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姿儀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專利研究所 助理教授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專利研究所 助理教授
聯絡方式
電話:02-2730-1185
電子郵件:tlee@mail.ntust.edu.tw
研究室:TR-826
Office Hour:星期三 14:00-17:00(請email預約)
研究領域
智慧財產權法、人工智慧法律與資料治理、法律地理學、文創產與經濟地理
電話:02-2730-1185
電子郵件:tlee@mail.ntust.edu.tw
研究室:TR-826
Office Hour:星期三 14:00-17:00(請email預約)
智慧財產權法、人工智慧法律與資料治理、法律地理學、文創產與經濟地理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法學院法學碩士(LL.M.)
美國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法學院法律博士(J.D.)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研究所博士(Ph.D.)
英國華威大學歐洲文化政策與管理碩士(M.A.)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國際貿易系雙學士(B.A & B.B.A.)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專利研究所 專任助理教授(2022~)
國際隱私權專家協會(IAPP)美國資訊隱私專業認證(CIPP/US)(2020~)
中央研究院 生成式AI風險研究小組 委員(2023~)
國際法律地理學社群Legal Geography Community 學者成員(2023~)
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員
美國伊利諾大學法學院 商標法律診所 志願法律服務
美國聯邦法院 伊利諾州北區分院 法院助理
美國納粹大屠殺藝術追索計畫 志願法律服務
貿易公司 業務
文化部 助理研究員
主持人,國科會「建構在地智慧財產法律地理:法制、科技與台灣流行音樂產業之相互形構」計畫(二年期),執行期間:2024/08/01~2026/07/31。
協同主持人,中研院法律研究所「113年科技發展與法律規範組群計畫」(三年期),執行期間:2024/01/01~2026/12/31。
共同主持人,國科會「AI人文法制基礎環境建置第二期計畫」(三年期),執行期間:2023/11/01~2026/10/31 。
主持人,國科會「非典型秘密:從美中科技戰到人工智慧透明性要求反思營業秘密保護與公共利益」計畫,執行期間:2023/03/01~2024/02/29。
共同主持人,國科會「AI人文法制基礎環境建置計畫」(2/3~3/3)(三年期),執行期間:2022/02/01~2023/10/31。
博士後研究員,國科會「AI人文法制基礎環境建置計畫」(1/3)(三年期),執行期間:2020/11/01~2021/12/31。
期刊論文
Tzu-I Lee, “Bordering Secrecy: An Empirical Study on Cross-Border Trade Secret Misappropriation in the Semiconductor Sector,” 39(2) Connecticut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166-237 (2024). [link] (本刊物由美國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法學院發行,收錄於Westlaw、LexisNexis與HeinOnline,有審查制度;荷蘭海牙Peace Palace Library列為前二百名「全球國際法學期刊」)。
Tzu-I Lee, “A Battle Between Moral Rights and Freedom of Expression: How Would Moral Rights Empower the ‘Charging Bull’ Against the ‘Fearless Girl’?,” 117 UIC Review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672-689 (2018). [link] (本刊物由美國University of Illinois Chicago法學院發行,收錄於Westlaw、LexisNexis與HeinOnline,有審查制度,於W&L Law Journal Ranking System之2017-2019年「美國法學院智慧財產法期刊評比」排名第三)。
專書及專書論文(含譯注)
Frank Pasquale(著),李姿儀(譯)(2023),《二十一世紀機器人新律》(New Laws of Robotics: Defending Human Expertise in the Age of AI,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20),左岸文化。
其他著作
Mark Cohen, Tzu-I Lee, and Jacob Lahana, “The FTC’s War Against US Technology Competition with China,” IAM Media (Jan. 28, 2023). [link] (本文收錄於IAM、WIPO knowledge repository等資料庫)。
研討會論文
Tzu-I Lee, "Mapping Cultural Enclosure: The Spatial Dynamics of IP Law in Taiwanese Mandopop," 2025 Law & Society Annual Meeting (Chicago, USA; May 2025).
Tzu-I Lee & Min-Syuan Kang, "Governing Data in Urban Taiwan: A Legal-Geographic Perspective on Data Governance," 2025 Law and Geography in Urban Asia, Asia Research Institute of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Feb. 2025).
李姿儀,〈著作權法制與人類創意自主性〉,「2024人工智慧法的理論與實務研討會-AI的應用與責任」,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中興大學法政學院、全國律師聯合會人工智慧發展與應對委員會(台北,2024年11月)。
李姿儀,〈島嶼樂境:台灣流行音樂與智慧財產權的法律地理〉,2024年「沒有島是座孤島:島嶼研究新展望」地理學年會,台灣大學地理系(台北,2024年4月)。
李姿儀,〈機器作為文化內容生產者:生成式AI對人類作者性之挑戰〉,台灣智慧財產法學會著作權研討會,中正大學財經法律系(嘉義,2023年10月)。
Tzu-I Lee, “Bordering Secrecy: An Empirical Study on Cross-Border Trade Secret Misappropriation in the Semiconductor Sector,” 2023 Law & Society Annual Meeting “Separate and Unequal” (San Juan, Puerto Rico; Jun. 2023).
Tzu-I Lee, “Trade Secret Misappropriation in Semiconductor Industry,” American Branch of the International Law Association for International Law Weekend (ILW 2021) (virtual) (Oct. 2021).
李姿儀,〈文化圈地-從後進國家觀點看文化創意產業與智慧財產權〉,第六屆海峽兩岸經濟地理學研討會(中國福州,2016年6月)。
李姿儀,〈數位典藏與博物館公共價值的新可能性-以臺灣地方文化館為例〉 ,第八屆中美公共管理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北京,2016年6月)。
Tzu-I Lee, “A Geopolitical Connotation of Policy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stitution in Taiwan Cultural Industries,” 2015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Geographers (AAG) Annual Meeting (Chicago, USA; Apr. 2015).
Tzu-I Lee, “Tensions between Taiwan Cultural Industries and Copyrights: The Imaginations of Modernity under a Geopolitics and Nationalism Context,” 7th East Asian Regional Conference in Alternative Geography (EARCAG)(Osaka, Japan; Jul. 2014).
Patricia Huang & Tzu-I Lee, “Connecting People through Rhythm,” DEMHIST, UNESCO ICOM 2013 (Rio de Janeiro, Brazil; Aug. 2013).
113學年度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教學優良獎」(2025)
112學年度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優良輔導老師」獎(2024)
國科會補助延攬特殊優秀人才之專任教師推薦(2022、2023、2024)
美國UIC Review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傑出學術貢獻獎(2019 & 2018)
美國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法學院 院長獎學金(Dean’s Scholarship, 2016~2019)
中華民國文化部「績優人員」表揚(2011)
與談人,〈生成式AI訓練資料的著作權挑戰:友善AI發展之法制配套初探〉場次,「實現人工智慧之島:營造友善創新法制環境研討會」,國家發展委員會主辦(2025/10/29)。
主講人/與談人,〈「資料探勘例外」之法律增修可能性〉,「生成式AI的著作權挑戰:資料利用之界限與突破」法律與政策對話工作坊,國科會臺灣人工智慧卓越研究中心(AICoE)、台灣智慧財產法學會、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基金會、台灣法學會、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資訊法中心、國科會AI人文法制基礎環境建置計畫主辦(2025/05/03)。
主講人,〈超越合理使用:人工智慧時代著作權法作為文化永續的制度性框架〉,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主辦(2025/03/21)。
主持人,法國巴黎-薩克雷大學大學教授 Alexandra Bensamoun 專題演講「從透過AI創作到AI之創作:藝術與科技的相遇」(De la création par l'IA à la création de l'IA: rencontre entre l'art et la technologie),法國在臺協會、台科大專利所主辦(2024/10/04)。
Panelist,Observation on the 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Unitary Patent and Unified Patent Court (歐盟單一專利及單一專利法院運作現況與發展之觀察),2024 TIPA研討會 ,智慧財產培訓學院主辦(2024/10/03)。
與談人,「數位產業與AI評測之法律保護與管理趨勢」國際研討會,數發部主辦(2024/09/06)。
主講人,〈AI智財權與倫理法制趨勢〉,文化大學推廣部主辦(2024/06/06)。
主講人/與談人,〈「去/再領域化」智財權法-法律地理學視角〉,「李治安教授學術研究分享與專題演講」,台灣智慧財產權法學會、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科技倫理與法律研究中心主辦(2024/05/27)。
主講人,〈文化與智慧財產權、AI的交會〉,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主辦(2024/04/24)。
與談人,「數位政府下的公民與治理機制」場次,「資料治理與以資料進行治理」研討會,中研院法律所主辦(2023/12/18)。
主持人,美國柏克萊法學教授 Mark Cohen 專題演講「IP in the Trade Wars of the Trump and Biden Eras」,台科大專利所主辦(2023/09/19)。
主講人,〈生成式AI著作權議題:資料價值鏈的視角〉,國科會AICoE-臺灣人工智慧卓越中心「AI治理工作小組」主辦(2023/09/04)。
與談人/譯者,「人類如何在AI時代,避免失去自身利益?」《機器人新律》新書分享會,左岸&法律白話文運動主辦(2023/03/11)。
主講人,〈AI智財權與倫理法制趨勢〉,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博士班(2022/10/21)。
主講人,〈AI與智慧財產權〉,工研院產業培訓學院論壇,工研院主辦(2022/03/25)。
主講人,〈以人為本的AI資料共享策略〉,成功大學敏求智慧運算學院(2021/12/17)。
Panelist with Prof. Martin Flaherty (Moderator), Prof. Vivienne Bath, Prof. Donald Clarke, and Prof. Mark Cohen, at “When Domestic Courts Evaluate Foreign Legal Systems: The Case of China,” American Branch of the International Law Association for International Law Weekend (virtual) (2021/10/29)。
主講人/與談人,〈各國資料治理模式與對我國之啟示〉,工研院「以人為本之人工智慧治理策略」線上研討會,工研院主辦(2021/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