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定位切片手術
利用極小的切口可以切碎組織取出異常的鈣化的利器!
立體定位切片手術
利用極小的切口可以切碎組織取出異常的鈣化的利器!
乳房立體定位切片微創手術(Stereotactic Vacuum Assisted Breast Biopsy)是一種專門用來檢查乳房異常、特別是微小鈣化或其他影像學異常的微創手術方法。這種手術在立體定位技術引導下,利用真空抽吸的手術刀取得足量的乳房組織,能夠精確地對乳房中難以觸摸到的異常進行切片,進而檢測病變性質。
什麼是乳房立體定位切片手術?
乳房立體定位微創手術是一種影像引導技術,主要用來處理無法通過超音波明確顯示的乳房異常,尤其是微小鈣化或細小的腫塊。
這些異常通常通過乳房攝影術發現,並且有時候並不易於在其他檢查中直接觸摸到。
手術過程中,患者會接受乳房X光(立體定位技術)的引導,確定異常位置,然後使用真空抽吸的手術刀進行組織切片。這是一種微創技術,對於患者來說創傷較小,恢復時間也較短。
【乳房立體定位微創手術影片請看此】
立體定位切片手術適用情況
【微小鈣化】
乳房攝影術發現的微小鈣化常常是乳癌的早期信號之一。立體定位微創手術可以精確檢查這些區域,判斷它們是否為癌前病變或惡性病變。
【小腫塊或結構異常】
如果乳房中發現的異常結構過小或位置深,且無法通過其他影像技術(如超音波)準確引導,立體定位技術能幫助醫生確定手術切片的位置。
【無法觸摸的病變】
對於那些無法用手觸摸到的乳房病變,特別是影像學檢查中顯示的乳腺結構扭曲異常 (Architectural distortion),立體定位微創手術切片是診斷的理想方法。
立體定位切片手術過程
【定位】
患者通常會側躺在特製的檢查床或是坐在檢查椅上,乳房固定於立體定位裝置中。這樣能讓乳房保持固定不動,便於準確定位異常區域。X光會從不同角度拍攝乳房影像,計算出病變的精確三維位置。
【局部麻醉】
手術會在局部麻醉下進行,確保患者在整個過程中不會感到疼痛。
【立體定位微創手術】
在定位完成後,醫生會通過小切口插入真空抽吸的手術刀,利用立體定位技術確定的位置,取出大量的組織樣本,並會送至病理實驗室進行分析。
【過程時間】
手術過程大約需要30~40分鐘左右,取決於腫瘤或鈣化區域的大小和位置。
立體定位切片手術的優點
【準確性高】
立體定位技術能夠幫助醫生精確找到病變位置,特別是在傳統影像技術難以定位的情況下,使切片結果更加準確。
【微創技術】
相比於傳統的外科手術,這是一種微創操作,僅需要小切口,對乳房組織的損傷極小,術後恢復快,疤痕也較小。
【無需住院】
這是一項門診手術,患者通常在完成檢查後可以立即回家,無需住院。
【較低的併發症風險】
相比於更具侵入性的手術,這種方法的出血、感染風險較低,並且能避免較大的手術創傷。
立體定位切片手術的風險與限制
【瘀傷和輕微腫脹】
手術後,乳房可能會出現輕微的瘀青或腫脹,但通常幾天內會自行消退。
【感染風險】
雖然風險較低,但任何手術都有可能引起感染。患者應密切注意切口部位,並遵循醫生的護理指導。
【無法進行手術的個人特殊狀況】
如果病灶過於靠近腋下及胸壁,則無法進行乳房立體定位微創手術。乳房過小或是厚度不足者,也無法進行手術。
【假陰性結果】
如果切片沒有覆蓋到病變區域,可能會出現假陰性結果。因此,如果影像顯示仍有異常,有時需要進一步的檢查或手術切除。
【不適合較大腫瘤或擴散性病變】
如果病變較大或已經擴散,可能需要選擇更具侵入性的手術來徹底切除病變。
立體定位手術後護理
【術後休息】
手術後的幾天內,患者應避免劇烈活動,並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冰敷減少腫脹。
【傷口護理】
保持切口區域乾燥並避免摩擦或壓迫。大多數情況下,切口非常小,僅需貼創口貼,無需縫合。
【術後門診追蹤】
醫生會安排門診追蹤,檢查手術區域的癒合情況,並根據病理結果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治療。
立體定位切片與傳統外科切片的差別
【立體定位切片】
是一種微創方法,創口小、恢復快,且可在門診進行,適合用來診斷微小的乳房異常,特別是微小鈣化。
【傳統外科切片】
則涉及較大的切口和更多的組織切除,適合用於更複雜或無法通過微創技術解決的情況,但其恢復時間較長,併發症風險也較高。
乳房立體定位切片微創手術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技術,主要用於檢查影像學異常,特別是微小鈣化等無法通過其他檢查方法明確定位的病變。此技術創傷小、恢復快,適合需要進一步診斷但又希望避免傳統外科手術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