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啟協會員們平安:
「2024年第二屆AAC影音創作比賽」開始報名囉!
以「AAC溝通應用」為主題,製作3~5分鐘的小短片
總獎金高達新台幣114,000元
活動網站:https://aac.diyi.org.tw/news/news_detail/76
一、活動目的
輔助溝通系統(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簡稱AAC)是用來支持有溝通障礙,尤其是口語表達功能偏弱的人,支持他們透過眼睛注視、手勢與表情、手語、肢體動作、圖卡或字卡、文字書寫、語音輸出溝通輔具、iPad等不同形式,來與人溝通互動,並讓他們得以有效參與社會,維持好的生活品質。
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AAC跨越溝通鴻溝平台(https://aac.diyi.org.tw/)秉持「溝通乃是個人的基本權利」理念,為鼓勵大專院校學生與社福團體積極傳遞「運用AAC與溝通有障礙的人士互動」的價值,特辦理AAC影音創作比賽,希望透過學生與社福團體的參與,讓AAC被更多人看見!
二、創作主題
以「使用AAC溝通互動」為主題。呈現有溝通障礙的人如何在家庭、學校、機構、社區、職場…等不同情境中,運用AAC與他人溝通互動,並在影片中融入家庭或是使用者的觀點,呈現AAC對於有溝通需求的個人及其生活之影響。
三、主辦單位
財團法人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AAC跨越溝通鴻溝平台
四、協辦單位 (陸續增加中,將更新於網站最新資訊中)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啟智協會、台灣聽力語言學會、台灣輔助溝通系統發展學會、台灣破冰專業服務協會、社團法人中華響響輔助科技協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國立嘉義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國立臺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臺北市立大學特殊教育學系、中山醫學大學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
五、參賽資格
符合下列資格者之個人皆可報名參加,或是以團隊、單位名義參賽(請選定一位代表,作為比賽相關權利義務之相對人與獎金受領人)。
1. 使用輔助溝通系統(AAC)的個人,以及其家人與友人。
2. 全國各大專校院之醫學、護理、復健、職能治療、物理治療、教育、特殊教育、社會、社會工作、社會福利、輔導、心理、兒童及少年福利、幼保、早期療育、聽力、語言治療、老人照顧、長期照顧相關科、系、所、學位學程之學生。
3. 任職於與身心障礙溝通服務相關之單位(社會團體、機構、學校、醫療院所…等)或從事與身心障礙溝通服務相關工作之人員(治療師、教保員、教師、社工…等)。
六、報名方法
請於2024年7月31日前至AAC跨越溝通鴻溝平台-最新消息中填寫線上報名表(https://forms.gle/j5X3qxNMCC9Gd8FV6),收到報名成功E-mail後,即完成報名。
並於2024年8月31日結束前,依「作品收件規定」以電子郵件傳至aac_service@diyi.org.tw。
七、作品規範
1. 每位(組)參賽者最多參加1件作品,參加作品需為尚未以任何形式公開發表之原創作品。
2. 影片規格需為avi、mp4檔,解析度需達1080*1920(HD),不得小於720*1280,並可支援YouTube平台上傳的檔案格式為主。
3. 3至5分鐘的動畫或數位影音,以5分鐘為上限。
4. 影片類型、風格、媒材不限。障礙者若無法於影片中入鏡、或是因創作方法需要,可以以演員、布偶或動畫角色等方式演繹障礙者。不論是由障礙者本人入鏡或是其他方式演繹,請參賽者皆需留意參賽影片中對於障礙的「再現」議題。
5. 凡參賽之作品,若有侵害他人之權利(著作權、肖像權、個人資料法律責任及侵害第三人權利時)、非原創作品或違反政府法令,經查證屬實者,將取消參賽資格及其獎項。
6. 參賽作品需無償授權主辦單位將影片上傳至AAC跨越溝通鴻溝平台之YouTube頻道以及AAC跨越溝通鴻溝平台官網上,作為推廣AAC之公益使用。
八、獎項及獎金說明
1. 第一名1名,得獎者獲得新台幣30,000元及獎狀乙只。
2. 第二名1名,得獎者獲得新台幣20,000元及獎狀乙只。
3. 第三名1名,得獎者獲得新台幣15,000元及獎狀乙只。
4. 佳作3名,得獎者獲得新台幣8,000元及獎狀乙只。
5. 入圍獎10名,獲選者將得1000元7-11商品卡及獎狀乙只。
6. 最佳人氣獎3名,獲選者將得新台幣5000元及獎狀乙只。
九、比賽時程
1. 報名投稿:於2024年7月31日前填寫報名表單,並於2024年8月31日前,將作品以電子郵件傳至aac_service@diyi.org.tw。
2. 評審時間:於2024年9月召集評審會議,分兩階段完成評分。
3. 人氣影片評選期間:2024年9月9日至10月13日,影片觀看次數併入評分標準,並另設「最佳人氣獎」。
4. 得獎公告:2024年10月14日公告於AAC跨越溝通鴻溝平台-最新消息,並以電子郵件通知得獎人。
十、評分標準
1. 主題契合與正確性30%:影片清晰且正確介紹AAC、AAC常見類型、AAC常見策略、AAC針對不同障礙狀況者的應用等主題及內容的正確性。
2. 腳本內容設計30%:腳本架構邏輯性清楚、具創意巧思、深入淺出、引人興趣、完整性等。
3. 創意表現手法15%:運鏡角度、拍攝、剪輯手法、音樂及音效適切性。
4. 影片製作品質15%:影片呈現品質、清晰度及質感。
5. 影片觀看熱度5%:參賽作品皆會放置於AAC平台YouTube頻道,於人氣影片評選期間,觀看人數前三高之影片得5分,前四到六高之影片為4分,以此類推,每三件作品為一級,每級差距為1分。
6. 家庭參與5%:影片中若有邀請溝通需求者之家人分享其看法的作品,總成績加5分。
十一、評審陣容
由主辦單位召集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影音專業工作者組成評審團進行評選。
十二、頒獎典禮
頒獎典禮預計舉辦於10月底,時間、地點另行通知。
【聯絡方式】
AAC跨越溝通鴻溝平台官網:https://aac.diyi.org.tw/
信箱:aac_service@diyi.org.tw
專線:02-2722-4136轉1856吳韋德
地址:台北市南港區重陽路223號B1
各位啟協會員們平安: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補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王慧婷副教授執行「科技突破重度障礙者被遺忘的幸福:包容導向的永續支持方案」,旨在提升重度障礙者的生活品質。此計畫與民間團體中華民國啟智協會(本會)、中華響響輔助科技協會及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跨產學跨域團隊合作研發「正向行為溝通小幫手ABC」,2.0版近期上線並將於113.05.04(六)舉辦座談會。
研發軟體雖核心受眾為支持重度心智障礙的專業人員,然一般支持情緒行為需求和(或)輔助溝通需求的助人工作者亦適用,邀請各級普特輔學校教師、教師助理員、教保員、生輔員、居服員、照服員、社工、醫師、護理師、臨床心理師、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語言治療師等共同參與。
l 粉絲頁座談會貼文:https://reurl.cc/lgEq2A
l 報名連結: https://reurl.cc/Xq0xN0 👏
l 詳細簡章請看:https://reurl.cc/97K0OY
本會各團體會員平安:
恭賀!
113年度身心障礙福利機構績優工作人員「育智獎」得獎人名單
本年度「育智獎」活動報名踴躍,深深感謝各團體會員的支持與推薦,共有62人參加推薦甄選,經過7位初審委員與5位決審委員,審慎評選出30位得獎人(教保27人,護理3人)
-
🎉【得獎名單】
教保27人:
黃峯彬 慈愛教養院
簡秀釵 霧峰教養家園
黃惠美 慈生仁愛院
張懿光 瑞復益智中心
曾思媛 德蘭啟智中心
盧郁欣 聖家啟智中心
黃毅欣 南投啟智教養院
許珮綸 樂仁啟智中心
何曉函 八里愛心教養院
杜可歆 第一兒童發展中心
朱傳茹 幼安教養院
鄭曉筠 愛智發展中心
戴庭蓁 香園紀念教養院
張韻淑 心路社會福利基金會
李婉如 白永恩神父社會福利基金會
陳攸甄 台中市愛心家園
江慈芳 鴻佳啟能庇護中心
全曉珊 惠明視障者教養院
陳慧 康福智能發展中心
李曉玲 樂山教養院
崔祐嘉 恆愛發展中心
游雅玲 南海發展中心
鍾佩珊 萬芳發展中心
陳麗嬋 新苗教養院
曹博雅 中和發展中心
陳秀卿 陽明教養院
葉家妤 敏道家園
-
護理3人:
張碧櫻 新苗教養院
徐秀玲 惠明視障者教養院
田恒玉 喜樂保育院
-
再次恭賀以上教保及護理人員獲獎
🌱得獎人相關準備事項將會寄送紙本公文至各機構
🌳邀請卡將會在近期寄送給各團體及個人會員
-
頒獎典禮預訂於
🌷113年3月15日(週五)下午3時
🌷在「臺南市政府」 (台南市安平區永華路二段6號2樓-永華市政中心二樓中庭)
本次育智獎活動為線上直播與現場頒獎同時辦理,得獎人應親自出席領獎,屆時歡迎本會團體會員、個人會員及親友參與,直播資訊後續將公告至本會臉書。
失智症的風險因子 – The Lancet 2024年更新
我國衛生福利部公布國家衛生研究院今年「全國社區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2020-2023 年)調查結果,顯示65歲以上的老年人失智症盛行率為7.99%,推估2024年65歲以上失智症人口數約35萬人;2031年將逾47萬人;2041年65 歲以上失智症人口數近68萬人,顯示未來社區長者失智症人口數推估結果,有逐年攀升趨勢(衛生福利部,2024)。
國際權威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 失智症專家委員會表示,針對14 個可改變的風險因素,從童年開始並持續到整個生命過程,可以預防或延遲45%的失智症風險。這些因子包括2020年《The Lancet》委員會所確定的12個因子(約占36%的失智症病例):教育水平低、聽力障礙、高血壓、吸菸、肥胖、抑鬱、身體不活動、糖尿病、過量飲酒、創傷性腦損傷、空氣污染和社會孤立。2024年更新2項因子,包括大約7%與中年時期(約40歲起)高低密度脂蛋白或「壞」膽固醇有關,而2%則歸因於晚年未治療的視力喪失(Livingston et al., 2024)。詳細的資料請參閱下列報導與網址。
資料來源:
1. 衛生福利部(2024.3.1)衛生福利部公布最新臺灣社區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結
果。https://www.mohw.gov.tw/cp-16-78102-1.html。
2. Livingston G, Huntley J, Liu K Y, Costafreda SG, Selbæk G, Alladi S et al. Dementia prevention, intervention, and care: 2024 report of the Lancet standing Commission. The Lancet Commissions Volume 404, Issue 10452, p572-628, August 10, 2024. https://www.thelancet.com/....../PIIS01406736....../abstract
各位朋友們,你們知道帕運選手們使用的高科技輔具有多酷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運動裝備吧!
1. 碳纖維義肢
- 用於:田徑、游泳等
- 特點:輕量化設計,彈性十足,讓選手如飛一般!
2. 高性能輪椅
- 用於:籃球、網球、田徑等
- 特點:量身定制,轉向靈活,速度飆快!
3. 視障選手導引系統
- 用於:田徑、游泳等
- 特點:聲音或觸覺引導,讓視障選手安全自如地競技
4. 適應性自行車
- 用於:自行車賽
- 特點:根據選手需求改裝,可能是手搖車或斜躺式
5. 特製球拍握把
- 用於:桌球
- 特點:為手部功能受限的選手設計,讓他們也能揮灑自如
這些輔具不僅幫助運動員突破身體限制,更推動了科技創新,造福更多人!
你最驚訝哪一項輔具?或者你知道其他酷炫的運動輔具嗎?快來分享吧!
💭 你是否曾經幻想過自己是一名身心障礙運動員?克服身體的障礙,在世界舞台上展現實力,這是什麼樣的感覺呢?🤔
🏓 Bruna Costa Alexandre,一位來自巴西的乒乓球運動員,僅僅有一隻手臂,但她的成就卻讓人驚嘆。她不僅參加了帕運,還參加了奧運,成為巴西第一位達成此壯舉的運動員,贏得了無數掌聲和讚賞。👏🇧🇷
她被譽為「巴西乒乓球奇蹟」,是命運選中的典範,展現了人類潛力的極限。Alexandre在六個月大時失去了右臂,但她從未向命運低頭。通過堅持和努力,她成為了頂尖運動員,並且比一般運動員更加堅韌不拔。💪
Alexandre的目標不僅是贏得帕運獎牌,她更希望有一天能實現身心障礙人士與健全人士同場競技,不再被身心障礙與否所定義。她的故事充滿韌性和啟發性,將繼續激勵世界:「一切皆有可能,永不放棄追逐夢想。」🌟
她說:「我希望有一天,這一幕能成為再普通不過的一幕:身心障礙者和健全人士比賽,而不用考慮身心障礙與否。」🙏
https://www.instagram.com/ittfworld/p/C-TTkwYN4f0/?igsh=MTVud2p1NHQ3a21lMQ==
https://www.instagram.com/bruninh....../p/C7zejhux8ZD/......
#BrunaCostaAlexandre #2024巴黎帕運 #2024巴黎奧運
你知道嗎?自1988年漢城(現首爾)奧運會以來,每個奧運主辦城市都必須同時舉辦帕運會!🏙️這個規定不僅僅是一項義務,更是體育界邁向更加包容和多元的重要里程碑。
許多人看到這個規定時,都會驚訝於其深遠的意義。但其中,又有幾個特殊之處,讓這個決定如此重要。它不僅提供了與奧運相同的舞台,讓身心障礙運動員有平等的機會展現自我,還提高了公眾對身心障礙者的理解,甚至推動了主辦城市對無障礙設施的改善。🌐
巴黎今年舉辦的這場「體育界盛事」,再次展現了人類追求包容和多元的精神。透過這樣的安排,我們不僅改變了社會的觀念,還希望這一舉措能夠直接影響下一代。👫
帕運不僅是一項體育賽事,表面上是「競技場上的較量」,實際卻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提供平等機會還只是「開始」,這項賽事展示了身心障礙運動員的勇氣與毅力。💪
從奧運五環到帕運標誌,這兩項賽事共同譜寫著人類的故事,為世界展示:體育無界,勇氣無限。🔥
#2024巴黎奧運 #2024巴黎帕運
哇 好感動哦
法國人Kevin Piette,在11歲發生事故造成下半身癱瘓,平常需坐輪椅。
Kevin 在巴黎奧運,穿戴上輔具走路傳遞奧運聖火,這是他第一次自己走路。
他很努力推廣身心障礙者參與運動和科技發明。
文章來源:https://www.dailymail.co.uk/....../Paralympian-Kev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