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高工學報》第20期
高雄市立中正高工建築科/張永翔老師
老師指導學生學習時,除了在教室內的實境教學外,隨著多媒體製作和虛擬實境技術的成熟,若能帶領學生進行虛擬教學,讓學生經由體驗與探索後,獲得課本的知識內容,亦是一個很好的教學方式。
本文介紹如何使用手機或360相機拍攝全景相片、如何利用Photoshop軟體修圖,以及如何上傳全景相片與他人分享。並介紹高雄市古蹟與現代建築360全景相片、高雄市鐵路地下化車站360全景相片的拍攝成果。
最後將拍攝完成的全景相片,使用Roundme軟體,製作Virtual Tour。本文以《中正高工校園導覽》為例,詳細介紹製作虛擬實境導覽的過程,並介紹高雄環狀輕軌、高雄捷運紅線、高雄捷運橘線VR導覽的製作成果。
關鍵字:Virtual Tour、全景相片、虛擬實境
我們常用手機或相機,紀錄手邊值得紀念或感動的事物,但這些只是平面相片;而360全景相片(Panorama),紀錄水平360度影像與垂直的天頂(Zenith)、地底(Nadir)影像,給人很豐富的視覺效果。在高雄市「壽山公園」牌樓前,分別使用一般相機與360相機拍攝的範例。
如果將拍好的360全景相片,有順序或有故事性的串連起來,加上文字、相片、聲音、影片等元素,就可以製作為虛擬實境導覽(Virtual Tour)。若使用電腦瀏覽時,用滑鼠點選資料點(Information),就可以獲得補充資訊;若戴上VR眼鏡,更可體驗到身歷其境的效果;若再配合學習單,就是一個十分完整的教材。
簡單來說VR Tour是能夠讓體驗者在一個虛擬空間中(360度全景影像),擁有自由意識的體驗觀覽,或結合影像、語音等解說方式,更深入瞭解各部份空間細節(班老大,2021)。本文介紹:全景相片拍攝與後製、全景相片上傳分享、製作虛擬實境導覽、虛擬實境導覽範例。
製作虛擬實境導覽的第一步,就是拍攝全景相片,本小節介紹如何使用手機或360相機拍攝全景相片、如何使用Photoshop修圖、設計全景相片Logo底圖。
(一)使用手機拍攝全景相片
製作全景相片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利用行動裝置安裝Google街景APP,拍攝全景相片,這是最簡單、不花錢、不需購買軟體或硬體的方法。只要在手機下載Google街景服務,立即可以拍攝,拍一張全景相片,只需要一分鐘時間,拍攝步驟如下:
Step1:Android裝置,請在Google商店下載免費的Google街景APP程式;Apple Store裝置,請在App Store下載免費的 Google街景APP程式。
Step2:打開「街景服務」APP,點選建立→360度全景相片。
Step3:將鏡頭的十字線對準拍攝目標,站在原地不動,然後移動手機,將「白色圓圈」,對準「橘色圓形」,此時下面將出現「黃色ˇ」。接著順時鐘移動手機,將白色圓圈,與下一個橘色圓形重疊,請依序拍攝完成所有目標,大約需要拍攝24張相片,最後將出現「綠色ˇ」,表示拍攝完成,APP會自動將全部相片,縫合為一張360全景相片。
Step4:最後點選個人資料→新增地點商家資訊→點選發佈,將360相片發佈到Google地圖,讓大家瀏覽。
(二)使用360相機拍攝全景相片
除了手機外,拍攝360全景相片另外一個方法就是使用360全景相機,方便快速,可以一次將圍繞在四周景像,包括天空白雲,地上野草,甚是攝影者,魔法般的全部拍進去,誰也逃不掉。
常用的全景相機,包括:insta 360 ONE X2,Ricoh Theta Z1,Kodak PixPro SP360,Gopro Max,Samsung Gear 360等,售價約為3千元到至2萬元間,可視自己預算購買。
拍攝360全景相片,依個人經驗,有三件需注意的事。
三腳架位置:拍攝360全景相片,三腳架位置十分重要,請選擇在主題的前方,建議不要在廣場中央。例如在高雄市文化中心拍照時,請不要將三腳架置於廣場正中央,否則拍攝完成相片將十分空曠,若能選擇在文化中心主題建築的前方,完成之全景相片,主題就十分明確。另外選擇相機位置時,建議在半徑一公尺內,沒有明顯的物體,更不能出現移動的物體,避免該物體在全景相片中無法縫合。
天氣狀況:建議選擇晴天拍照,若雲層太厚,不適合拍攝全景相片。建議攝影主題出現在順光時再拍攝,若為逆光,建議隔半天再前往拍攝。為了獲得較佳的光線,我通常上午、下午各拍攝乙次。
攝影者位置:為避免攝影者出現在全景相片內,攝影者請躲在柱子或樹木後面,若拍攝現場沒有地方可以躲藏時,請攝影者蹲在草地上,或在蹲在樹蔭下面,事後再使用Photoshop軟體修圖。
(三)刪除相片中多餘物件
拍攝全景相片時,三角架與攝影者會同時拍入畫面,全景相片拍攝完成後,建議以Photoshop修圖,刪除三腳架與攝影者。每張全景相片都會包括順光與逆光,建議亦稍微調整亮度與對比,每張全景相片修圖時間約需要5-10分鐘。
若要刪除相片中多餘物件,請開啟Photoshop軟體,在全景相片中,選取需要隱藏的區域,按右鍵後,執行「填滿→內容感知」,此時選取的三角架與攝影者,就會被鄰近的影像填滿,全部溶合在一起,消失不見了。
(四)設計全景相片Logo底圖
當我們使用360相機,搭配三腳架在定點拍攝時,三腳架底座會出現在全景相片的「地底」(Nadir),顯得不自然,除了前述方法修圖外,亦可製作「Logo底圖」遮蓋三腳架底座,同時還能依據自己的喜好,設計專屬的文字或圖片,讓人一眼就能看出照片的來源或拍攝者。
設計Logo底圖,請先使用「文字藝術師」設計底部文字,再開啟Photoshop軟體,將Logo底圖「旋轉到矩形」,最後再調整「影像尺寸」,即可完成Logo底圖,詳細操作步驟如下:
Step1:以「文字藝術師」設計「360全景相片」文字。
Step2:開啟Photoshop軟體,執行「濾鏡→扭曲→旋轉效果→旋轉效果到矩形(P)」。
Step3:執行「影像→影像尺寸」,請先關閉「強制比例」,以便自由設定「影像尺寸」,「寬度」應與全景相片寬度相同、「高度」建議設定為200像素至300像素,此亦為Logo底圖的圓形直徑。
Step4:開啟全景相片後,執行「檔案→置入」,將Logo底圖置入在全景相片底部。
除以「文字藝術師」設計文字,作為Logo底圖外,亦可挑選一張圓形相片作為Logo底圖,使用Photoshop軟體,將這張圓形照片,旋轉效果到矩形。
最後將Logo置入全景相片底部,參考範例請見:https://bit.ly/3etTi2v。
以上介紹的360全景相片拍攝、修圖(調整亮度與對比、刪除腳架與攝影者)、製作Logo底圖,需要花費許多時間,約為製作Virtual Tour(虛擬導覽)10倍以上時間。如果將360全景相片準備好了,接下來的全景相片分享、製作虛擬導覽,就簡單許多了。
全景照片具有360度環繞視角,透過VR眼鏡瀏覽,彷彿親臨現場一般,這是一般照片無法達成的功能。360全景照片分享平台,包括:Facebook、Google Photos、Google Street View、360 Cities等。
我利用假日時間,拍攝高雄市古蹟建築360相片、高雄市現代建築360照片、高雄市鐵路地下化車站360相片,均已上傳到Google地圖,目前已有1,500萬人瀏覽,獲得Google頒贈「爍金級攝影師」。(一)高雄市古蹟建築360全景
高雄市建城百年,有豐富的歷史古蹟與紀念建築,高雄市的國定與市定古蹟共有48座,每座古蹟都是高雄市重要的文化資產,透過這些古蹟不僅可以瞭解先民拓荒開墾的歷程,也可看見建築藝術之美。我利用假日,走訪其中21座古蹟,並製作成網站。《高雄市古蹟建築360全景》(張永翔,2021),網址為:https://sites.google.com/view/th5009/。
(二)高雄市現代建築360全景
高雄市近年陸續完成許多代表性建築,不但為經濟發展、觀光產業注入新能量,更讓高雄城市景觀全面蛻變,這些經典建築包含:亞洲新灣區的高雄展覽館、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高雄流行音樂中心、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大東文化藝術中心等。我亦逐一造訪拍攝360全景相片,《高雄市現代建築360全景》(張永翔,2021)網址為:https://sites.google.com/view/th6000/。
(三)高雄市鐵路地下化車站360全景
高雄市區鐵路地下化,北起左營區新左營車站、南達鳳山區大智陸橋,已於2018年10月14日通車啟用。高雄市區鐵路地下化,將原有「左營、高雄、鳳山」3座車站地下化,另外增設「內惟、美術館、鼓山、三塊厝、民族、科工館、正義」7座車站。
原長15.37公里的舊鐵路,規劃為景觀綠廊,包括地景步道、林蔭步道、自行車道,從右營蓮池潭到鳳山車站,串連蓮池潭、洲仔濕地、美術館、科工館、曹公圳、鳳山車站等高雄著名景點,綠意扶疏的綠園道已於2021年7月完工。
我利用假日時間,拍攝10座鐵路地下化車站的360全景相片,《高雄市鐵路地下化車站巡禮》(張永翔,2021),全景相片網址為:https://sites.google.com/view/th9005/。
(四)Google認證攝影師
我拍攝的360照片,經過整理與修圖後,已上傳到Google地圖。Google地圖對於「圖像品質」要求是:至少750 萬像素、圖像顯示比例為2:1、圖像的地平線必須完整連貫、沒有嚴重拼接錯誤、清楚呈現明暗處的細節、圖像畫面清晰銳利、對焦清楚且沒有動態模糊、不應使用會干擾畫面的特效或濾鏡。
依據Google統計,瀏覽次數已從最初的1萬次、10萬次、100萬次、1000萬次,目前已超過1500萬次瀏覽,這是一個極為驚人的數字,完全超過自己的想像。使我相信:「只要認真拍一些好相片,是可以獲得別人的肯定」。我已獲得Google頒贈「爍金級攝影師」,這是Google認證的最高等級徽章。
360全景相片拍攝完成後,即可製作虛擬實境導覽,VR編輯軟體包括台灣的AR2VR、MAKAR、中國的720Yun、國外的Roundme、InstaVR、COSPACES、HoloBuilder、Thinglink等。(米菲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2021;阿特發互動科技,2021)。
Roundme360虛擬實境編輯軟體,有什麼優點呢?新北市德音國小張原禎老師,指出Roundme帶給我的七種振奮與感謝:「1.只要專心拍好全景相片,其它的讓Roundme搞定;2.利用拖拉放方式上傳全景相片,十分方便;3.利用全景相簿可立即建立互動的Virtual Tour;4.可以嵌入整合,亦可調整版面;5.可以建立個人專區與瀏覽權限管理;6.可以將全景相片或專題標示於地圖上,也能利用關鍵字搜尋;7.可深度地實踐實虛整合的行動學習。」(張原禎,2021)。
本文介紹如何使用Roundme軟體,製作《中正高工校園虛擬實境導覽》。製作步驟為:建立帳號、編輯全景圖、建立熱點、作品預覽。
(一)建立帳號
Roundme是虛擬實境的旅遊創作平台,分享與建立個人拍攝的360全景照片與地圖資訊。使用時先輸入https://roundme.com網址,點選「Continue with Google」,輸入Google帳號與密碼,不需要註冊,可直接登入Roundme網站。
接著點選螢幕右上角,綠色的「CREATE TOUR」,開始免費創建導覽。
點選「BROSE」,創建第1張全景相片,在相簿資料夾內,開啟全景圖上傳。
「Uploading」顯示上傳相片進度百分比,接著顯示「Creating」開始創建導覽。
依畫面設定:Tour Cover(導覽封面),Tour Title(導覽標題),Tour Description(導覽描述),Tour Location(地圖位置),Tour Categories(導覽類別)。
較為複雜的是設定Tour Location(地圖位置),請先輸入中文地址,電腦會自動轉換為英文地址,通常綠色「圖標」無法正確對應,建議將「圖標」直接拖曳拉到正確地址,最後點選「SAVE LOCATION」。此步驟較為複雜,需要多花一點時間。
接著設定「歡迎頁」相片,有三個選擇(1)全景相片,(2)相片,(3)YouTube影片。Roundme封面,內定顯示為第一張全景相片,個人建議挑選一張適合相片更換,需注意相片長寬比例為「2:1」的JPEG或PNG檔案,檔名不可使用中文,檔案要小於2MB。若上傳未成功時,請再上傳一次即可。
接著編輯《高雄市立中正高工校園導覽》歡迎頁。包括「Title 」與「Tour description」,建議「Tour description」可採取英文簡介,以利國外朋友瞭解網站內容。
最後將「Show title on Welcome Screen」與「Show as Welcome Screen」兩個按鈕皆設定為ON。若將「Show as Welcome Screen」設定為OFF時,將不顯示歡迎頁,直接進入第一張全景相片。若只有1張全景相片時,此按鈕可設定為OFF,否則建議均設定為ON。
(二)編輯環景圖
經過前面步驟,已完成CREATE TOUR(創建導覽)與Welcome Screen (歡迎頁)。接著開始全景相片之編輯,包括:「建立標題、新增、更換、刪除、移動」。
第1張全景相片建立完成後,此時小標題仍為空白。螢幕右上角為「預覽/編輯」圖示,右側中間為「增加環景/增加熱點/增加聲音」,右下角圖示為「返回歡迎頁,繼續編輯」。
【建立標題】首先在第1張全景相片下方建立標題(Title),標題建立完成後,主標題「高雄市立中正高工校園導覽」右邊,會自動出現小標題「中正高工校門」。
【新增】第一張全景相片與標題編輯完成後,開始新增更多的全景相片與標題,點選「Upload Panorama」上傳更多全景相片。Roundme免費版,每週可上傳15張全景相片,已足夠建立一個簡單的「虛擬實境導覽」。若為Roundme專業賬戶,可無限上傳最高質量的全景圖,並且可以嵌入品牌,下載原始文件,使用離線旅遊(Android),但每年收費99美元。
需要注意的事,每張全景相片長寬比例必須為2:1,若上傳全景相片失敗,請再上傳一次即可。依自己的經驗,大約有1/3機會上傳失敗,必須再上傳1次或2次才會成功。15張全景相片上傳完成後,網頁下方將自動產生「場景」(Scenes)。
【更換】若需要「更換」全景相片,請點選Replace Panorama,重新選擇一張全景相片即可。
【刪除】若要「刪除」全景相片,請選擇全景相片後,將其拖曳到上方的Remove圓圈內。
【移動】若要「移動」全景相片順序,只要點選全景相片,往左、或往右拖曳,重新排列即可。
此時15張全景相片,經過前述之「建立標題、新增、更換、刪除、移動」,網頁下方的場景已全部建立完成,可瀏覽中正高工校門、忠孝大樓、仁愛大樓、信義大樓、和平大樓、誠樸大樓、志清亭、思源橋、中正足球場等各棟建築物。點選「場景圖」中,任何一張全景相片,就會切換到該張全景相片。
(三)增加熱點
畫面右側為「Upload Panorama(增加環景)、Hotsport(增加熱點)、Directional Sound(增加聲音)」三個主要功能。其中「Hotsport」是非常重要的功能,可在資訊點(Information),標註文字、相片、聲音、影片、網址、QRcode等。
【文字】首先介紹如何建立「文字簡介」,將Hotsport(熱點),拖曳到定位點後,輸入標題、文字簡介後,按CREAT創建。
點選「校門廣場」Information,可瀏覽中正高工的中文簡介(Chinese Introduction):「中正高工設有機械群、動力機械群、電機電子群、土木建築群、化工群與設計群」等6群11科,另設普通科體育班與綜合職能科」。
【相片】若需建立「相片簡介」,將Hotsport(熱點),拖曳到定位點後,新增相片與標題,按CREAT創建。預覽網頁時,點選「信義大樓」Information,可瀏覽2F電機科、3F化工科、4F建築科,5F冷凍空調科相片(Photo)。預覽作品時,如果視窗重疊太多,請調整Information位置。
預覽網頁時,點選「仁愛大樓」Information,可瀏覽忠孝大樓、仁愛大樓、志清亭相片(Photo)。點選「和平大樓」Information,可瀏覽信義大樓、和平大樓、思源橋相片(Photo)。
【網址】若需要在全景相片中「連結網址」,請先將Hotsport拖曳到全景相片中,輸入標題與網址,按CREAT創建。預覽網頁時,點選「志清亭」Information可連結《中正高工》網站(Website)。
【影片】若需要在全景相片中,播放YouTube影片,先將Hotsport拖曳到全景相片中,按CREAT創建。預覽網頁時,點選「校門廣場」Information,可聆聽「高雄市立中正高工校歌」YouTube影片。
【聲音】若需要在全景相片中,增加聲音或音樂,請先將Directional Sound(定向聲音)的「喇叭符號」,拖曳到預訂要播放聲音的定位點,可播放旁白或音樂。
接著上傳聲音檔案(例如sound.mp3),需特別注意Roundme只接受MP3-File,若使用《雅婷》將文字轉語音,需將 WAV檔案,轉換為MP3後再使用。
接著調整藍色區域大小,設定聲音播放Repeat(重複次數)與Delay(延遲時間)。
預覽網頁時,將滑鼠移到「忠孝大樓」全景圖中的「藍色區域」,會出現中正高工語音簡介(Voice introduction)「高雄市立中正高級工業職業學校,為臺灣南部一所男女兼收的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
【轉換場景】如果要從一張全景相片中,進入下一張全景相片,我們可以設計「哆啦A夢任意門」轉換場景。
若需由「主頁」進入「次頁」,則將「次頁」,拖曳到「主頁」,此時螢幕會出現一個圓形「傳送點」,接著設定「次頁」預覽畫面(custom view direction)。
預覽網頁時,點選和平大樓「圓形」傳送點,可由「主頁」進入「次頁」。
當然我們還要重複上一個步驟,建立「返回傳送點」。若需由「次頁」返回「主頁」,則將「主頁」,拖曳到「次頁」,接著設定預覽畫面(custom view direction)。
預覽網頁時,點選和平大樓「圓形」傳送點,可由「次頁」返回「主頁」,繼續瀏覽主選單中其它360環場相片(Panorama) 。
【二維碼】若需要在全景相片底部插入二維碼,瀏覽更多的Panorama(環景相片),請將Hotsport拖曳到環景相片底部,插入QRcode,按CREATE即可。
預覽網頁時,每張全景相片底部有二維碼(QRcode),若以電腦瀏覽,使用手機掃描QRcode,瀏覽更多的全景相片(Panorama)。
使用QRcode連結到專題網站(Google site),瀏覽更多的環景相片(Panorama)。
【發佈作品】經過以上的Upload Panorama(增加環景)、Hotsport(增加熱點)、Directional Sound(增加聲音)後,Virtual Reality(虛擬實境)已全部已製作完成,點選Pulished即可上傳發佈,供全世界網友瀏覽。
需要特別注意的事,作品發佈後,Tour Location(地址)與Tour Categories(類別),無法更改。但登錄帳號後,Tour Cover(封面相片),Tour Title(主標題),Tour Description(內容描述),以及內頁全景相片仍可繼續編輯。
(四)作品預覽
《高雄市立中正高工校園導覽》發佈完成後,即可進行作品預覽,請在https://roundme.com/explore網站,輸入關鍵字「Kaohsiung Chung Cheng」(高雄中正),下方將出現英文地址,若正確無誤,按下Enter鍵後,即可看到《高雄市立中高工校園導覽》網頁。
《高雄市立中正高工校園虛擬實境導覽》Kaohsiung Municipal Chung Cheng Industrial Vocational High School Guided Tour,包括中文簡介(Chinese Introduction)、英文簡介(English Introduction)、語音簡介(Voice introduction)、影片簡介(YouTube)、各科相片(Photo)、校園導覽(Guided Tour)、校園環景(Panorama),學校網址(Website)、專題網站(Google site)、任意門(Doraemon any door)、二維碼(QRcode)、小星球投影(Little Planet Projection)、立體投影(Stereographic Projections)。按STRT後,開始虛擬實境導覽。
首先顯示第1張全景圖,網頁將自動開啟360旋轉模式,若點選下面的索引圖,會立即更換為該張全景圖。網頁的使用功能鍵,右側上方為:「Comments(評論)、愛心、工具列」。右側中間為Tour Map(地圖),右側下方為Tour information(導覽簡介)。
工具列包括:「Web VR mode(VR模式)、Full screen(全螢幕)、share & Embed(分享嵌入包括Facebook,Twitter.Google、剪貼簿)、Projections(投影模式)、QTVR Navigation(QTVR導航)、Autorotation On(自動開啟),Auto follow On(自動關注), Silde show(幻燈片)、help(尋求幫助)、feed bake(回饋)」。
Virtual reality(虛擬實鏡)最重要的是,戴著VR眼鏡,體驗身臨其境的真實感受。請點選網頁右上角「3個圓點」中的WebVR mode模式。
此時畫面將會分割為兩個較小的畫面,將手機插入Cardboard,即可欣賞360度環景相片(Panorama)。
請點選網頁右上角「3個圓點」,將出現6種投影模式,前4種為:Normal(普通投影)、Fisheye(魚眼投影)、Architecture(建築投影)、Panini(帕尼尼投影)。
第5個投影方式為Little Planet Projectio(小星球投影),從天空的視角,欣賞「中正高工校園」的球形環景(Panorama)。
小星球投影 (Little Planet Projection),從天空視角,欣賞「中正高工校園」球形環景,請將主題建築放置在正上方,凸顯小星球的特色,小星球將出現在藍天白雲中,天空通常是誕生小星球最佳背景。
第6個投影方式為Stereographic Projections(立體投影)模式,可瀏覽中正高工校園的立體投影。
虛擬實境可應用於遊戲、影視、旅遊、導覽、醫療、藝文等各領域,市場商機龐大。本小節介紹虛擬實境導覽範例,包括《高雄輕軌VR導覽》、《高雄捷運紅線VR導覽》、《高雄捷運橘線VR導覽》。
(一)高雄輕軌VR導覽
「高雄環狀輕軌」第一階段自籬仔內站至哈瑪星站,長8.7公里,除愛河段採高架外,其餘採平面路權。第二階段自壽山公園站至輕軌機廠站,長13公里,其中C18-C31目前正積極施工中。《高雄輕軌導覽》Kaohsiung Light Rail Guided Tour,網址為:https://bit.ly/3l8BZYQ。
(二)高雄紅線VR導覽
「高雄捷運紅線」是高雄捷運的南北向路線,北起南岡山站,南端終點為小港站,南岡山站以南至世運站皆為高架站,穿過半屏山後轉為地下車站。《高雄捷運紅線導覽》Kaohsiung MRT Red Lne Guided Tour,網址為:https://bit.ly/3Agq9B3。
(三)高雄橘線VR導覽
「高雄捷運橘線」是高雄捷運的東西向路線,西起位於哈瑪星的西子灣站,終點為大寮站,除大寮站為地面車站外其餘皆為地下車站。《高雄捷運橘線導覽》Kaohsiung MRT Orange Line Guided Tour,網址為:https://bit.ly/365AtOw。
(四)高雄捷運公司官網
目前《高雄捷運全球資訊網》https://www.krtc.com.tw/,各捷運車站相片,均由我拍攝,路徑為:高捷公司首頁→乘車指南→車站導覽→各車站資訊。
另外高雄市政府觀光局《高雄旅遊網》「沉浸式虛擬實境旅遊」網頁,部份相片亦是由我提供,網址為https://khh.travel/。
本文敘述如何使用360相機拍攝全景相片,並使用Roundme軟體,製作完成《中正高工校園導覽》、《高雄環狀輕軌導覽》、《高雄捷運紅線導覽》、《高雄捷運橘線導覽》,最後提出兩點結語。
(一)使用全景相機製作素材
一般的相片是使用手機或相機拍攝,畫面的大小與視角是固定的;但360全景相片(Panorama)是使用全景相機拍攝,具有360度環繞特性,可由使用者自由轉移視角與縮放視野,可無死角的觀看四周環境,彷彿親臨現場,這是一般照片無法比擬的。
個人建議購買一台全景相機拍攝全景相片,購買後要經常使用,因為大部份的360全景相機,藉由手機操控,或許三、五年後,新款手機就不再支援舊款360相機。
(二)使用Roundme製作虛擬實境
全景相片拍攝完成後,建議使用Roundme軟體,將一系列全景相片串連起來,並添加文字、相片、聲音、影片等解說,製作「虛擬實境導覽」(Virtual Tour)。使用者可以使用電腦、手機或VR眼鏡,自由的體驗觀覽,深入瞭解各部份的空間細節,不再只是被動的觀看平面影像而已。
教師可依教學內容,製作虛擬實境導覽教材,讓學生如同身歷其境,老師可在全景相片上面設置資訊點(Information),補充文字、照片或影片解說,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最後配合學習單,驗收學習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