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稿期限延長至2025年6月30日
徵求以公民科學為主軸的生態或生物多樣性研究案例。場域包括但不限於國家公園範圍。主題範疇可包含但不侷限於:
1. 野生動植物監測與普查
2. 入侵種辨識與控制
3. 棲地復育與生態復育
4. 生物多樣性影響評估
5. 生態系服務推廣與教育
6. 環境倫理與永續發展
7. 社區參與式環境管理
8. 環境衝突調解與解決
9. 公民科學家組織建立與管理
10. 資訊科技應用與數據管理
11. 公民科學家志工招募與培訓
12. 成果推廣與保育政策倡議
只要和生態保育、生物多樣性與經營管理相關議題,運用不同公民科學平台與工作的成果皆能分享。特別是:
1. 曾有公民科學家參與保育相關經驗者
2. 對生物多樣性保育議題有熱情、有想法者
3. 能以口頭報告或海報展示方式分享經驗者
案例一:
「台灣獼猴棲地監測計畫」透過定期紀錄獼猴活動範圍、族群數量、以及食物來源,協助研究人員了解獼猴的行為模式與棲地需求。可以分享如何透過觀察、記錄、以及分析數據,揭示獼猴棲地的變化趨勢,並提出保育棲地上的建議。
案例二:
「珊瑚礁守護者計畫」是透過學習珊瑚礁生態知識、協助清除珊瑚礁表面的藻類、以及參與珊瑚礁生態系統的復育工作,共同守護這片珍貴的海洋生態系。可以分享如何透過實際行動,為珊瑚礁的健康與繁榮貢獻力量。
案例三:
假設你呼朋引伴拉了一個「公館大學鳥類保育研究社團」,定期舉辦賞鳥活動、撰寫鳥類保育宣導文宣、以及爭取社區資源支持,推廣鳥類保育理念,並吸引更多學生與大學附近的居民參與。可以分享如何建立穩固的組織架構、爭取資源支持、以及有效推廣保育理念,讓公民科學家組織能夠持續發展。
114年6月30日(一)
徵稿截止(原訂6月20日截止,延長至6月30日)
114年8月1日(五)
公佈公民科學家遴選通過名單
114年8月28、29日(四、五)
2025臺灣國家公園保育研討會
公民科學家遴選通過者口頭發表、海報發表
參與公民科學保育活動者,或帶領、執行公民科學保育行動者,皆可投稿。
1. 投稿者請填妥投稿人基本資料表(附件一,含摘要),並將基本資料表轉為PDF及LibreOffice odt/Microsoft Office docx檔案,將兩份檔案寄達投稿信箱twnps.conf@gmail.com,始完成報名程序。
2. 報名信件主旨註明「參加臺灣國家公園公民科學家投稿_姓名(全名)」,報名檔案命名方式為「2025NPCS -姓名(全名)」。
投稿格式參見附件。若有相關疑義請來信與我們聯繫。
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 譚亦欣專任助理
電子郵件:twnps.conf@gmail.com
電話:02-33664640
1. 請繳交500字以內文字摘要,摘要須包含研究動機、研究方法與結果討論,不須附參考資料。稿件請參照指定格式撰寫,未按照格式規定者,主辦單位得不予錄取。
2. 投稿者可自行選擇口頭發表組與海報發表組,唯主辦單位得依稿件數量,保留調整權利。
3. 所有經遴選通過的投稿者將獲邀於保育研討會上發表成果,並酌補助發表者交通費,以一位為限。
4. 遴選通過的海報發表投稿者,請自行印製海報,海報大小A0(841 x 1189 mm)。
5. 遴選標準包含「主題適切程度」、「是否運用公民力量」、「 整體發展潛力」。
6. 徵稿內容要求完全遵守著作權規範,圖片使用需標明合法授權來源。若有侵害他人著作權之情事時,參賽者應自行負責。稿件若經證實涉及抄襲即取消資格,並追回獎狀。
7. 所有投稿應以繁體中文或英文撰寫。
8. 本單位保留規則最終解釋權。
簡章
附件一、投稿人基本資料表.doc
附件一、投稿人基本資料表.o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