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采访:
2021-2022学年度中文部A级教师及优秀教师
于 2022 年 10 月 出版
我院总校于9月27日举行2021-2022学年度教职员表彰大会,中文部获奖教师名单如下:
A级教师:
(幼儿园)陈惠萍老师;
(小学部)洪小圆老师、陈娟娟老师、蔡慧民老师、姚佳能老师;
(中学部)郭春峰老师、林念洁老师、孙小玲老师
优秀教师:
(幼儿园)陈惠萍老师
(小学部)洪小圆老师
(中学部)林念洁老师
在此向各位辛勤耕耘的A级教师与优秀教师表示祝贺!为了让同学们更加了解日夜为华教事业奋斗的老师们,萤光学社的小记者们对部分获奖教师进行了特别采访。
以下是小记者们对几位获奖老师的采访内容:在此向各位辛勤耕耘的A级教师与优秀教师表示祝贺!为了让同学们更加了解日夜为华教事业奋斗的老师们,萤光学社的小记者们对部分获奖教师进行了特别采访。
以下是小记者们对几位获奖老师的采访内容:
蔡慧民老师(A级教师)
问:蔡老师,可以请您谈谈获奖之后的感想吗?
答:感谢学校领导对我的肯定,感谢同事们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我觉得这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鞭策,我将会把它化为动力,继续前行。
问:在现在的疫情大环境中,您对自己的教学方式做出了什么样的改变呢?
答:时代在不断进步,社会在不停前行,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也应该与时俱进。特别是在疫情的大环境中,我们将课堂从线下转移到线上,这是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这对于我来说,无非是一个挑战。为了能更快更好地适应,我利用了工作之余,尽可能参加各种培训活动,通过培训来获取更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掌握以前没接触过的一些技能,从而不断提升自己。通过培训和实践,我不断学习着、探索着,这不仅给我带来了挑战,也给我带来经验的积累,同时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收获和快乐。
问:在您这么多年的教育工作中,对教师这份职业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答:我就是一名普通的华语教师。在这十几年来,我默默地在属于自己的岗位上尽最大努力去完成每一项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的变革、教育观念的转型、教育情感的投入,让我体验到了成长的艰辛和欢乐。虽然期间尝遍了酸甜苦辣各种滋味,但孩子们每一次的进步,家长每一句信任的话语,给了我更大的勇气,让我有了无限的动力去勇敢面对教学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希望明天的我能做得更好。
(蔡晴晴,采访报道)
郭春峰老师(A级教师)
问:请问您认为在学生们的心中,老师应该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包括在学习上以及生活中)?
答:在我还是一名学生时,我就非常喜欢那些平易近人、善解人意、亦师亦友的老师。如今我已经站在了讲台上,我一直在努力成为我做学生时喜欢的那种亦师亦友的老师。
问:孔夫子的宗旨是因材施教。请问您认为有哪些较具体的方法可以体现这一箴言呢?
答:我认为侨中是非常重视“因材施教”的。为此,我们中文部为那些中文基础扎实、有大陆学习背景的同学开设了实验班,且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作为一名华语教师,我常常为不同程度的同学布置不一样的作业。比如,对一些需要提高阅读能力的同学,让他们去练习读课文,并把读课文的录音发给我;对那些没有阅读问题的学生,我会让他们去读一些课外书,把他们读的书的书名及书的主要内容写给我,这样既培养他们读书的爱好,又培养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问:当您的学生面临困难向您倾诉时,您一般会用哪些方法来帮助他们摆脱负面情绪,安慰他们呢?
答:我通常会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聆听。如果他们想把他们面临的困难及苦恼都倾述出来,作为他们的华语老师及生活中的朋友,我会耐心聆听他们的倾诉,并在聆听他们诉说困难与苦恼时一定要做到对他们的倾诉不好奇、不惊讶,尽力给予帮助。
陪伴。在困难境遇中的人渴望有人陪伴。我会以教师的身份,尽力去陪伴面临困难的学生。
鼓励与肯定。对面临困难的学生,我会多提一下他的优点并给予他肯定,同时鼓励他挑战自我,战胜困难。
(陈洋洋,采访报道)
孙小玲老师(A级教师)
问:孙老师,在您这么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有什么想传达和分享给其他老师的经验和感受吗?
答:投身教育事业要甘之如饴,想清楚自己的价值究竟在哪里,而不是自己多有价值。面对外界的诱惑和心中的疑惑,要坚信教师是光荣的、教书是严肃的、讲台是神圣的。
问:以您的经验,您觉得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教育好一位学生呢?
答:我想,以包含爱心、耐心、诚心、精心、同理心的教育方式教导学生,一定会培养出自信、自律、乐观上进、有责任感的优秀学生。
问:当学生遇到一些困难和障碍时,您是如何去帮助他们的?
答:对于遇到困难和阻碍的学生,我认为首先要伸出手给与关爱,让学生感受到温暖才会打开心扉,通过沟通,了解学生困难和阻碍的根源,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并给与鼓励及支持,唤醒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和阻碍的信心。
(蔡晴晴,采访报道)
林念洁老师(优秀教师、A级教师)
问:请问您认为在时代飞速发展中,作为一名老师应该坚持什么信念才能为学生们带来更好的教育呢?
答:我认为不管科技如何发达,老师的地位是永远不会被科技所取代的。因为老师们在学生的人格发展中扮演着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是引领他们走向正确道路的导航。尤其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上有各种各样的东西。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教导孩子:哪些是应该吸收的,哪些是不应该吸收的。而且我也深信,学生很有可能因老师的一句话而改变自己的人生。所以老师们的一言一行都非常重要,这样才能给学生带来更好的教育。
问:您是否曾经遇到过教学上的困难呢?如果有,请问您是用了哪些方法来缓解压力以及为自己“充电”的呢?如果没有,请问您认为是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才能让您一直保持这份能量的呢?
答:在当老师的这几年,虽然遇到的挑战数不胜数,但我一直都乐在其中,让自己享受这个过程。因为我深信,只要有一个孩子能因为我而爱上华文,那我就是成功的。同时,我也通过听音乐等方式来缓解自己的压力。
问:请问您觉得,就目前的教育模式来看,还有什么可以改进以及创新的地方吗?
答:我觉得我们当老师最重要的就是要尽量放手让学生去尝试,给他们多一点输出语言的机会,尤其是普通班的学生,因为他们没有实验班学生的语言优势,所以更应该把机会留给普通班的学生,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学会华语。同时,我觉得如果能在课前或者课间休息的时候播放一些中文歌曲、与中国、中华文化相关的视频等,一定能让孩子爱上华语的学习,也一定能让他们不再觉得学习中文是一件枯燥的事。
(陈洋洋,采访报道)
洪小圆老师(优秀教师、A级教师)
问:您选择教育行业的初衷是什么?
答:我小时候的梦想就是当教师。我觉得老师们都很伟大,无所不能。上大学时本来选了数学教育系。幸亏有个朋友跟我说有华文教育系,就选了这个专业。
问:在您多年的教育工作中,最另您感到骄傲或失望的是什么?
答:我遇到了不少不太喜欢学中文或者不太懂中文的学生,让我感到骄傲的是,他们在一年的时间内慢慢地进步,慢慢地喜欢学习中文了。老师的努力没有白费。我能看到他们更加自信了,能表达出自己的思想,觉得跟欣慰。最近让我失望的就是因为疫情的关系,学生有时候需要请几天假,耽误了他们的学习,而且也没有以前那么积极了。尽管如此,老师还是会更加努力,继续鼓励学生。
问:您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
答:平时让学生多开口,表达自己的意见。我会搜一些有关当天课题的视频或者图片给学生们看。看完后有一段讨论的时间。有时候,我准备一些相关游戏。我想创造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们喜欢学习的过程。
(洪靖雯,采访报道)
陈惠萍老师(优秀教师、A级教师)
问:您当初为什么会选择幼师这份职业?
答:我这个外行人是因喜欢小孩子而选择幼儿教师这个职业,当初踏进侨中幼儿园这色彩斑斓的童心世界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的。
问:您在多年的教育工作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答:在这片希望的田野里,看到天真无邪的孩子们从不会自己吃饭穿衣服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不爱说话到能够大方自信地与人交谈,我就会有一种成就感。这些都是孩子们带给我最大、最好的礼物,也是对我的肯定,作为老师最大的收获莫过于此。
问:您觉得教育小孩子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答:每个孩子不仅是父母手心里的宝,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在孩子们成长的这张纯洁的白纸上,我会用爱心、耐心,用大爱的教育情怀,努力为孩子们染好底色,打造一个完美的起点。
(洪靖雯,采访报道)
以上是对部分获奖教师的采访内容。从老师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们对于教育工作的热爱,对学生们的关爱。老师们像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我们,引导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教会了我们许多宝贵的知识。感谢每一位付出良多的老师!您辛苦了!
朱雅雯,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