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年10月《中正高工學報》第19期
高雄市立中正高工建築科/張永翔老師
媒體是學校的好朋友,記者需要學校的新聞來源,而學校亦需要媒體的宣傳報導,社會大眾更可透過新聞報導瞭解學校的辦學情形,因此如何與媒體保持良好的互動,是學校對外宣傳的一個重要課題。
每所學校都有設置新聞聯絡人,新聞聯絡人是學校的行銷員、校園的公關,平日應與媒體保持良好的互動關係,適時發布新聞稿,藉用新聞媒體宣導,提高學校的曝光率及知名度。
本文介紹本校榮獲「109年全國專題製作競賽」土木與建築群專題組第一名後,如何擬訂新聞稿,並接受大愛新聞、港都新聞、人間衛視、新高雄電視、鳳信新聞、教育廣播電台記者採訪。最後獲得23篇平面媒體或電子媒體報導。
關鍵字:記者、學校新聞、新聞媒體
為提升學校辦學績效,對外建立良好的公共關係,加強學校行銷,學校與媒體的關係密切,學校活動需要透過媒體報導,一則好的校園新聞,可以呈現學校用心辦學的精神。校園發生危機事件時,也需要經由媒體記者澄清說明。
學校新聞傳播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透過新聞媒體讓社會大眾瞭解教育議題。一般人對教育的瞭解除了自身的經驗之外,主要就是透過新聞媒體,因此新聞聯絡人就像駐校記者一般,必須深入瞭解學校教師的創新努力,學生的優良表現,將社會大眾對學校的好奇,經由媒體報導呈現出來。
為宣導教育政策及活化教育新聞,加強對重大或突發事件的處理,高雄市政府訂有「高雄市政府各機關新聞發布及新聞聯繫作業規定」高雄市政府(民108)。
各校新聞處理由校長負總責,並設置新聞聯絡人,負責對外新聞發言、處理及聯絡事宜。各校新聞聯絡人平時應與記者建立良好關係,對於具有正面教育意義事件,應主動關心並提供媒體報導。該「新聞發布及新聞聯繫作業規定」指出:各校應適時行銷教育績效,包括:教育政策及重要教育活動、教育特色暨各項重要教育措施、溫馨感人事蹟、重要教育成果、重大事件之新聞處理等。
各校發布新聞時應考量新聞性,提昇媒體新聞採訪與報導的價值。新聞記者以新聞報導為目的,希望獨家、力求消息來源正確,學校新聞聯絡人應熟悉記者工作特性,提供正確且充分的消息來源,建立良性的互動關係。在校內應與業務承辦組長,找出學校與眾不同的特色,並提出自己獨特的觀點。此外,學校新聞聯絡人要常看新聞,瞭解新聞處理流程,並透過記者的眼睛看學校,在教育體制環境中,培養自己寬廣的視野。
目前高中職「學校新聞聯絡人」大多由秘書兼任,國中小則由教務或學務主任兼任居多。學校新聞聯絡人,除了要對目前教育政策與制度有深入瞭解外,亦須對校務有全盤的瞭解與參與,在撰寫新聞稿時才能有深入的內容。學校新聞處理流程,略述如下。
(一)發採訪通知
為便於記者採訪,通常於活動舉辦前兩日先發「採訪通知」,提供媒體完整報導資訊,採訪通知應敘明主題、日期、時間、地點、活動流程、參加人員、特色等。採訪通知交給高雄市教育局新聞秘書後,除公布於高雄市教育局網站外,另外亦會轉發給各新聞媒體。一個好的採訪通知,應有吸引人的主題,記者將依據活動內容,決定是否請攝影記者到場。
(二)撰寫新聞稿
除採訪通知外,亦可於事前或當天發布「新聞稿」提供媒體報導參考。新聞稿內容應符合「客觀平實」的基本要求。各校發布新聞稿時,應考量新聞性及活動準備度,俾提升媒體新聞採訪與報導的價值,擬妥新聞稿應經校長確認後發送。
目前在《高雄市政府教育局》網站首頁,設有「新聞稿」專區,每日公佈各校新聞稿,使新聞媒體獲知各校之活動訊息或優良事蹟,據以採訪報導。
(三)蒐集新聞剪報
今日的新聞,即是明天的歷史,學校新聞聯絡人,應於每次採訪活動結束後,蒐集各媒體報導,將報紙掃描存檔、電視新聞存為影片檔案。
最後將「採訪通知」、「新聞稿」、各報「剪報」與活動當日拍攝的「新聞照片」,整理後儲存在不同的資料夾內,並註明日期與活動名稱,為學校每一小段的歷史腳步留下見證。
109年5月6日下午,「土木與建築群科中心」公佈「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專業群科109年專題及創意製作競賽」決賽結果,本校《利用牡蠣殼製作HDF纖維板之防焰性能研究》作品,榮獲「專題組」全國第一名。
本校立即擬訂新聞稿,標題為「南北兩場火災奪命,學生研發防火建材」,並附上6張相片,請黃珮玉秘書,轉寄給教育局新聞秘書。
本則新聞稿,敘述本校建築科與化工科學生,將牡蠣殼與木屑,製作耐燃纖維板,應用於裝潢建材與輕隔間牆,火災發生時有效隔絕火焰,將可延緩火勢燃燒,爭取火場受困民眾的逃生機會。新聞稿並附有專題製作網址、防焰測試影片與指導老師的聯絡電話。
「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課程推動工作圈」於5月9日正式公告:「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專業群科專題及創意製作競賽」得獎名單。次日《中央社》記者程啟峰,發出「牡蠣殼變防火建材,教育部創意競賽,中正高工奪第一」吸引媒體記者的注意,本篇新聞全文如下:
【中央社記者程啟峰高雄10日電】最近南北兩場火災奪走11條人命,高雄市中正高工師生發現牡蠣殼能有效隔絕火焰,延緩火勢蔓延,進一步研發出新防火建材,這項創意技術日前勇奪教育部一項全國創意競賽第一名。
中正高工建築科學生洪宇珊、林宗穎、張棚秝、化工科賴育秀、林逸安,完成「利用牡蠣殼製作HDF纖維板之防焰性能研究」,深具創意與實用性,日前參加「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專業群科109年專題及創意製作競賽」,榮獲「土木與建築群專題組」全國第一名。
台北市錢櫃KTV與高雄市民宅,近來分別發生火災共奪走11條寶貴性命,觸發中正高工師生團隊參與研發,從牡蠣殼中碳酸鈣燃燒產生二氧化碳防火上製作出纖維板,應用於裝潢建材與輕隔間牆,發現火災時能延緩火勢燃燒,爭取火場受困民眾的逃生機會。
研究結果發現,以碎木片、鉋花製作的纖維板,只要加入超過60%的牡蠣殼屑,即具有防焰效果,火災發生時牡蠣殼纖維板火焰將在3.24至8.85秒內自動熄滅,只會在纖維板表面留下燒焦痕跡,碳化面積在54.5平分公分內,不會向四周擴大燃燒。
中正高工建築科教師張永翔與化工科教師張文瀚帶領學生針對耐燃建材進行研究,將磨碎牡蠣殼與木屑,依不同比例製作6塊纖維板,依據「消防法施行細則」的「防焰性能試驗基準」進行兩次防焰試驗,使用相同燃燒時間,觀察纖維板燃燒情形,並紀錄每塊纖維板餘焰時間、碳化面積與碳化距離。
建築科二年級學生洪宇珊表示,牡蠣是台灣重要的養殖水產物,牡蠣殼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燃燒時會生成二氧化碳,因二氧化碳密度較大(是空氣的1.5倍)容易沉降下方,可以阻隔助燃物和燃燒物接觸。
洪宇珊說,KTV、旅館、電影院等營業場所建材必須使用耐燃裝修材料,若能利用牡蠣殼特性製作環保纖維板,運用於室內裝潢中,不僅可解決每年1萬多公頓廢棄牡蠣殼被任意丟棄,也符合耐燃建材水泥板、石膏板、矽酸鈣板的防火標準。
中正高工校長高瑞賢肯定這次建築科與化工科學生跨群合作學習,利用課程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並完成具有環保概念的專題製作。
《中央社》發出本則聞後,獲得各平面媒體注意,5月10日至13日,共獲得《中央社》、《聯合報》、《中國時報》、《自由時報》,《台灣時報》、《國語日報》、《人間福報》、《大成報》、《Taipei Times》等10家媒體報導。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吳榕峯局長,於5月10日晚上8:45,在其Facebook發文:「中正高工研發牡蠣殼防火建材勇奪全國第一」表示肯定,內文為:「南北兩場火災奪走11人寶貴生命,中正高工師生團隊從台灣最常見的養殖水產物牡蠣殼中,發現能夠有效隔絕火焰,延緩火勢蔓延成份爭取黃金逃生時間,進一步研發出新一代防火建材這項發明技術,參加今年5月由教育部舉行『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專業群科109年專題及創意製作競賽』勇奪『土木與建築群專題組』全國第一名。」本則貼文共獲得37則留言與66次分享。
5月10日各平面媒體報導後,陸續接到4家電子媒體記者的採訪邀約,經黃珮玉秘書協調後,安排採訪行程如下:5月12日(二)9:30《人間衛視》,14:30《大愛新聞》,5月14日(四),9:30《港都新聞》,14:30《新高雄電視》。
4家新聞台,各安排約1小時訪問,由2位專題指導老師與5位參賽同學,接受記者採訪,本校另提供「專題製作」影片,與「纖維板防焰測試」影片,提供記者使用。
5月23日(六)14點30分,參賽師生接受國立教育廣播電臺「技職最前線」主持人廖南瑛訪問。本段訪談為全國聯播,於5月24日播出。電視新聞與廣播媒體對本校專題製作奪冠之相關報導。
本校參加「專題製作競賽」榮獲全國第一名的消息,共獲得《中央社》、《聯合報》、《中國時報》、《自由時報》,《台灣時報》、《國語日報》、《人間福報》、
《大成報》、《Taipei Times》10家平面媒體;《教育廣播電台》、《漢聲電台》2家廣播媒體;《人間衛視》、《大愛新聞》、《港都新聞》、《新高雄電視》4家電視新聞的採訪報導。
本校將全部新聞報導,製作為《全國專題奪冠,新聞媒體報導》網站(張氶翔,民109),網址為:https://sites.google.com/view/th4009/。
109年6月1日接到高雄市教育局公文「全國高級等學校專業群科109年專題及創意製作競賽」前三名獲獎學生公開表揚,訂於6月4日上午10時假市府四維行政中心3樓第一會議室舉行,將請韓國瑜市長公開表揚。
當日上午九時,我帶領建築科洪宇珊、林宗穎、張棚秝、化工科賴育秀、林逸安5位同學,前往高雄市政府,我們是第一個抵達會場的學校,感謝教育局新聞秘書李若群,安排教育局長吳榕峯與本隊師生合影。
今年高雄市學生參加「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專業群科專題及創意製作競賽」,共有18件作品獲前3名,其中6件作品勇奪第一名。
上午十時,韓國瑜市長抵達會場,市長勉勵同學,充實專業技能,在專業領域一展長才。隨後聽取各隊師生參賽作品說明,頒贈每所學校「感謝狀」,並贈送每位學生「一卡通」與「隨身碟」。
韓國瑜市長的頒獎表揚活動,共獲得5家平面媒體、3家電視媒體、3家廣播媒體報導,包括《中國時報》、《聯合報》、《台灣時報》、《民眾日報》、《大成報》、《中天新聞》、《港都新聞》、《鳳信新聞》、《教育廣播電台》、《中廣新聞網》、《高雄廣播電台》。本校並製作《專題競賽奪冠,市長頒獎表揚》網站(張永翔,民109),蒐集前述新聞報導,網址為:https://sites.google.com/view/th4001/。新聞媒體對市長表揚活動之相關報導。
近年來,新聞傳播蓬勃發展,無論平面媒體、電子媒體、網路新聞、教育電子報等均大量關注與報導校園動態,新聞媒體宣傳對於學校形象提升有很大的幫助。為暢通學校與媒體的聯絡管道,各校新聞聯絡人,負責對外聯絡事宜,應善加經營與媒體間的互動關係。
「109年全國專題製作競賽」本校獲得「土木與建築群」專題組第一名,由於群科中心提早公佈得獎名單,使本校能提早兩天擬妥新聞稿。得獎名單正式公告後,《中央社》發通稿,最後獲得15家平面媒體、3家廣播媒體與5家電視新聞的採訪報導。
學校的每位老師,其實都是新聞的提供者,學生的傑出事蹟或感人故事,請主動告知處室主管,協助擬訂「新聞稿」,擬訂之新聞稿,由學校新聞聯絡人,轉呈校長核閱後,請高雄市教育局統一發佈。
提供新聞稿給媒體,是推銷學校活動最基本的宣傳方法,對於預期可能會發生的新聞,應事先擬妥新聞稿,並提供3-5張相片。媒體較喜歡具獨特性、吸引人的新聞,才能引起媒體興趣。若媒體記者到校採訪,請提供2-3個採訪地點(例如不同的實習工場),提供攝影記者拍攝,並請安排學生接受訪問。
學校每學期都會舉辦各項大小不同的活動,重要活動應擬訂「採訪通知」,每個活動都有其特色,能吸引記者採訪的是具有「新聞話題」的活動,因此學校在規劃活動時,須運用巧思找出賣點,協助記者佈局選材。學校新聞聯絡人能用心找出值得報導的焦點,或媒體有興趣的新聞話題,就能成功吸引記者報導。
高雄市政府(民108)。高雄市政府各機關新聞發布及新聞聯繫作業規定。108年5月23日,高市新服字第10830282700號函。
張永翔(民109)。全國專題奪冠,新聞媒體報導。109年6月10日下載至https://sites.google.com/view/th4009/。
張永翔(民109)。專題競賽奪冠,市長頒獎表揚。109年6月01日下載至https://sites.google.com/view/th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