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早上好!”,随着一个亲切的问候声,长达几个月的假期就在此刻画上了句号。顿时,一股似曾相识的感觉涌上心头,是期待?是兴奋?或者是对于未知所带来的迷茫?突如其来的疫情,扰乱了所有的计划。然而,学习是不可停止的。“新”的课堂,“新”的老师,使人陷入无尽的踌躇与茫然中。我想,大概是“喜忧参半”吧?
透过神奇的电脑屏幕,看着久违的老师和同学的脸庞,我不禁紧张起来。正襟危坐,面目僵硬,正是可以形容此刻的我。“好了,同学们……”,老师说。声音虽伴着几分颤抖,但同时又全神贯注地操作新设备,丝毫不敢遗漏任何繁杂的小细节。当老师正声情并茂地讲课时,突然,屏幕左下角跳出了一行字:“老师已退出会议”。或许是出于新奇,同学们毫不掩饰地露出了笑脸。弹指之间,老师急匆匆地来了,道了一句歉之后,继续上着被迫中断的课堂。当大家还停留在之前的小状况中,老师滔滔不绝的言语渐渐地融入同学们的脑中,使我们也跟着沉浸到知识的海洋里……没过几天,老师惟妙惟肖的教学感染了我。学习虽累,但也值得。想着,想着,我突然对老师们的准备工作感到好奇。面对如此新颖的教学方式,他们,是如何搞定这些小玩意儿的?
几经周折的实验戊班,终于在几周前迎来了班主任——郭春峰老师。据我所知,郭老师目前教三个实验班(甲、丁、戊)。这意味着,三个不同的学习氛围,三个不同的教学方式。姗姗来迟,却从不随随便便。如若不是提前知晓情况,从郭老师兢兢业业的教学来看,我还真以为郭老师只教我们一个班。当我问他为网课准备了什么时,他说:“我们在开学的前两个月里参加了一次又一次的网上培训,边培训,边做示范课。无数次的学习和实践,大大地增加了我们老师上好网课的信心。”此时,我又想起了上课时的场景。老师带着黑耳机,身处学校的一间教室,两眼炯炯有神地盯着屏幕,全程心无旁骛。每当同学想发言时,郭老师就得腾讯会议和谷歌课堂两边来回跑,像和时间赛跑一般,不想落下任何一位同学的信息。有时,错过了那边;有时,错过了这边。虽晚了一步,但老师总会有回应,这就足够了。原来,老师也不容易。
一段奇妙的夏令营缘分,机缘巧合之下促成了新的师生情。我很幸运有机会和Ma’am Sheryl Bilgera进行一次短期的游学,今年她又恰巧成为了我的班主任,因此我很珍惜这段来之不易的缘分。上课时的她恍若两个人,与我在夏令营认识的仿佛不是一个人。“不苟言笑”是能形容她的一个词,而“和蔼可亲”却也是能形容她的一个词,结合起来就是严肃中透露着亲切感。上过她课的同学,印象最深的感受就是“气场强大”,这其中也是有原因的。当我问同样的问题时,她说:“老师需要做成千上万的准备,很早之前就开始研究学习材料,参加大量的培训班,并进行了示范教学的实践,以确保学生们能得到最佳的学习机会。”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了第一次上课时老师强调的话,“我从来不是个很会使用电脑的人,电脑方面你们比我行。”霎时,一幕幕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小状况就在脑中徘徊,每一幕都掺杂着老师的愁眉苦脸,“我不擅长电脑”。不过之后的课堂证明,老师的电脑技术并未出现任何错误,想必老师私底下自己练过了几万次吧。原来,老师也不容易。
好久不见,我的前班主任——Mr. John Leo Lavendia。“您为了网课做了哪些准备工作?”我问。“没有,我只做我应该做的。”多么独特的答案,我一时之间竟不知如何接话。随后一声熟悉的哈哈大笑便传入耳中,虽然只是文字形式的。去年的点点滴滴瞬间全然映入脑中,酸甜苦辣。一段小玩笑之后,老师正经地回答了:“一、观看有关在线教学的培训课程,如谷歌教室的小插件,与在线学习平台有直接相关的视频,因为我对这些东西并不了解。二、参加各个部门的一系列会议,为了更加适应疫情所带来的改变。三、参加侨中的在线教学演示以及技术培训和讲习班,为新教学做好技术准备。四、我提前制定了每周的学习计划、工作表、课程演示文稿,并应用了诸多小程序,以使在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这般密密麻麻的准备工作,把我带入了以前的氛围中,那常常是最有意思的课堂。殊不知,这背后是有多少绞尽脑汁,多少心血和汗水换来的。原来,老师也不容易。
数不胜数的状况,或喜或忧,总有老师的迎刃而解。新的模式,新的挑战,让我们配合老师一起共渡难关,共同进步!在此,我想诚恳地对老师说:“老师们辛苦了,教师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