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位於香港上環荷李活道的文武廟,在荷李活道樓梯街交界,文武廟更是本港的熱門旅遊勝地之一 ,由文武廟、列聖宮和公所三幢建築物組成,於1994年被香港古物諮詢委員會評定為一級歷史建築,其中一座在殖民時期最早興建的廟宇,更於2010年被列為法定古蹟。 早時文武廟不僅是供奉文、武二帝的地方,也是華人議事及排難解紛 的場所。
1873年的文武廟
EduVenture® 是由香港中文大學學習科學與科技中心 (CLST) 研發的戶外學習系統。顧名思義,EduVenture® 結合 Education (教育) 和 Adventure (探險),打造非一般的戶外考察,開啟有趣的探索旅程。遊客可以一邊遊覽地點,一邊進行EduVenture® 互動遊戲,以豐富遊覽體驗!
下載應用程式後,請輸入「上環文武廟」以尋找套件。
文武二帝是何方神聖?
東華三院文武廟內裡供奉著「文帝」及「武帝」,文帝即是文昌帝君(文昌君),據說他是晉朝的張亞子,戰死沙場後,被民間建廟立祀。至清朝時,民間已視其為管轄文學的神祇,求學、求功名的文人也會求其保祐。即使時至今天,凡校內終期試或公開試前仍會有學生來祈求學業進步。
至於武帝,則是「關聖帝君」,也就是關公關二哥,不需多介紹了吧!武帝則主祀事業運勢,上班族如要祈求事業順利、升職加薪,便會帶備祭品向關二哥祈福求簽!荷李活道文武廟內還擺放了城隍、包公、福德神祇及十殿閻王,都是傳統上保祐官運亨通、事業順暢的神祇。
原告不肯下跪發誓,反判原告有罪?
太歲掌管一切凡間事務?
攝太歲是在農曆春節至正月十五期間,文武廟會出現「攝太歲」的人潮。據中國傳統習俗認為,每一年都有一位神祇(太歲)掌管當年的一切凡間事務。有的人,生肖沖犯了這位太歲,就是所謂「犯太歲」,可能會流年不利或百事不順。為求心安理得,他們會到供奉太歲的廟宇,作個太歲福來化解,以求平安順遂,這便是香港人說的「攝太歲」。進入廟後,買一份太歲香包,在太歲符填妥犯太歲者的出生年月,上香祈求後,把太歲符交給廟祝,由廟祝將太歲符「攝」在當值太歲的腳下,即功德圓滿,而年底要就回來酬神。 閱覽更多
嶺南地區磚雕的藝術風格?
文武廟建築佈局雖然是四面圍合,但並不是正宗的四合院,而是前後兩房的兩進三開間式建築。 文武廟採用青磚、瓦、木、石等建築材料建成,廟宇正面的構件如柱、梁、雀替、楹聯等,使用了石材來代替常用的木材。
從建築結構上看,文武廟正殿的木樑架結構採用了混合式構架形式。柱子上架樑,樑上抬梁,是傳統抬梁式做法。但是檁條卻不直接落在樑上,而是坐落於樑上的瓜柱上,類似於傳統的穿鬥式做法。這種樑架結構能夠獲得寬敞的室內空間,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耗材,節約了成本。
文武廟組羣屬典型的傳統中式民間建築,飾有精緻的陶塑、花崗石雕刻、木雕、灰塑和壁畫,展現了精湛的傳統工藝技術。文武廟內數量最多的雕飾為木雕,雕工精細考究,圖案繁縟富麗,凸顯出傳統木雕的工藝水平。廟內的神龕和所有金漆木雕飾件充分體現了嶺南木雕的傳統特色,圖案多富有吉祥寓意。
至今仍然每年舉行?
秋祭典禮
【NearSnake】原文網址@
取自 https://www.nearsnake.com/item/man-mo-temple-sheung-wan/
維基百科:東華三院文武廟
取自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D%B1%E8%8F%AF%E4%B8%89%E9%99%A2%E6%96%87%E6%AD%A6%E5%BB%9F
百度:文武廟 (香港上環荷李活道廟宇)
取自 https://baike.baidu.hk/item/%E6%96%87%E6%AD%A6%E5%BB%9F/1232313
東華三院:法定古蹟文武廟舉行秋祭典禮黎時煖主祭為港人祈福
前往方法
乘坐港鐵至上環站,從 A2 出口出站,朝半山區方向步行約十五分鐘。
下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