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加馬刀

加馬刀誕生

1951年瑞典神經外科醫師Lars Leksell首度提出應用集中型放射線來治療腦疾的立體定位放射手術概念。

1968年首部加馬刀治療機問世,開始治療病人,也開啟了立體定位放射手術的紀元,到了最近十年,隨著醫學影像及電腦工程科技的突破,加馬刀放射手術已蓬勃發展到前人無法想像的地步。

目前每年在美國接受立體定位放射手術治療的病人總數,已超越開顱手術的案例數,全球接受過加馬刀放射手術的病人數於2016年已突破一百萬大關。「加馬刀」立體定位放射手術已成為腦瘤、異常血管病灶、三叉神經痛等腦疾非侵入性治療的優先選擇。

加馬刀機器演進

第一代加馬刀

Type U

第二代加馬刀

Type B

第三代加馬刀

Type 4C

第四代加馬刀

Perfexion

治療原理

第五代加馬刀(Gamma Knife Icon)是利用鈷六十產生192條加馬射線(γ-ray),經由精密的電腦運算配合立體定位影像治療計畫,聚焦在治療病灶上,產生的高能量破壞目標細胞,達到與外科手術相似的效果,而病灶週遭正常組織因為接受的輻射劑量低,受到的傷害小,僅有少部分會產生短暫腫脹的情形,出現此現象時亦可經由藥物治療緩解。因為加馬刀放射手術是高精密度、快速、高能量的放射治療,並不是真的開刀,所以病人治療時不需麻醉,也沒有術後疼痛及傷口癒合的問題,治療後隔天即可出院回復日常生活。





加馬刀手術蓬勃發展

  1. 截至2016年全球累加 病例數突破一百萬
  2. 2017年全美每年接受 加馬刀治療病例數超越開顱手術病例數

新型加馬刀之優勢

  • ◦治療目標範圍更廣
  • ◦速度更快、更精準
  • ◦全自動、免手動位移
  • ◦加入電腦斷層定位系統
  • ◦加入影像即時導引校正系統

舊型機器空間小

新型機器空間較大

射擊範圍更廣

加入錐束電腦斷層CBCT

影像即時導引校正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