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12/10
地點:雙溪 大自然農莊
人數:綠保農友26人 / 慈心義工7人
講師:向為民博士(農委會農業試驗所研究員退休)
對農友來說,有健康的土壤,才有健康的作物,所以土壤的重要性不由分說。但農田裡的土壤怎樣才算健康?土壤博物館館主許正一教授說:土壤除了提供作物生產,還要兼具環境品質跟環境生物的健康,三者兼備才算是健康的土壤。
既然土壤這麼重要,與土壤最密不可分的農友也變的很重要了,所以北區慈心這次特地邀請農試所向為民博士來為綠保農友上課,我們直接在現地裡挖了一個大坑,看土壤的剖面秀,並從中學習及觀察土壤的狀況。
這場課程集結了北區綠保共26位農友,最遠的農友特地從宜蘭開車來雙溪,可見農友對於土壤的重視。而課程中大家踴躍的與老師互動,相信這堂課對農友來說收獲豐富。
一大早向博士團隊就來到田區挖了一個大洞,為這堂課做前行準備,我們是玩真的啊!!大家都很認真準備這堂課程,只希望能讓前來上課的農友有所收獲
向博士說:「土壤對作物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水份跟氧份的供給,而作物的根一定要能呼吸,才能吸收水份、養份,所以排水要好、要有通透性,再來是土壤溫度,土壤上有覆蓋作物就能維持較衡定的溫度,這樣對作物比較好,就像人喜歡待在有空調的環境!!」
在場的農友們不是具精會神的傾聽,就是默默記起筆記或拿起手機錄下老師上課的內容。
土壤的團粒結構很重要,現場向博士直接將兩個團粒結構丟進水裡,右邊的一入水很快就散掉了,而左邊的崩解速度很緩慢,向博士說這才是好的團粒結構。
透過向博士的講解才知抓在手裡的一把土壤原來有這麼深的學問,而土壤不僅僅是與作物生長有很大的關係,近年大家關注的議題如氣候變遷及固碳,土壤都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
跟著農友一起上完課的心得就是要當個農友還得學十八般舞藝,真不簡單!!而平常踩在腳底下不起眼的土壤,竟然這麼重要,有健康的土壤就能種出健康的作物,並且還能保護到地球,所以保護土壤不只是農夫的事,而是大家都要一起努力保護的。
#不能小看土壤
#土壤中其實有好多微生物是對植物對人類都有益的
#生物多樣性會讓土壤健康
#健康的土壤可以面對氣侯及病蟲害的威脅
小知識:
團粒構造是指土壤顆粒成為一個個的小球狀。土壤顆粒間的孔隙較小,可以保水;團粒與團粒間的孔隙較大,可以透氣,因此團粒結構能夠提供植物的根良好的生長環境,是判斷土壤條件的指標之一。
資料來源:農業知識入口網
若您日後想要多了解慈心並接收相關訊息,請填寫以下表單留下您的mail,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