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sor 是一款基于 AI 技术的智能代码编辑器,能够显著提升开发效率。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利用 Cursor 的核心功能,助你更好地驾驭这款工具。
提供精炼的信息:确保输入的信息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清晰的指令:明确描述任务,让 Cursor 精准理解你的需求。
换位思考:了解 Cursor 的能力边界,合理规划任务。
模型选择:根据任务需求,选择合适的基础模型。
接下来,我们将逐一解析这些要点。
Cursor 的核心概念是「会话」和「上下文」。每次打开 Chat 或 Composer 窗口时,都会创建一个新的会话,而当前会话的内容即为上下文。需要注意的是,Cursor 没有记忆功能,新建会话会重置上下文。因此,必须将所有必要信息放入当前上下文中。
文字输入:直接输入提示词,长度不超过模型限制。
文件添加:通过顶部加号添加相关文件。
@ 符号:使用 @ 标签快速引用特定内容,如 @Codebase 或 @Docs。
避免添加过多文件,否则可能超出模型上下文限制,导致信息丢失。
仅添加与当前任务相关的文件,无关文件需删除。
快捷技巧:一次性打开所有相关文件后,输入框中按 /,选择「Reference Open Editors」即可快速引用。
针对项目全局任务,可以使用 @Codebase 或通过快捷键(Cmd/Ctrl + Enter)将 Codebase 加入上下文。
清晰的指令是 Cursor 高效完成任务的关键。无论是业务逻辑、BUG 修复,还是功能实现,指令描述越具体,Cursor 的表现越出色。
plaintext
生成新的形象数组和声音数组;
使用 antd 组件创建两个下拉框,选项为数组中的数据,value 分别为 scene_id 和 voice_id,label 为 image_name 和 voice_name;
页面 URL query 中包含 recordId 参数时,与 rows 中的 digital_id 匹配,取出对应的 image_id 和 voice_id。
Cursor 尤其擅长处理「业务复杂、技术简单」的需求。只要事先清晰梳理业务逻辑,Cursor 便能高效完成任务。
在使用 Cursor 时,换位思考尤为重要。在输入提示词后,可以从 Cursor 的角度审视:
是否能理解业务逻辑?
是否提供了所有必要信息?
是否存在能力边界无法完成的任务?
无法完成开发环境搭建等手动操作任务。
对新技术的支持有限,需提供额外文档辅助。
在大多数常规开发任务中表现优异,尤其擅长多种编程语言。
Cursor 的成功离不开强大的基础模型。Claude3.5 的代码能力与 Cursor 的工程能力结合,造就了这款 AI 编辑器的卓越表现。
Claude3.5:适用于绝大多数日常任务。
o1:处理复杂问题时使用,但速度较慢且成本较高。
检查提示词和文件,确保信息完整。
若仍无法解决问题,切换到 o1 模型。
必要时人工介入,调整提示词和文件。
Cursor 是一款革命性的 AI 工具,极大地降低了编程门槛,同时放大了程序员的能力。通过合理使用 Cursor,你能更高效地实现创意与思维落地,开启全新的开发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