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年10月《中正高工學報》第19期
高雄市立中正高工建築科/張永翔老師
專題製作對技高學生而言,是一門很重要的課程,學生經由自己決定題目,探索問題、直到解決問題,是培養學生科學研究的基礎。
建築科張永翔老師與化工科張文瀚老師,帶領建築科與化工科二年級學生參加「109年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專業群科專題及創意製作競賽」,榮獲土木與建築群「專題組」第一名,另外參加「2020年高雄市第60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榮獲「工程學科(二)」第三名與與鄉土教材獎。
本文紀錄兩位指導老師,帶領學生參加「專題製作競賽」與「高市科學展覽」初賽、複賽、決賽參賽過程,與指導學生參賽的心得。
關鍵字:專題製作、科學展覽
二年級專題製作課程,教學生利用課程所學之專業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生以專題導向學習為基礎,並透過團隊合作的方式,培養學習者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訓練學習者在目前的知識基礎上,透過尋找問題、設定問題、蒐集資料、應用資訊,達到解決問題為目的 (呂卓樫、張簡宏裕,民92)。
「專題製作」與「科學展覽」,透過理論與實務結合,擬定題目後,蒐集相關文獻作為理論基礎,並經由動手實作或試驗,完成專題製作目標,將研究動機、研究發現與結論整理為《作品說明書》,研究過程整理為《研究日誌》,最後在學期末進行成果報告,同時報名參加校內初賽,進而參加複賽與全國決賽。
建築科與化工科教師,利用二年級專題製作課程,指導學生瞭解專題製作的精神,並學習相關的研究方法,並鼓勵學生參加校內專題製作競賽,並推薦優勝作品,參加「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專業群科專題及創意製作競賽」。
(一)參加校內專題初賽
為激發學生創意思維與解決問題之學習態度,養成探索研究及獨立思考的學習精神,本校辦理「109年專題暨創意製作競賽」,於108年10月初報名。
建築科張永翔老師與化工科張文瀚老師,指導建二孝洪宇珊、林宗穎、張棚秝、化二忠賴育秀、林逸安5位同學,9月初開學後,進行《利用牡蠣殼製作HDF纖維板之防焰性能研究》專題製作。
牡蠣是台灣重要的養殖水產物,每年約有1萬多公噸牡蠣殼被任意丟棄。牡蠣殼主要成分是碳酸鈣,高熱加溫後,碳酸鈣會轉變成氧化鈣並產生二氧化碳。若能利用牡蠣殼特性,製作成纖維板,運用於室內裝璜中,火災發生時將可以延緩火勢燃燒。
本專題製作,將磨碎牡蠣殼與木屑,依不同比例製作尺寸相同的HDF纖維板,進行兩次防焰試驗,使用相同燃燒時間,觀察纖維板燃燒情形,紀錄不同纖維板之餘焰時間、碳化面積與碳化距離。
校內「專題暨創意製作競賽」於109年1月7日收件,分為專題組與創意組,專題組需繳交20頁《作品說明書》。
1月20日,公佈「109年專題暨創意製作校內初賽」得獎名單,推薦20件「專題組」作品與18件「創意組」作品,參加各群科中心複賽。其中土木與建築群「專題組」第一名為《利用牡蠣殼製作HDF纖維板之防焰性能研究》,第二名為《蓄光再生玻璃添加於人造石材之研究》,第三名為《鋼筋與廢鋁之陰極保護法》。
(二)參加群科中心複賽
為準備群科中心複賽,化工科張文瀚老師,在寒假時間辦理集訓活動,包括帶領學生到高雄市總圖蒐集文獻、撰寫競賽日誌、學習簡報製作、練習口頭報告等。
第二學期開學後,2月24日進行「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土木與建築群109年專題及創意製作競賽複賽」線上報名,繳交資料,包括:「報名表、聲明書、作品說明書、競賽日誌、作品簡介及課程對應表、作品分工表、心得報告、作品介紹影音」等。
其中《作品介紹影音》列入複賽評分範圍,參賽學生先錄製一段開場白,接著將製作過程影片,使用《小影》手機軟體剪輯,學生依據畫面念旁白,接著以圖表說明研究結論,最後再加上字幕,3分30秒《作品介紹影音》,大約花了一個禮拜時間製作完成。
本校共推薦38件作品參加「動力機械群、電機電子群、土木建築群、化工群、設計群」群科中心複賽。3月19日各群科中心公佈複賽成績,本校有5件作品獲得優勝,進入全國決賽,包括:土木與建築群專題組《利用牡蠣殼製作HDF纖維板之防焰性能研究》,創意組《傑作!階座!皆坐!》,動力機械群創意組《多功能智慧煞車燈》,化工群專題組《膚如凝紫-紫蘇美白成分運用與評估》,化工群創意組《哥我罩你-火場濃霧之過濾材質應用探究》。
複賽名單公佈後,指導老師從3月24日起,安排每週二放學後,舉行小組聚會,準備參加全國決賽的相關資料,包括整理《作品說明書》與《競賽日誌》、同時製作3張海報,每週分配工作,並檢核同學進度,最後於4月6日寄出決賽報名資料。
另外,從4月初到5月初,這一個月,利用每週三下午綜合活動、與每週四下午專題製作課程,一共安排五次「決賽模擬評審」,每場至少半小時,除張永翔老師與張文瀚老師外,先後邀請周澧璇主任、葉庭榛主任、張簡宏裕老師、黃彥澤老師、王龍盛老師、李筱涵老師指導。4月17日中午,邀請製圖科選手林睿杰與蔡安琪,一起參加「決賽模擬評審」,增加參賽學生實戰經驗。
在這個過程中,每位老師在不同面向給予指導,仔細要求同學熟練報告內容。同學原本缺乏自信,講錯話後會笑場,或是報告的專用名詞不夠精準,面對老師的提問,原本很害羞不敢回答,經過多次練習與要求後,同學們逐漸進步,最後參賽同學皆能完整回覆老師的詢問。
(三)參加全國專題決賽
全國專題製作與創意競賽決賽原訂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館舉行,因疫情關係取消。15群科改在不同地點舉行。其中「土木與建築群科」5月5日在台南高工綜合活動中心舉行決賽。
當日由張永翔老師帶領5位學生參賽,攜帶3張海報、6塊纖維板,並設計20張A3彩色手板,分別由5位同學,各自報告一個部份。專題組共有三位評審,作品說明8分鐘,評審詢答10分鐘。
5月9日「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課程推動工作圈」公佈「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專業群科109年專題及創意製作競賽得獎名單」,本校《利用牡蠣殻製作HDF纖維板之防焰性能研究》榮獲土木與建築群「專題組」第一名,獲得1萬元獎金,每位參賽同學,三年級參加「技優甄審」增加總分20%。
另外製圖二忠林睿杰、蔡安琪《傑作!階座!皆坐!》,榮獲「創意組」佳作,指導老師為製圖科葉庭榛主任、張洸銘老師。
(四)製作專題製作網站
為紀錄本次專題製作研究成果,參賽同學製作《利用牡蠣殼製作HDF纖維板之防焰性能研究》(張永翔,民109)專題網站,內容包括:「摘要、研究動機、研究方法、防焰測試、研究結果、問題討論、研究結論、製作實錄、作品說明書、競賽日誌、研究過程、測試結果、討論分析、影音介紹」,共14個選單,22個網頁。網址為:https://tinyurl.com/y9bd5gkm。
為鼓勵學生參加「2020高雄市第60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本校特別辦理校內科展「初賽」,並推薦16件作品參加高市科展「複賽」,最後有12件作品在高市科展「決賽」中獲獎,本校並榮獲「高雄市第60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高級中等學校組「團體獎」第三名,以下為參加高雄市科學展覽的過程。
(一)參加科展校內初賽
為培養學生探索科學之興趣,激發學生的思考力及創造力,開發學生科學研究的潛能。教務處設備組特別辦理「107學年度科學展覽會」,於108年10月15日完成報名。
經過一學期努力,第二學期開學後,參賽隊伍製作A3簡報,攜帶《作品說明書》,於109年3月3日在本校忠孝堂,進行校內科展初賽。次日公佈「校內科展得獎名單」,本校共推薦16件作品,參加「2020高雄市第60屆科學展覽」。
(二)參加高市科展複賽
進入複賽隊伍,於3月3日進行高市科展線上報名,並上傳《作品說明書》電子檔,同時繳交《作品說明書》4本、作品送展表、授權同意書、個人資料使用同意書、安全審查檢核表等。《蚵蚵輕隔間-牡蠣殼製作HDF纖維板之性能》(張永翔,民109)專題網站,網址為https://sites.google.com/view/th6008/。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於4月10日公佈「第60屆高雄市中小學科學展覽通過初審結果」,國小、國中、高中各類組共有280件作品獲得通過初審,其中本校有14件作品(第59屆本校有8件作品通過初審)。
高市科展初審名單通過後,設備組於4月13日中午,邀請參加決賽41位選手,參加複審說明會,並繳交3張海報電子檔。4月18日(六)在「創客教室」舉行高雄市科展模擬評審,設備組長蘇明福,針對每組參賽作品,逐一進行講解,並給予具體建議。
為準備參加高市科展決賽,各組開始製作全國科展決賽的《海報》與修正《研究日誌》。另外,在周澧璇主任協助下,辦理多次模擬評審,剛開始時,參賽同學報告聲音較小,老師聽不清楚報告內容,給人自信心不足,準備不充份印象。經過多次練習後,參賽同學,逐漸有進步,能簡潔、清淅、具體說明研究過程與結論,展現出成熟穩重,積極自信的舉止。
(三)參加高市科展決賽
「2020年高雄市第60屆中小學科學展覽」,原訂4月23日在「中正技擊館」舉行決賽,受COVID-19疫情影響,評審日期改為4月25日(星期六)在「福誠高中」舉行。
當天由設備組長蘇明福帶領指導老師與41位參賽同學,到「福誠高中」參賽。參賽隊伍進入發表教室後,由工作人員開啟作品說明檔案,交由參賽生報告。各組作品發表時間5分鐘,評審詢問時間,亦為5分鐘。
4月26日(日)公佈得獎名單,本校共有4件作品獲得第2名,包括:《遠端流量智慧掌控》(指導老師:林漢銘、鄭明雄)、《拉自己一把-可攜式機械型公車握把》(指導老師:施勝禹、蔡智凱)、《玻光粼粼─蓄光再生玻璃添加於人造大理石》(指導老師:張文瀚、陳兩達)、《電腦視覺無人商店》(指導老師:孫有信、王文良)。
1件作品獲得第3名:《蚵蚵輕隔間-牡蠣殼製作HDF纖維板之性能》(指導老師:張文瀚、張永翔)。2件作品獲得佳作,包括《多功能智慧藥盒》(指導老師:林漢銘、鄭明雄)、《路面影像辨識系統》(指導老師:孫有信),另有5件作品獲得特別獎。
今年本校榮獲「高級中等學校組」團體獎第3名。(團體獎第1名為高雄中學,第2名為高雄女中)。去年本校參加「2019高雄市第59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決賽,僅有1件作品獲得佳作,1件作品獲特別獎,今年本校成績有很大的進步。
指導學生參加專題製作競賽時,可一併報名參加科學展覽,不過題目應稍做更改,研究內容亦應調整。專題製作與科學展覽報名與競賽日期,指導老師應要求參賽學生,依各項競賽報名日期,提早準備。
「專題製作」與「科學展覽」報名時,前者繳交資料較多,後者繳交資料較少。兩者均需繳交《作品說明書》。專題製作上限25頁,內容為:「摘要、研究動機、主題與課程之相關性或教學單元說明、研究方法、研究結果、討論、結論、參考資料」。科學展覽上限30頁,內容為:「摘要、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究設備及器材、研究過程或方法、研究結果、討論、結論、參考資料」,內容以25頁為限。
專題競賽與科學展覽,《作品說明書》除頁數規定不同外,不同點為專題製作《作品說明書》需敘述「主題與課程之相關性或教學單元說明」、科學展覽《作品說明書》需敘述「研究設備及器材」。
另外,參賽人數亦有不同,「專題製作」上限為5人,「科學展覽」上限為3人。專題製作另需繳交《作品介紹影音》檔案為mp4或avi,片長3至5分鐘,列入評審,科學展覽則不需要。
參加「專題製作」報名時需繳交《競賽日誌》,詳細記錄研究進度,並與《作品說明書》合併裝釘為一本,「科學展覽」報名時不需繳交,但參加決賽時需將《研究日誌》拿給評審評閱。
另外,參加專題製作複賽與決賽需繳交:「作品分工表、作品簡介及課程對應表、心得報告」各1頁,科學展覽則無此規定。「專題製作」作品說明時間為8分鐘,評審詢問時間為10分鐘;「科學展覽」作品說明時間為5分鐘,評審詢問時間為5分鐘。「專題製作」與「科學展覽」繳交資料之不同點。
除了「專題製作」與「科學展覽」外,另外還有許多類似競賽可鼓勵同學報名參加。包括:全國科學探究競賽、旺宏科學獎、科大辦理的專題製作競賽等。
(一) 科學探究競賽
由教育部指導,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共同舉辦的「2020全國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教育部,民109),以科學探究精神為出發點,希望參賽者對於生活中習以為常的事件或現象,能提出質疑、主動探究、發掘問題、蒐集資料、實作驗證,最後以簡單易懂的論述或實際操作表達科學探究成果。
「全國科學探究競賽」報名日期為109年2月13日,4月27日繳交6頁的《作品說明書》與3分鐘短片,內容為參賽同學講述作品的發想概念與焦點。5月28日公布決賽入圍名單,6月21日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舉行決賽,高中(職)組,第一名獎金8,000元。
(二)旺宏科學獎
「旺宏科學獎」(旺宏教育基金會,民109),為啟發全國高中職學生對自然科學與應用科學的興趣,鼓勵高中生探索科學的精神與創造發明的潛力,培養學生靈活思考、多元學習的精神。
「旺宏科學獎」於109年5月31日前網路報名,需上傳20頁《創意說明書》,7月15日公佈佳作及決賽入圍名單。佳作80名,每名5,000元獎學金;入圍決賽20名,每名20,000元研究補助金。決賽日期為9月19日,頒獎典禮暨作品發表為11月14日。
106年電三孝楊竣堯,在謝宗良老師指導下,以《智慧居家-IoT雲端水位監控系統》作品,榮獲第十六屆「旺宏科學獎」銀牌獎,獲頒20萬獎學金,目前是「旺宏科學聯誼會」大專會員。
(三)科大專題競賽
各科技大學亦辦理許多專題製作競賽,包括正修科大、萬能科大、景文科大、中華科大、崑山科大等,亦可鼓勵學生報名參加。
其中正修科大辦理的「2020全國高中職學校專題製作競賽」,需繳交4頁《創意說明書》與2張A0海報。109年4月15日完成報名,5月30日(六)進行電話評審。分為七個領域,今年共有87所高中職,259組參賽,指導教師384位,學生936名。本校以《蓄光再生玻璃添加於人造石材之研究》榮獲特優,獎金壹萬元,《牡蠣殼密集板之耐燃性能研究》、《高練成緻》、《甲菲貓》榮獲佳作,各獲得獎金參仟元。
指導學生參加「高市科學展覽或」「專題製作競賽」,從初賽、複賽、決賽,時間長達半年以上,參賽過程雖然辛苦,但對指導老師或參賽學生都是成長。
(一)陪伴與鼓勵學生
平時上課,老師只要準備教材,依進度教學,但指導學生參加校外競賽,從9月初報名後,找尋題目、陪伴同學們探索問題,進行研究,尋求答案,直至次年5月複賽、決賽,時間長達9個月。
對指導老師而言,指導學生研究方法,如何找出結論,並完成25頁到30頁《作品說明書》其實不難,較花時間處理的問題,應是當學生遇到困難準備放棄時,如何鼓勵學生;或是學生之間有不同意見時,如何進行討論,並適時的解決問題。
在半年多的準備過程中,我與學生在學校渡過了無數個放學後或假日時間,看著這群二年級學生從懵懂到成長,陪著學生經歷了酸甜苦辣。同學們也在學習,如何在爭吵後找出解決方法,如何在不同意見中形成共識。最後終於完成那一本珍貴無比25頁的《作品說明書》,製作的辛苦過程也全部寫在65頁的《競賽日誌》裡。
身為指導老師,我常在旁邊聽取同學間的抱怨,排解彼此糾紛,最後同學學會體諒與合作的道理。我做的事情其實很簡單—「陪伴」、「鼓勵」與「解決問題」。陪伴同學,找尋題目、探索問題,進行研究;當同學遇到困難或受到挫折準備放棄時,適時鼓勵學生;學生間有不同意見時,協助解決問題。
(二)閱讀競賽規則
參加校外競賽,詳細閱讀競賽規則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專題製作競賽」請參考《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課程推動工作圈》網站(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109年)。「高市科學展覽」請參考《科學展覽資訊管理系統》(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民109),或《高雄市資訊服務入口網》(高雄市政府教育局,民109年),本網站可下載高雄市科學展覽報名相關表件、科展計畫書與第48屆至第60屆各類組得獎作品。
指導學生參加競賽,一定要詳細瞭解競賽規則,若不符合競賽規則,將不是「扣分」的問題,而是直接取消參賽資格,下面舉兩個實例說明。
《作品說明書》摘要,包含英文字與標點符號,不可超過300字。本組作品「摘要」為287字,但若包含半型字與英文字數為307字,最後只好重印《作品說明書》。需注意Word字數統計,字數、字元數、半型字、全型字之計算方法。建議下載「字數統計」軟體,詳細計算:中文字數、中文標點符號字數、英文字數、英文標點符號字數,字數統計才會精準,以免違反競賽規則。
《作品說明書》與《競賽日誌》內不可以有學生頭部相片。故建議學生操作時,應穿著便服,拍照時選取學生頭部以下之半身相片。本組《作品說明書》內,期末成果發表相片,雖為學生背部相片,但因為本校體育服背後有「中正高工」四個大字,報名繳件時才發現,因《作品說明書》已印妥,只好使用彩色貼紙,將校名遮蓋。
(三)繳交參賽資料
參加「專題製作」與「科學展覽」複賽與決賽,報名時需繳交《作品說明書》、《研究日誌》、《作品說明板》與《作品影音介紹》。
《作品說明書》,頁數為20至30頁,包括:摘要、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究過程、研究結果、結論等。同學要具有基本文書排版能力,包括相片編排、表格美化、EXCEL圖表、善用SmartArt圖形等。
《競賽日誌》,需詳實紀錄研究過程,頁數不限,使用「電腦打字」或「手寫日誌」,前者整齊美觀,後者與眾不同,請參賽選手討論後決定。
《作品說明板》可使用PowerPoint編排,尺寸為60cm*120cm,亦即2尺*4尺,面積約為8才。建議摘錄《作品說明書》重點,配合圖表與相片編排。建議第1張海報以摘要、研究動機為主;第2張海報以研究過程為主;第3張海報則以研究結果與結論為主。
《作品影音介紹》,長度為3-5分鐘,建議在試驗操作過程中,同時使用手機錄影,之後再剪接影片,最後以圖表作為研究結論,讓評審清楚瞭解研究動機、研究過程與研究結果。
(四)凡事提早準備
參加專題競賽與科展,最重的就是「依據競賽時程,提前完成準備」,參加「專題製作」與「科學展覽」,報名相關資料很多,一定要提前完成。
專題製作校內「初賽」,只要需要繳交《作品說明書》,但報名參加群科中心「複賽」,需要再繳交《競賽日誌》與《作品介紹影音》。從公佈初賽名單到報名複賽,中間只有一個月時間,故必須利用寒假時間準備。另外參加全國決賽時,還要再繳交3張海報,這些都需要提早準備。
同樣的,校內初賽成績公佈後,次日需立即完成「高雄市科學展覽」線上報名、填寫相關資料、上傳作品PDF檔案、並完成紙本送件。故建議在校內初賽成績公佈前,就應該提早準備複賽報名相關資料。
去年9月開學後,帶領學生進行專題製作,從校內初賽、群科複賽、全國決賽。今年5月以《利用牡蠣殼製作HDF纖維板之防焰性能研究》,榮獲「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專業群科109年專題及創意製作競賽」,土木與建築群「專題組」全國第一名,並獲得高雄市韓國瑜市長的公開頒獎表揚。
專題製作課程,可讓學生能整合課本知識,並透過團隊合作方式,學習如何解決問題,教師可鼓勵學生將研究過程,整理為《作品說明書》,除於學期結束時進行期末報名,各組分享研究成果外,亦可鼓勵學生報名參加「專題製作」或「科學展覽」。
參加校外競賽,另應製作「作品說明版」與「作品介紹影音」,學生藉此機會,學習如何製作A0學術型海報,如何錄製與剪接影片,如何進行口頭報告,這些能力對學生都是一個很好的學習與成長。
指導老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培養溝通協調、研究創新的能力,並扮演陪伴與鼓勵的角色。陪伴同學,找尋題目、探索問題,進行研究;當同學遇到困難或受到挫折準備放棄時,適時鼓勵學生;學生間有不同意見時,協助解決問題。
呂卓樫、張簡宏裕(民92)。專題製作-土木建築篇。台北:台科大圖書。
財團法人旺宏教育基會(民109)。旺宏科學獎。民109年6月10日,取自https://www.mxeduc.org.tw/scienceaward/。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民109年)。高雄市資訊服務入口網。民109年6月10日,取自 https://portal.kh.edu.tw/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民109)。科學展覽資訊管理系統。民109年6月10日,取自https://twsf.ntsec.gov.tw/。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109年)。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課程推動工作圈。民109年6月10日,取自http://vtedu.mt.ntnu.edu.tw/vtedu/。
張永翔(民109)。利用牡蠣殼製作HDF纖維板之防焰性能研究。民109年6月10日,取自https://sites.google.com/view/th4009a/。
張永翔(民109)。蚵蚵輕隔間-牡蠣殼製作HDF纖維板之性能。民109年6月10日,取自https://sites.google.com/view/th6008/。
教育部(民109)。2020全國科學探究競賽。民109年6月10日,取自https://sciexplore.colife.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