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名單|
導演:卓坤旻
腳本:吳冠德
說書:蘇敬翔、卓坤旻
拍攝:葉容、黃品齊
剪輯:陳御輔
|作品簡介|
我們的這部影片是在講解《2030 科技趨勢全解讀》,裡面有許多關於未來科技趨勢的知識。如果你沒有概念,那麼當你看完這部作品, 就可以瞭解關於元宇宙、AI、區塊鏈、雲端、大數據、5G、物聯網的大致訊息。我們會利用通俗易懂的言語去描述這些看起來很複雜的內容,讓觀眾們能盡快了解這些資訊,希望每個觀看影片的人都能有所收穫。
|創作心得|
這部作品是我們花費很多心力去完成的,因為課程時間緊湊的關係, 需要把握每分每秒的時間去做。籌備過程中難免會有困難,比如我們需要不斷地調整時間,才能聚在一起討論,又例如其他科目也有作業及考試,壓力其實非常大,但是我們最終都克服了過來,並且盡力的把它做到最好。
|團隊名單|
腳本:林秉儀、熊育慶、許鎧同
說書:陳逸全、黃顥宇
拍攝:熊育慶
剪輯:羅仁佑
|作品簡介|
此書深入淺出地介紹了世界能源使用的現況,以及各種再生能源的運作原理、特性、潛力及未來展望,輔以許多統計數據和產業現狀的佐證,顯示科學家們及各國政府已經準備好了,2050 零碳排的目標並非天方夜譚,這些再生新能源確實能帶領我們走向更好的未來。而我們將透過這部說書影片,將書中龐大的知識壓縮、化簡,為觀眾帶來淺顯易懂的能源新知。
|創作心得|
雖然因為組內的時間分配不夠完美,導致時間稍微不足,但多虧有每位組員的付出,讓最後的成品得以產出。這部作品雖不完美,但已是我們努力過後的成果,我們也還算滿意,也謝謝TA 跟老師給的意見, 讓我們的作品能更好。
|團隊名單|
腳本:艾㻑棆
拍攝:黃昱睿、胡皓鈞、林芷妘
剪輯:張瑜芝、王彧彣
|作品簡介|
這本書是談論關於人類身體結構上的那些「設計缺陷」,其中不僅介紹許多人類身體結構的問題,更列舉了大量釋例,說明這些缺陷可能造成的疾病。我們選擇書中三個有趣的部分來介紹,分別是「人類的視網膜裝反了?」、「無法自給自足的人體」、「DNA 天天都在突變」, 希望可以在看似冷門的領域中,挖掘出一些有趣的知識,並分享給觀眾。
|創作心得|
在我們第一次拍攝影片時,收音和畫面都出現狀況,導致各片段畫面間的亮度出現落差、人聲太小、收錄到了許多的背景音等問題,於是果斷決定重錄一次。第二次拍攝時,我們修正了畫面和人聲,卻剛好遇到其他的聲音干擾,而且忽略了桌面會反射背景綠幕的問題,導致後製無法順利去除背景。所幸經過後製人員的努力過後,我們成功完成了一部不錯的作品,十分有成就感。
|團隊名單|
導演:魏伯郁
腳本:林釘煌、杜展印
說書:陳侑杰、朱承賢
拍攝:郭虹伶、張杏孺
剪輯:魏伯郁
|作品簡介|
近年來虛擬貨幣發展興盛,NFT(非同質化代幣)作為市場的新寵兒, 也逐漸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話題,有人爭先恐後地買賣,深怕跟不上熱潮,也有人默默注視著NFT 產業,不知該從何下手。成素羅等人寫出的《NFT 大未來》一書,是眾多有志之士入場前必讀的經典, 因此我們欲將此書的精華製作成影片,帶領大家一探究竟,使人們對NFT 有更深的認識與見解。
|創作心得|
整個創作過程可以用艱辛與坎坷來形容。繳交腳本時,我們有許多地方需要更改、補充,經過組員一番努力後,成功在短時間內修改完成。而後錄製影片,最大的困難就是收音,甚至因此重錄,總共花了約八個小時拍攝影片。雖然花了雙倍時間,但過程充滿歡樂,比如說書人卡詞就會跑去伏地挺身,最後不只創造了這部影片,更創造了許多回憶。
|團隊名單|
組長:于舜年
副組長:黃千紋
腳本:共同編輯
說書:林庭鋒、蔡東築、余鈺程、
李羿弦、于舜年、黃千紋
拍攝:林庭鋒、蔡東築、余鈺程、
李羿弦、于舜年、黃千紋
剪輯:吳建宇、林奕融
|作品簡介|
由於科技的進步及人類壽命的延長,使得「科技」及「醫療」這兩個議題愈發受到重視,甚至出現了結合兩個領域的書籍──《無情AI, 有情醫療》。科技一向被貼上「無情」的標籤,卻被拿來應用在醫學的人道救助上,達到「有情」的效果,是個有趣的現象,因此我們想要藉由節錄這本書的精華,結合這兩個議題,讓大家更了解AI 在醫療上的應用及發展。
|創作心得|
我們在這次的課程中,學到運用「三的法則」撰寫腳本。藉由說書影片的製作,讓我們可以好好的讀完一本書,並學習如何把書中的內容去蕪存菁,再介紹給觀眾。而且過程中每個組員都分工合作,例如: 腳本、剪接、攝影等,也從中學到了各領域的能力。
|團隊名單|
組長:熊芊瑀
腳本:洪又晨、陳郁芳
說書:曾彥翔、張峻誠
拍攝:陳郁芳
剪輯( 初稿1):熊芊瑀(part1,2)、
黃冠霖(part3)
剪輯( 初稿2):熊芊瑀
預約攝影棚:黃冠霖
|作品簡介|
世人通常對「搞笑諾貝爾獎」有深刻的誤解,以為它是個十分有學術性的獎項,但它就只是聚集一堆聰明人,提出一個個荒誕的主題,再用嚴謹的論述得到看似合理的結果。本書收錄了許多歷年得獎名單, 並用詼諧的口吻敘述,使讀者在閱讀中開懷大笑。我們將擷取出其中幾個案例,為各位觀眾揭露這個獎項搞笑的本質。
|創作心得|
創作過程考驗著我們的思考、創作、團隊合作等能力。有限的時間裡, 兩位腳本撰寫者十分配合,提前完成,讓說書人有時間背稿;場地部分,我們配合一位組員的時間安排,請他負責攝影棚租借;說書人們個性靦腆,但他們不只成功背稿,也願意接納他人想法,讓我們能把影片拍得更好。而組長在摸索中完美消化了剪輯、字幕和轉場,並針對建議一修再修。這次經驗讓各組員都學到很多,算是不錯的體驗。
|團隊名單|
腳本:魯芷菱、曾苡瑄
說書:吳思潔、段芊妤
剪輯:陳佳瑜、黃國梅
|作品簡介|
化學添加物是生活中時常被忽略的,但它帶來的影響卻比想像中還嚴重,值得我們注意。
這本書主要是在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化學添加食品對我們的影響,我們的影片利用節目訪談的方式,增加趣味性同時又能清楚告訴觀眾各種添加物和注意事項。
|創作心得|
這次拍攝才發現攝影很需要技巧,需要每個人相輔相成,第一次拍攝影片,色調上的落差是這次最大的疏忽,如果有專業的錄影設備,或許成片會更好,非常感謝團隊的大家都很配合,才有完整的影片。
嘗試剪輯後,才發現有許多小細節需要注意。一開始是分小段小段的做,但一旦做錯了,就沒有挽救的機會,而且整個介面會很雜亂。所以後來決定先剪音檔,選用需要的內容,再配上相對應的畫面。接著加上字幕特效、背景音樂、片頭和片尾,就大功告成囉。
|團隊名單|
腳本:共同編輯
腳本修改:江宗倫
說書:林孟緯
拍攝:陳誼鴻、李祐賢
剪輯:陳雙豪
音樂:陳誼鴻、李祐賢
圖片:許凱捷、江宗倫
|作品簡介|
生活中常藏有危險的有毒物質,但有時我們並不知道自己身處於危險之中,於是想透過講解此書的方式,來讓大家可以好好瞭解我們平常生活的環境有什麼該注意的地方。
|創作心得|
透過這次科暨說書,各位都更加瞭解分工的重要性,也懂得如何應對突發狀況,各種意義上來說,真的幫大忙了。
|團隊名單|
腳本:梁世涵、陳宇凡
說書:詹軍楷、陳宇凡
拍攝:李詠涵
剪輯:謝心翎、許淳崴
|作品簡介|
羅伯.懷特是個備受爭議的外科醫生。他是推動神經外科的先驅,發表超過一千篇醫學文章,更是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醫療倫理顧問。他也對猴子進行頭部移植,導致猴子術後全身癱瘓,但仍擁有正常的知覺。並因出現免疫排斥反應,只在術後存活了八天。
本書追蹤了懷特十多年的研究,揭示了科學的糾結、國際政治和信仰、暗黑實驗的醫學倫理及非凡的醫學革新。從科學怪人到科學事實,帶領讀者進入恐懼和希望的奇特旅程。
|創作心得|
這次活動,讓我們這組學到了很多,因為有些人沒有剪過片、拍攝之類的,或是看提字機……等等,全部都是新的體驗,打開我們新世界的大門。還有團隊合作時說不定有些分歧,但通過好好溝通,最後我們還是完美達成這次任務,可喜可賀。
播放連結:
|團隊名單|
組長:陳咨榕
腳本:蕭郁馨
說書:高靖暄、潘楷勛
拍攝:林祐生
剪輯:葉芳綺、陳咨榕
|作品簡介|
談論關於透過化學而造成生活裡的一些重大改變。
透過了解這些化學,可以知道化學對於現代的進步都存在著重大發現,也改變往後醫學或工業的重要關鍵點。
因為章節眾多,而醫療與我們是生活中最貼近的,影片裡我們將會挑選本書裡三個與醫療相關的主題來說明,希望大家可以以輕鬆的角度來了解化學。
|創作心得|
在這次的創作當中,我們學到了如何快速分析、理解一本書大致的內容,幫助我們在吸收資料的速度上,有很大的提升。再者,我們學習到了組織和團隊合作的能力,我們在分配團隊工作,以及討論腳本上,都充分的培養我們相關的能力。最後的拍攝以及剪輯,我們團隊在討論的過程中,也得出了許多很棒的點子。也感謝這段辛苦的的期間,所有團隊夥伴的幫忙,願我們的成發順利成功。
|團隊名單|
導演:王威麒
腳本:共同編輯
說書:彭立宸、李信儒
拍攝:圍佳俐
剪輯:張愷佑
|作品簡介|
你知道化學對世界的影響有多大嗎?
|創作心得|
所有參與製作的人都辛苦了。大家都願意撥一點自己寶貴的時間投注在這上頭,雖然說過程中偶有小憩,在時間的壓力下逼迫自己做出一項成品出來,但是,相信大家付出多少,終究結果也都會反映出多少。這幾個月來的努力,也終將會讓大家都學習到如何面對問題、學會團隊合作,讓自己的實力更上一層樓。
|團隊名單|
腳本:林郁翔、李建岑
拍攝:林郁翔、李建岑、黃冠翔、
廖遠橙
剪輯:魏 慈
|作品簡介|
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我們生活中接觸到各式物質的機會也增多。本書透過簡單的化學知識和舉例解釋,帶給讀者「毒」的認知。
|創作心得|
一開始大家一起找書,討論過後選擇了生活中的毒化學,經過大家的想法彙整後,產生了最終的腳本,拍片的前置準備很勤,讓我們在拍片的過程中蠻順利的,幾乎不需要過多的剪接,後製的部分,也非常盡責的剪好。每個人都把交付的任務處理得很好,才有這樣的作品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