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年10月《中正高工學報》第19期
高雄市立中正高工建築科/張永翔老師
為培養學生透過閱讀討論,增進自學能力,「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圖書館輔導團」每年辦理2次「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小論文寫作比賽」。
108年第1學期,我指導建築科學生,利用「構造與施工法」課程,介紹小論文的投稿規範與投稿方式,鼓勵學生參加「全國高級中等學校(第1081031梯次)小論文寫作比賽」,榮獲「工程技術類」2件優等,11件甲等。
本文敘述如何在8節課內,指導學生完成小論文、到《中學生網站》完成投稿、舉行期末成果發表,並將全部成果製作為專題網站。
關鍵字:小論文、中學生網站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圖書館輔導團」每年3月與10月,辦理2次「閱讀心得比賽」與「小論文寫作比賽」,前者為鼓勵學生進行閱讀分享活動,創造閱讀活動更高的附加價值,後者則為培養學生從事研究之風氣,引導學生深度利用圖書館資源。
小論文與作文不同,作文主要為學生之自我體會與情感抒發,小論文則是以文獻探討或科學實驗做為基礎,每一段文字皆有事實依據,不是研究者主觀的個人意見。因此,小論文是依設定的研究主題,完成結構嚴謹、有條理的小型論文,注重思辨驗證、邏輯推理與專題研究。
閱讀心得比賽參賽格式為「書籍簡介、內容摘錄、我的觀點、討論議題」約為2頁A4,小論文比賽參賽格式為「前言、正文、結論、引註資料」,約為10頁A4。建議一年級上學期,鼓勵學生參加中學生「閱讀心得比賽」;一年下學期,鼓勵學生參加「小論文比賽」。
二年級上學期,鼓勵學生進行「專題製作」,二年級下學期,2月報名參加「專題製作競賽」,3月報名參加「科學展覽」。閱讀心得、小論文、專題製作之學習歷程。
小論文的基本架構為「壹、前言;貳、正文;參、結論;肆、引註資料」四個段落。
(一) 前言
「前言」是小論文的起始,說明研究題目與研究動機,利用什麼方法進行研究?研究架構與範圍為何?以及想要達成的研究目的為何?小論文的前言可分為:「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架構、研究範圍」等,略述如下:
1.研究動機:解釋題目字義,為什麼要選擇這個題目?最好敘述自己的經驗或感受。
2.研究目的:說明這篇小論文可以達到什麼目的?建議以條列方式敘述,研究目的除了回應研究動機外,亦為「正文」的小標題。
3.研究方法:使用那些方法完成這篇小論文?例如文獻分析、實驗法、觀察法、問卷調查等。
4.研究架構:說明小論文的研究流程,先後順序與架構,建議可使用SmartArt流程圖繪製。
5.研究範圍:說明小論文的研究對象、研究問題、研究時間的限制。
小論文前言,建議依前面所述,自訂3-5個小標題,頁數不要超過1頁。評分重點為:「是否述及研究動機、研究方法、論文大綱」。
(二)正文
「正文」是小論文的主體,內容力求充實完整,論證有據。建議根據前言所提的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進行論述、解釋、分析或驗證。可使用文獻探討,科學實驗、問卷調查等方法進行研究。
正文宜採用樹枝狀結構,必須「層次分明、段落連貫、前後呼應」,正文小標題必須明確回應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有幾個?正文就要分為幾個段落。
撰寫小論文,請依據文獻整理做為基礎,以表格、相片,試驗、問卷,呈現研究成果。小論文中一定要提出自己的觀點與看法,讓評審看出你的努力過程,不要全部都是文獻整理。評分重點為:「各標題安排是否合乎邏輯,內容是否完整、是否分層次論述。」
(三)結論
「結論」是小論文的結尾,敘述研究過程中發現的現象、或根據研究結果提出自己的見解。結論應回應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建議以條列方式敘述。
結論大約只需A4的1/2頁,不要過於冗長。結論包含三大部分:正文重點、研究發現、未來發展。「正文重點」敘述正文的主要內容,「研究發現」敘述研究發現與研究結果,「未來發展」說明未來進一步的研究方向。結論評分重點為「是否提出自己的觀點或發現?」
(四)引註資料
由於小論文寫作的重點在於援引相關資料進行討論,不僅要「言之有物」,也要「言之有據」。為方便讀者尋找原始資料閱讀,小論文需附引註資料。
引註資料是作為支持佐證的基礎,故引用資料一定要準確可信,具有公信力、證明力、權威性及學術價值。使用引註資料時,引述的文章一定要有「作者」,避免引用網路論壇或聊天網站。
另外,「一手資料優於二手資料」,若使用《維基百科》時,建議找原文、原書引用,不要直接使用《維基百科》內的文字。引述新聞報導時,建議先到該新聞媒體官網,查詢到記者姓名後再引用。
依據小論文投稿規範:引用參考資料(書籍或期刊)原文不得超過50字,以粗體並加「」標明,引用結束需標明(作者,年代)。引用他人圖表,亦一定要引註來源(作者,年代)。
蒐集資料後應養成習慣,立即將「作者(年代)、書名、出版地、出版商」,以APA格式,撰寫為引註資料。評分重點為:「引註資料至少3篇,不得全部來自網站。」
108學年第1學期,我利用每週一「構造與施工法」課程(1學分),指導建築科學生參加小論文比賽。從9月開學到10月底投稿,只有8次上課時間,我分為三個階段,時間安排如下:「準備階段」3節課(9/9、9/16、9/23),「撰寫階段」4節課(9/30、10/7、10/14、10/21),「完成投稿」1節課(10/28)。
(一) 準備階段:
108學年第1學期,9月開學後,先以3周時間,確定「小論文題目、正文大綱、參考文獻」,做為小論文的準備工作。本課程因未使用電腦教室,我設計Google表單,請學生利用手機或家中電腦,依每週進度繳交作業。利用表單繳交作業的好處是,老師只要開啟EXCEL檔案,即可收到全班學生作業,前三周作業內容如下:
第1次上課(9/9):請學生確定小論文題目。小論文題目可透過閱讀書籍或期刊、自我的疑惑與興趣、觀察身邊的事物,找出有興趣的題目,題目不宜過大,以「小而尖」為佳,作業表單網址為:https://tinyurl.com/y7qy8adv。
第2次上課(9/16):請學生依據研究目的,擬訂小論文的「正文大綱」,正文的小標題必須明確回應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有幾個?正文就要分為幾個段落?作業表單網址為:https://tinyurl.com/ybbz9pqs。
第3次上課(9/23):題目找好後,請學生先到圖書館借閱2-5本與小論文相關之書籍或期刊,培養學生正確使用參考文獻的方法。指導學生如何引述他人文章時,末尾加上文內註(作者,年代),並教導學生認識APA論文格式,以及如何撰寫引註資料。
常用搜尋引擎,包括《google學術搜尋》、高瞻自然科學教學資源平台《科學Online》、國家圖書館《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館藏查詢》等,作業表單網址為:https://tinyurl.com/yagvan5y。
(二)撰寫階段
第4次至第7次上課(9/30至10/21),以一個月時間,請學生依序完成小論文的「封面」;「壹、前言」;「貳、正文」;「參、結論」;「肆、引註資料」等五大部份。這是整個小論文寫作最重要的部份,老師隨時從旁提供協助。本階段將小論文分為前半部份、後半部份,分兩次批改學生作業並提供修正意見。
(三)完成投稿
第8次上課(10/28),請學生繳交「小論文紙本」(黑白列印),提供老師做最後的修改,並檢查格式是否正確。包括小論文的四大基本結構,正文標題是否正確:一、(二),1,(1),圖編號,表編號,是否連續或跳號,並檢查學生有無違反小論文的投稿規定。
請學生將小論文轉成PDF檔案後,到《中學生網站》「我的作品專區」,點選「上傳我的作品」。小論文投稿類別共有21類,以工科學生而言,通常選擇「工程技術類」,要注意最後必須按下「參加比賽」,才算完成投稿。
10月31日中午12:00,「第1081031梯次小論文寫作比賽」投稿結束,最後將參賽學生「未抄襲切結書」與「作品一覽表」繳交至圖書館,進行校內逐級核章。
小論文投稿完成後,可辦理成果發表活動,使同學之間能彼此觀摩,另將學生得獎之小論文與指導心得,製作為專題網站,留下教學歷程紀錄。
(一)辦理成果發表
小論文投稿完成後,11月開始辦理成果發表。多數老師會請學生製作20頁PPT,由學生上台報告。但個人建議可請學生製作3頁A0學術型海報,第1頁為摘要、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第2頁為正文;第3頁為研究結論。不必輸出為海報,以投影機播放即可。如此,學生可學習如何製作大張海報;三年級參加技優甄審或甄選入學時,這3頁海報亦可直接放入備審資料中,可謂一舉兩得。
進行小論文成果發表時,除口頭報告外,亦可安排學生進行作品評析。評析內容包括:「前言」是否有述及研究動機?「正文」研究方法是否合宜?「結論」是否與研究目的呼應?「引註資料」格式是否正確?最後對小論文提出問題或建議。
(二) 製作專題網站
108年11日2日,《中學生網站》公佈「全國高級中等學校(第1081031梯次)小論文寫作比賽」得獎名單,「工程技術類」共有28件作品得獎,本校建築科榮獲2件優等,11件甲等,合計13件獲獎,成績最佳,領先各校。獲得優等作品為黃濨萱《與藝術相遇-捷運站的公共藝術》,柳柏宸《坡地生態工法》。
11件甲等小論文的作者與題目為:柯富竣《 至聖先師-高雄孔子廟》、翁士庭《台灣十大土木史蹟—大觀發電廠》、蕭銜《國家級表演藝術中心-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之研究》、陳廷睿《到底拆不拆-違建築》、黃亭榛《斜不歸正–比薩斜塔》、蕭又瑄《窮人的高速公路--台61線西部濱海快速公路》、鄭喬《風采鳳儀-鳳儀書院》、方柏凱《天搖地動-耐震建築之研究》、蔡尚原《行人好跩:西歐跨河行人專用橋給高雄愛河的啟示》、洪啟禎《空間的開始—門》、吳珮慈《永遠的貝聿銘-羅浮宮金字塔》。
108年12月18日,下午14:30,校長在圖書館親自頒獎表揚,並與獲獎學生合影留念。
為蒐集全部得獎作品,特別製作《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小論文寫作比賽》專題網站,網站內容包括:「小論文比賽,小論文得獎名單,參考題目,小論文檢核表,如何撰寫小論文」,網址為:https://sites.google.com/view/th4006/。
指導學生參加小論文比賽,可結合專業科目與實習課程,提出自己的觀察,訓練學生論述能力,以下就指導學生參加小論文比賽心得分享如下:
(一)培養科學研究基礎
參加小論文比賽,是否得獎不重要,重要的是學生在撰寫過程中,瞭解研究方法,小論文格式,學會如何引用參考文獻,能依據文獻探討、試驗結果、問卷調查,提出自己的觀點與論述。
參加「小論文比賽」與「閱讀心得比賽」不同,小論文有其格式與規範,要言之有物,要有科學的論述,每段文字有所依據。參加小論文比賽,可做為二年級參加「專題製作」之基礎。
(二)正確使用引註資料
撰寫小論文,必須有文獻作為基礎,引用他人資料,可分為「全文引用」與「整理引用」兩種。「全文引用」就是直接引用完全一樣的文字,最多50個字,文字要前後要加「」,且使用粗體字,後面標示(作者,年代)。並在小論文「肆、引註資料」,以APA論文格式,標示引用來源。
「整理引用」是將一大段文字,摘錄重點,用自己的話重新敘述一遍,包括改變文章內容的先後順序、將多篇文章進行歸納整理、將文字整理成圖表、或將圖表轉化成文字等。
最重要的一件事:「絶對不可以抄襲」,小論文著重整理資料的能力,他人的文章,一定要經過整理消化後再使用,將閱讀後的參考文獻,歸納整理為自己的觀點。
(三)培養電腦軟體技能
撰寫小論文,應具備基本的文書排版能力,除了標題字大小、中英文字體、間距要遵守外,包括如何編修相片、如何插入相片、如何製作與美化表格,如何繪製EXCEL圖表,都是學生要學習的內容。
通常學生常犯的錯誤,包括在WORD每行末尾按Enter鍵換行,未來調整段落時,造成文章大亂,其實Enter鍵,是段落區隔,不是換行鍵。
另外,小論文每段第一行,請不要使用二個空白鍵縮排文字,建議使用「縮排」功能。每個段落之間,請不要使用Enter充當間隔,建議使用「段落」裡「段落間距」。
另外插入圖片,請在相片上面按右鍵,選擇「大小及位置」,設定其「位置、文繞圖、大小」等,這些都是基本的文書排版能力。
(四)鼓勵學生學習思考
對許多學生而言,完整寫一篇通輰的作文,可能有些難度,要完成一篇10頁的「小論文」,而且要言之有物,可能難度更高。但是放輕鬆一點說,小論文不過是幾篇讀書心得,再加上試驗或觀察,累積而成,其實不會很難。
重要的是學生平時要多閱讀書籍,或在專業課程中,尋找問題,思考如何解決,然後將這些過程,忠實紀錄下來就好了。學生在小論文的撰寫過程中,一定會遇到挫折,想要放棄,老師應儘量鼓勵學生,並提供適時的指引與協助。
本次指導學生參加小論文比賽,雖然全部只有短短的8節課,因事前詳細規劃課程,並設計Google表單,協助學生繳交作業,參加「全國高級中等學校(第1081031梯次)小論文寫作比賽」,獲得2件優等,11件甲等。
指導學生參加小論文比賽,我認為老師應培養學生閱讀習慣,在專業科目或實習課程中,尋找問題。老師可指導學生研究方法,如何蒐集文獻,如何引用他人的文章?如何提出自己的觀察?並學會思考與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後鼓勵學生參加「小論文比賽」,二年級或三年級繼續參加「專題製作競賽」與「科學展覽」的基礎。
七、參考文獻
1.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民109)。中學生網站。109年6月30日下載至https://www.shs.edu.tw/essay/。
2.張永翔(民109)。小論文專題網站。109年6月30日下載至https://sites.google.com/view/th4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