彙整/編輯 陳信佑 RWTH Aachen,博士班, Materials Science
正常的申請博士班流程通常都是從尋找指導教授開始,一定要在確認指導教授後才能向學校提出博士學程申請。即使實際指導你研究內容的可能會是全職研究員或約聘的博士後研究員,但指導教授身擔任在博士論文上簽字通過的角色,指導教授必須在大學擁有教授一職,但指導教授也可以同時在研究機構兼職管理階層領導研究團隊,因此尋找指導教授便可以從各大學和研究機構下手,例如位在阿亨的阿亨工業大學(RWTH Aachen University),以及位在附近小鎮於利希(Jülich),同時也與阿亨工大合作密切的於利希研究中心(Forschungszentrum Jülich),此外業界公司也會與大學或研究機構合作提出博士論文題目,所以簡單來說可以從大學、研究機構和業界公司的職缺網頁尋找機會。當然有些非營利或政府機構會提供資料彙整的平台以供有興趣到德國攻讀博士班的人方便尋找機會,但資料一多不見得容易找到有興趣的職缺,而且也沒辦法確保更新的頻率和所涵蓋的機構。除了上述的搜尋方式,最土法煉鋼的方法還是不得不提,大學跟研究機構裡的研究團隊有時不見得會及時公布手上的博士缺或未來計畫將需要的博士缺,所以幾乎大部分的實驗室還是鼓勵大家直接聯繫他們並提供基本申請資料,即使實驗室網站標明沒有博士缺,還是值得一試,誰料的到他們是不是將要有計畫經費要進來。
對於已經對特定專業領域有興趣、有經驗或有一定程度研究的人,建議從搜尋相關的實驗室或相關的業界公司下手,或是從有興趣的學術發表和其參考文獻出發,直接搜尋作者的研究團隊,如此比較不容易因為資訊過多而模糊了自己的焦點。除此之外,若有興趣的研究團隊沒有博士缺,也可以跟指導教授討論,編寫符合研究團隊現行方向的研究計畫以申請第三方獎學金,如此一來研究團隊就可以藉獎學金為薪資來源聘請你為博士生。第三方獎學金可以是中華民國教育部或其他民間團體及企業基金會提供的各項留學獎學金,也可以是德國政府或非政府組織提供給非歐盟籍學生的博士獎學金,最眾所皆知的便是德國政府設立的德國學術交流資訊中心(Deutscher Akademischer Austauschdienst, DAAD) 所提供的獎學金。
職缺網站:
Forschungszentrum Jülich (於利希研究中心)
FindAPhD (涵蓋Europe)
EURAXESS (涵蓋Europe)
獎學金資訊:
Statement of Purpose/Research proposal:
7 Successful Statement of Purpose Examples
Research Proposal / Personal History Statement / Statement of Purpose 的差別
在德國,有四個最具技術研發、人才培育以及產業升級影響力的國家級研究機構,分別為亥姆霍茲國家研究中心協會 (Helmholtz-Gemeinschaft Deutscher Forschungszentren)、萊布尼茲協會 (Leibniz-Gemeinschaft)、馬克斯·普朗克學會 (Max-Planck-Gesellschaft) 以及夫朗和斐學會 (Fraunhofer-Gesellschaft)。這四個國家級研究機構皆為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非營利事業身分,均接受政府資助,其中包括聯邦教育及研究部(BMBF)和各邦政府,且於其組織下大規模地成立各種研究單位,各有其專擅領域。此外,其機構組織單位之龐大,也展現了德國對於創造世界級研究單位的眼光與野心。這四個研究單位彼此之間亦有互相合作研究計畫,並與海內外高等教育機構、其他非大學研究機構、企業戰略夥伴、國際組織等等有著廣泛而長期的學術合作。
亥姆霍茲國家研究中心協會 (Helmholtz-Gemeinschaft Deutscher Forschungszentren)
歐洲最大型的聯合研究機構,其所掌握的預算規模為其他三個所述國家級研究單位的總和,每年約為20-30億歐元。協會一開始只是一個鬆散的工作組。但為了有效取得研究所需的資源,便正式成立一個大型的研究中心協會。該協會著重於方案導向,以長期性以及策略性的研究為主。其主要研究領域為(核子)能源、航太、地球科學,生技醫療,奈米電子科技等等。為了將新技術或研究成果得以運用並推廣於社會,協會主要透過兩種方式達到技術移轉的目的: 1.經由亥姆霍茲基金(Helmholtz Validation Fund, HVF): 透過挹注專案基金(資金來源為協會本身以及其企業夥伴)的方式,縮小科學家將其技術進入市場化階段的成本 2.亥姆霍茲企業: 協助研究中心內的衍生公司(Spin-off Company),除了資金(該資金一部分來源亦由德國聯邦教育與研究部撥款)上的協助以外,同時也給予公司治理的建議方案與必要的人力支援,以確保新公司的順利成長。
萊布尼茲協會 (Leibniz-Gemeinschaft)
成立於1977年,發展至今共有96個研究單位分布於全德各處,尤以前東德地區為多。萊布尼茲協會共分自然科學,工程,人文社會科學,經濟區域,環境科學等五大類。該協會特別重視社會、經濟與環境相關的研究領域,並積極推動跨領域的研究與合作。合作夥伴包括海內外的大學、研究機構與企業。資金來源主要為聯邦政府與地方州政府,每年獲得預算約為15億歐元。萊布尼茲協會的知識移轉對象不限於企業,於政策制定者、學術機構,非政府組織、以及公共大眾亦多所協助。與其他國家級研究單位一樣,亦鼓勵所內研究者創業,並提供必要的支援。較為特殊的一點是,萊布尼茲協會擁有8個博物館,兼具研究與傳播知識的功能,例如位於工業城波鴻(Bochum)的礦業博物館(DeutschesBergbau-Museum);位於慕尼黑,舉世聞名的德意志博物館(Deutsches Museum);紐倫堡的日耳曼民族博物館(GermanishesNationalmuseum, 主要為德語文化區的文化、語言、藝術);美茵茲(Mainz)的羅馬-日耳曼中心博物館(Römisch-Germanisches Zentralmuseum,主為史前文化,石器時代至中世紀),波昂的自然歷史博物館(The Zoological Research Museum Alexander Koenig)等等......
馬克斯·普朗克學會 (Max-Planck-Gesellschaft)
前身為德皇威廉學會(Kaiser WihelmGesellschaft),1948年後改以諾貝爾獎得主普朗克為名。馬克斯·普朗克學會招攬國內外人才不遺餘力,並在聯邦政府和地方州政府的支持下,成為世界知名的研究機構。馬克斯·普朗克學會主要的研究範圍分為自然科學、生物科學、人文、社會科學等四個基礎學科,同時也鼓勵跨域合作,旗下共設有86個不同的學術研究單位(Max-Planck-Institut, MPI),遍布全德各地,在海外(例如美國,由佛羅里達州政府資助)亦設有其研究機構。此外,亦有許多國際的研究合作夥伴。馬克斯·普朗克學會的主要資金來源為政府(來自聯邦政府與地方州政府,約80%),企業及政府委託案。此外,馬克斯·普朗克學會於1970年成立了馬克斯·普朗克創新公司(Max-Planck Innovation),主要任務為申請、出售或轉讓技術專利權或用益權,以及將新技術商品化。而公司也鼓勵並支援研究所內的科學家自行創立公司,目前已經有約90多個成功創業的案例。雖然馬克斯·普朗克學會本身不能頒發博士學位,但是可支援博士生利用其豐沛的學術資源完成博士學位。
夫朗和斐學會 (Fraunhofer-Gesellschaft)
1949年成立的夫朗和斐學會,為歐洲現今最大的應用技術研究機構,其研究領域以人與未來以及生活為主要研究重心,涵括能源、環工、材料以及電子和通訊等實用領域,致力於新技術的開發、製程的改善等等。目前旗下亦有約80多個研究單位,遍及德國各地和歐洲其他國家,並和海內外研究單位以及企業有夥伴關係。挾著卓越的研究能力以及技術能迅速回應市場化的實用性需求。夫朗和斐學會受到許多德國以及國際企業的歡迎,許多企業和該研究所簽訂有合作開發計畫,這同時也成為夫朗和斐學會除了政府資助以外,其主要經費來源之一。同時對企業而言,也能降低創新或研發技術時所需的時間與技術成本。
找到博士班指導教授後,便可以開始申請簽證,中華民國護照雖可以半年內免簽入境歐洲申根國家90天,但因留學或其他因素需要長期待在德國便需要向德國申請長期簽證。這裡「找到指導教授」的意思是指指導教授有經費可以給你博士生的工作契約或是你已經申請到獎學金且指導教授也同意指導獎學金提案中的研究計畫。受限於個人經驗分享,這邊只說明在前者的情況下在國內申請長期簽證。
博士生是申請Type D的研究人員簽證,並非學生簽證,此簽證無法進行歐盟商品退稅(不用再為了親友代購而汲汲營營於退稅),相關簽證申請資訊請見德國在台協會的網站。在國內只需要指導教授同意指導後,就可以向指導教授所署的研究團隊索取簽證所需資料(通常正式簽字的合約不包含在內),一般來說與大學或研究機構的合約簽署會在入境德國後在當地進行,其他需要指導教授簽字的簽證申請文件可以接受直接列印掃描檔。
一般情況申請簽證分為四個步驟:
準備申請文件
基本上照德國在台協會公布之必備文件準備,其中的「工作契約」由於大部分情況是要本人在德國當地簽署,所以可以繳交一份同時也當作財力證明文件的「研究人員合約 (Aufnahmevereinbarung, Hosting Agreement)」,由於德國的大學或研究機構提供的這類研究人員合約不一定涵蓋德國在台協會的所有審核項目,因此可以參考網路上的格式(請搜尋Aufnahmevereinbarung),或是在第一次送件被要求補件時當面跟簽證官要一份範本。
預約送件
在德國在台協會的網站線上預約後,在email中確認預約並遵照email中的指示於指定時間抵達位於臺北101的辦公處,訪客路徑說明可參考德國在台協會網站。如被要求補件,會直接當面告知補件時間及相關說明文件,須在所有申請文件交齊後,才會當面進行付款,送審進到下一步。
回傳入境日期及保險證明
當簽證申請審核通過後,德國在台協會會以email通知回傳預計入境德國的日期和申根國家適用之海外旅遊健康保險英文版證明,原則上因為大部分的情況並非使用正式的工作契約申請簽證,故會以預計入境德國的日期算起,核發為期半年的簽證,也因此保險必須至少涵蓋預計入境日期算起的半年,關於保險,除了德國在台協會網站上的資訊,也可以參考這篇整理地相當不錯的網路文章。基於本人購買使用過的經驗,推薦德國保險公司Care Concept的Care College系列產品,符合簽證申請規定,可以在線上購買並提供英文及簡體中文介面,更可以在付款後迅速獲得所有保險證明文件電子檔,此僅個人經驗分享,並無圖利特定廠商之意圖。申請簽證時購買的保險種類為私人保險(私保),在德國當地正式簽約後,便會因為受雇的關係必須被納入公共保險(公保),公保的部分雇主會協助辦理,被納入公保之後便可以向之前的私保公司申請退費,以公保為由的退費申請通常都相當順利也迅速,當然也可以同時擁有公保與私保,但理賠是否可以單一事件兩邊都申請就有待確認。
簽收簽證
若德國在台協會在email回覆收到回傳之資料後並無提出任何問題,就會在登記的郵遞地址收到掛號,簽證會以貼紙的形式貼在護照內頁。
此外,如欲進行影本驗證(包括文憑、成績單、語言測驗...等資料),也可以利用前往德國在台協會的時間一同辦理,如目的為申請入學許可便可以免費驗證三份,一人總共只有三份的免費額度,可以自己選擇一次需要幾份,驗證一份的定義為所有資料之影本各一份,驗證後會被裝訂在一起並在裝訂處蓋章。以個人經驗,2020/21 秋季班 RWTH Aachen 材料科學博士班,申請博士學程時並不需要驗證過的影本,只需在繳交影本時一併「出示」正本即可,因此是否需要在德國在台協會做影本驗證、做幾份,請各自評斷。
更多博士班簽證申請分享文章:
一般博士生的工作合約都是在德國當地簽署,第一份簽證則通常是以指導同意書或研究助理招聘邀請函的形式申請半年短期簽證,之後再以正式簽署的合約申請延簽,第二份的簽證便會直接核發到合約結束日期。入境德國後,通常是等到上工第一天簽署工作合約跟其餘文件,但也可能提早約定時間在上工前簽署。簽約的同時也須開始辦理公共健康保險(公保)、社會保險、稅號、入籍以及銀行開戶...等手續,若是與非大學的研究機構(例如鄰近阿亨的於利希研究中心)簽署合約,通常在簽約後會有單一窗口式的服務包辦除了銀行開戶外的所有手續,相當方便。
銀行開戶不需要在合約簽署前完成,雖然有些需網路虛擬銀行開戶方便,可以迅速地在簽署合約前完成開戶,但通常還是拿著工作合約和(或)入籍文件再去申請銀行開戶比較保險,開戶完成後先把帳戶號碼在當月底前交給雇方讓薪水能入帳,之後再慢慢把金融卡、網路銀行或甚至信用卡開通。
薪水每月扣繳的項目通常在簽約時會稍微講解,除了可以直接當面向負責的人資索取資訊,也可以之後再從每月的薪資單慢慢研究,網路上有不少相關資訊的分享,扣繳的項目大概就是所得稅預扣、公保和社會保險,這些扣繳項目的費率會因薪資種類有些微不同,所以12月時發的年終獎金跟固定月薪就會是兩種費率,這邊值得注意的是德國的所得稅是預扣的,博士生的稅務身分屬非義務報稅,可以自願性的申報所得扣除額,如有超過一定扣除金額便有機會退稅成功,把繳出去的稅退部分或甚至全額領回,關於報稅與退稅下方還會有章節說明。
關於薪水與年假,薪水的部分可能已經在職缺資訊上清楚標明或在面試時提及,博士生適用德國的TV-L公定薪資等級系統,一般都是TV-L等級13,唯一且重要的不同是TV-L 13後面註記的百分比,除了少數的100%,大多是50-75%,所領的薪水便是TV-L 13的公定薪資呈上百分比再扣掉每月的扣繳額,簽約的時候可以留意一下合約內的薪水等級和百分比。德國博士生的性質屬約聘研究助理,因此有規定的工時,也會給予年假,博士生除了研究工作有時也會有修課的必要或是被指任課程助教的工作,工時便不會有打卡的方式嚴謹的計算,通常是不會遇到報加班工時或是需要補工時的情況。年假的部分一般是比照博士後研究員,一年30天,不得換現,以於利希研究中心為例,今年度的年假有效至隔年九月底,病假、產假、喪假等另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