授(Email: duhyp@nfu.edu.tw),網址:https://sites.google.com/view/2025wce2025-ss05
投稿指引
網頁: https://easychair.org/cfp/wce-2025 且 https://sites.google.com/view/wce-2025?usp=sharing
投稿系統:https://easychair.org/conferences/?conf=wce2025
請下載 wce2025論文格式範本--英文論文.docx (https://reurl.cc/yA4LlD)
投稿日期:(NEWS!!)自即日起至展延至11月22日(二)止。(%%%截止日期前,若已完成全文,則請全文投稿;否則先以論文名稱、摘要投稿!!!!)
審稿日期:收到稿件即可發審。 特別議程論文由特別議程主持人審查。
審查結果通知日期:114年11月20~23日(日)。
定稿日期:114年11月25日(二)前完成定稿。
註冊日期:早鳥優惠114年11月24日(一)。
註冊日期:114年11月28日(五)以前。※名額滿即不接受報名。
議程公告日期:11月30日(日)。
會議舉辦日期:114年12月5日(五)~ 12月6日(六)。
接受發表的論文,可選擇口頭發表(製作PPT簡報)或海報發表, WCE2025海報投稿樣板:(https://reurl.cc/1Oo5gV)
主辦單位:亞洲大學、中華民國民生電子學會
指導單位:中華民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教育部
協辦單位:國科會工程處工程科技推展中心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美國電機電子學會台北區塊鏈分會(IEEE Taipei Blockchain Group/ Taipei Section)、社團法人台灣E化資安分析管理協會( E-SAM)、社團法人台灣域名協進會(Taiwan Domain Names Association)、朝陽科技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亞洲大學資安研究中心、國立中山大學資訊安全研究中心、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人工智慧醫療碩士在職專班、資料治理與數位轉型產學聯盟
贊助單位:台中市政府數位發展局 (邀請中)、精誠軟體股份有限公司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全球資訊網」(NSTC) https://www.nstc.gov.tw/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IEEE TAIPEI BLOCKCHAIN GROUP/ SECTION
2025民生電子國際學術研討會(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Consumer Electronics,WCE2025),將於12月05至06日假亞洲大學國際會議廳盛大舉行,由亞洲大學資訊工程學系、資訊安全研究中心與中華民國民生電子學會共同主辦。自2000年首屆於國立臺灣大學舉辦以來,本研討會已邁入第22屆,長期致力於推動我國民生電子科技、教育與產業應用的發展。2025年研討會以「智慧科技、跨域整合、資訊安全、永續綠能、邁向好生活」為主軸,呼應疫後時代之數位轉型趨勢,期望透過智慧科技導入與異質產業整合,促進全民生活品質提升。
本次研討會聚焦於智慧科技、半導體、車用電子、人工智慧/大數據、綠能電子、網際網路、生成式AI、資訊安全與密碼學、區塊鏈應用、智慧照護、智慧醫療、智慧餐飲、科技教育及民生電子相關企業社會責任、永續金融、ESG轉型等與民眾生活密切相關的科技領域,與科技部工程司所推動之「智慧生活科技」、「健康照護工程」及「永續能源與電力電子」等研究方向密切契合以及緊扣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包含17項目標(Goals)及169項細項目標(Targets)。再者,Gartner與麥肯錫全球研究院之預測,至2025年全球將出現人工智慧與物聯網設備的大規模應用,其產值將於多個產業領域創造龐大經濟效益。
透過本研討會,我們期盼達成三大具體效益:(1)促進國內外民生電子技術成果之交流與展示;(2)引導年輕研究人才投身工程實務挑戰;(3)加強產官學研間的互動與鏈結,推動智慧生活科技應用落地並提升國際競爭力。同時,也將邀請具備科技部補助經驗之學者進行專題演講,展現學研成果與實務應用的結合,強化與政策方向之對接。
智慧科技:智慧機械、智慧製造、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醫療、智慧車輛 。
半導體:IC設計、封裝測試、生產製程檢測、MCU晶片、車用電子晶片。
車用電子: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動力輔助系統、車輛控制系統、駕駛監控、車載影像識別、車載電子 。
人工智慧/大數據: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深度學習、遠距運算、雲端運算、資料探勘、大數據分析、 智慧機械、智慧製造、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醫療、智慧車輛 。
綠能電子:電力電子、智能電網、能效技術、節能技術、儲能技術。
網際網路:物聯網、車聯網、5G、AIoT、無線感測網路、資訊安全、負載網路整合、行動通訊、無線射頻技術。
生成式AI:生成式語言模型(LLM)、圖像生成技術(如Stable Diffusion)、多模態生成應用(文字、圖像、音訊融合)、AI內容創作(文字撰寫、影音生成)、AI生成資料增強(Data Augmentation)、AI模型安全與濫用偵測、生成式AI於教育/行銷/醫療之應用。
資訊安全與密碼學:傳統密碼學、後量子密碼學、資安威脅偵測與回應(EDR/MDR)、身分驗證與存取控制、零信任架構(Zero Trust)、IoT資安防護、量子安全加密技術、AI驅動的資安防禦、系統漏洞掃描與惡意程式分析、供應鏈安全與SBOM技術、資料隱私與GDPR合規性
區塊鏈應用:智慧合約開發(如Solidity)、去中心化應用(DApp)、供應鏈溯源與驗證、金融科技應用(DeFi)、NFT與數位資產管理、區塊鏈與身份認證(SSI)、共識機制。(PoW/PoS/DPoS)、跨鏈技術與互操作性、區塊鏈資料隱私與加密演算法。
智慧照護:遠距健康監控系統、可穿戴生理感測裝置、生理訊號分析(如PPG、ECG)、長照智慧化解決方案、AI輔助診斷系統、行動照護機器人、健康大數據平台建置、智慧藥物管理、慢性病遠距追蹤系統。
智慧醫療:智慧醫療影像分析、AI輔助診斷系統、遠距醫療與健康監控、個人化醫療(Precision Medicine)、電子病歷智能化管理、可穿戴醫療裝置、生理訊號分析(如ECG/PPG/SpO₂)、醫療機器人應用、健康風險預測模型、長照與高齡照護科技、醫療資料隱私與區塊鏈安全應用。
智慧餐飲:無人點餐與智能結帳系統、食品安全監控與追溯、智慧廚房管理系統、AI顧客偏好推薦與行為分析、智能排餐與營養配比、自動化供應鏈整合、餐飲數位營運平台、AR/VR在體驗式餐飲的應用。
科技教育:前瞻技術教育、科技教育、PBL(問題導向學習)、責任逐漸轉移模式(GRR)。
民生電子相關企業社會責任、永續金融、ESG轉型: 民生電子相關企業社會責任、永續金融、ESG轉型相關實務、金融科技、財經科技、企業科技管理。
亞洲大學 蔡進發校長
亞洲大學 曾憲雄 前副校長
逢甲大學 張真誠 講座教授
臺北市立大學 楊政穎 教授
亞洲大學 特聘教授兼資訊安全中心主任 陳興忠
中華民國民生電子學會理事長 彭徐鈞
朝陽科技大學 黃永發 特聘教授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鄭佳炘 教授
國立屏東大學 許西州 副教授兼系主任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林一平 終身講座教授國醫藥大學醫療資訊學系
逢甲大學張真誠 講座教授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張傳育 校長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楊士萱 副校長
國立中央大學 范國清 教授
朝陽科技大學 陳榮靜 特聘教授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許永和 院長/特聘教授
東海大學 楊朝棟 終身特聘教授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謝欽旭 教授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莊文河 副教授兼副系主任
朝陽科技大學 劉省宏 特聘教授
朝陽科技大學 李金鳳 教授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譚旦旭 特聘教授
樹德科技大學 程毓明 特聘教授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洪盟峰 教授
國立臺北大學 沈榮麟 教授
瀚蔚先進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林敏平 董事長
國家海洋研究院 翁健二 副院長
財團法人電信技術中心 林炫佑 副執行長
台北教育大學 陳永昇 教授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蘇暉凱 教授兼電子計算機中心主任
朝陽科技大學 林傳筆 副教授
朝陽科技大學 鄭緯民 助理教授
朝陽科技大學 陳金鈴 特聘教授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龔自良 助理教授
靜宜大學 滕元翔 副教授兼系主任
廣東工商職業大學 李樹鴻 副教授
海報發表主席
朝陽科技大學 林傳筆 副教授
朝陽科技大學 鄭緯民 助理教授
朝陽科技大學 彭俊澄 副教授
朝陽科技大學 林子怡 助理教授
丁建均 (國立台灣大學)
王建民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王煥宗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朱淑娟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江季翰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吳建民 (南華大學)
吳建勳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宋朝宗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李仁貴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李昆忠 (國立成功大學)
李金鳳 (朝陽科技大學)
李俊宏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李冠榮 (崑山科技大學)
李財福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李惠明 (中國文化大學)
李景立 (樹德科技大學)
李朝陽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李樹鴻 (廣東工商職業大學)
杜昆穆 (丞禹科技有限公司)
沈義順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沈錳坤 (國立政治大學)
周志學 (崑山科技大學)
周肇基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林志學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林明言 (逢甲大學)
林易泉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林威成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林建州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林敏平 (旦揚公司)
姜林杰祐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施安仁 (景文科技大學)
施松村 (正修科技大學)
施建州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
段裘慶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紀光輝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范育成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卿文龍 (國立成功大學)
夏世昌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孫卓勲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孫宗瀛 (國立東華大學)
徐偉智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高浩雲 (高雄醫學大學)
張明峰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張添香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張傳旺 (建國科技大學)
張瑞芳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張裕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張翠蘋 (嶺東科技大學)
張慶龍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張簡嘉壬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梁家銘 (長庚大學)
莊家峰 (國立中興大學)
莊文河(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許正欣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許永和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許西州 (國立屏東大學)
許佳興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許明華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許芳榮 (逢甲大學)
連志原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連振凱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郭景明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陳永隆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陳怡婷 (富比庫股份有限公司)
陳金鈴 (朝陽科技大學)
陳柏豪 (元智大學)
陳洳瑾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陳培殷 (國立成功大學)
陳朝烈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陳隆昇 (朝陽科技大學)
陳煥 (國立中興大學)
陳靖容 (國立中央大學)
陳榮靜 (朝陽科技大學)
陳興忠 (亞洲大學)
陳璽煌 (樹德科技大學)
陳瓊興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游允帥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程毓明 (樹德科技大學)
童曉儒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黃士嘉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黃世昌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黃英哲 (國立中山大學)
黃育賢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黃勃程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莊坤達 (國立成功大學)
楊博惠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雷曉方 (國立成功大學)
劉建宏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蔡玉娟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蔡佳靜 (中國文化大學)
蔡柏祥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蔡章仁 (國立中央大學)
鄭煜輝 (朝陽科技大學)
賴信志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賴國華 (元智大學)
薛夙珍 (朝陽科技大學)
薛雅馨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謝仕杰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謝政勳 (朝陽科技大學)
謝欽旭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謝慶發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羅有隆 (朝陽科技大學)
羅濟群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譚旦旭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鍾孟雲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鐘國家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龔旭陽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主場演講1題目:AgriTalk: Smart Farming based on AI and IoT
演講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林一平(Yi-Bing Lin) 終身講座教授
Winbond Chair Professor of NYCU, Director of Quanta AI Joint Research Centers with NYCU and NCKU, Chair Professor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Email: jasonyblin@gmail.com
Abstract
This presentation introduces AgriTalk, a smart agriculture platform that highlights the consumer electronics aspects of modern farming through the principles of Smart Technology, Cross-Domain Integration, Information Security, Sustainable Green Energy, and Better Living.
AgriTalk is an Internet of Things (IoT)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platform designed for smart agriculture. By integrating cloud and edge computing, AgriTalk addresses six key challenges in edge agriculture applications: device domain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generation and bug detection, sensor failure detection and calibration, big data management, AI provisioning, and data privacy. Through real-world use cases — including smart irrigation, agricultural sensor calibration, smart soil control, rice blast detection, strawberry disease detection, orchid disease detection, and piglet crushing mitigation — we demonstrate that edge AI can outperform cloud AI in specific agricultural scenarios by reducing latency by up to 50%.
This research aligns with WCE 2025’s focus on intelligent technologies, green and sustainable electronics, and AI-driven applications that enhance everyday life. AgriTalk’s low-code/no-code architecture empowers farmers and agricultural innovators to develop and maintain smart agriculture solutions autonomously, fostering a more inclusive and efficient ecosystem for digital agriculture while supporting Taiwan’s broader vision of smart liv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iography of Keynote Speaker 1:
Yi-Bing Lin (M’96-SM’96-F’03) received the Ph.D. degeee in computer science from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eattle. He is the Winbond Chair Professor of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NCTU), Adjunct Professor of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and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and Adjunt Research Fellow of Academia Sinica. He received his Ph.D. degree from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in 1990. From 1990 to 1995 he was a Research Scientist with Bellcore. He then joined NCTU, and became Senior Vice President of NCTU in 2011. During 2014 - 2016, Lin was Deputy Minister,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iwan. Lin is the co-author of the books Wireless and Mobile Network Architecture (Wiley, 2001), Wireless and Mobile All-IP Networks (John Wiley, 2005), and Charging for Mobile All-IP Telecommunications (Wiley, 2008). He is AAAS ellow, ACM Fellow, IEEE Fellow, and IET Fellow.
主場演講人2 (邀請中)
每一篇接受之論文應至少有一位作者註冊。
繳交費用及上網填寫註冊表時間為2025年10月31日(五)至2025年11月22日(三)。
論文發表(含特別議程)請務必於2025年11月22日(三)完成線上註冊與以下相關資料繳交。
1頁論文摘要(摘要格式 :https://reurl.cc/6KeM0V)
全文論文(中文全文論文格式/英文全文論文格式:https://reurl.cc/ae7gl3)
著作授權同意書(著作授權同意書格式):準備中....
一次註冊一篇論文,請由註冊網頁上傳相關資料;一次註冊多篇論文,請將每篇文章依論文編號命名,例如:123_1頁論文摘要.doc、123_1頁論文摘要.pdf、123_全文論文.pdf、123_著作授權同意書.pdf,並且將所有檔案壓縮 zip 檔案後,附件寄至大會信箱 cdma2000@asia.edu.tw。
海報論文發表請自行輸出(海報格式:準備中....)
註冊費用:
一般註冊:新台幣4,000元整 (含午餐、晚宴、紀念品)。
中華民國民生電子學會會員註冊:新台幣3,500元整 (含午餐、晚宴、紀念品)。
加購晚宴餐券:每張新台幣1200元整。
網址:Asia University, Taiwan 歡迎光臨亞洲大學全球資訊網 (https://www.asia.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