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老成精,妖怪者,蓋精氣之依物者也。氣亂於中,物變於外。——《搜神記》
精怪,指草木、動物、器物等改變成為的精怪,也指怪異、反常的事物與現象。
東晉葛洪的《抱朴子》〈登涉〉:「萬物之老者,其精悉能假託人形,以眩惑人目而常試人,唯不能於鏡中易其真形耳。」和東漢王充的《論衡》:「物之老者,其精為人。」,表示萬物經過了年老的歲月或壽命,就能幻化成人類的樣貌。
山魈
又名山臊、刷擻、山消(巴寨族北投社)。
山臊傳說源自中國南方,形象是單足、身形矮小、害怕爆竹。會害人生病,在就寢時入侵家宅掀開被子後消失。〈榕垣記事〉中記載了牠還會偷竊。另一說則是山中精怪,《漢文臺灣日日新報》中一則浙江山魈作祟內容是: 山魈能說人話,若叫某人名,某人應聲,會被山魈所惑,得呆症而死;有人不熟當地習俗,應了聲就會被迷惑到田間,被發現時口中塞滿了泥。
不過在台灣這種作祟容易被當做魔神仔來解釋。
豬母鬼
在《台南市故事集》中出現於台南石門國小外的兩座石將軍附近,是愛捉弄人的妖怪,正常人看不見,只能在聽見身邊有豬叫或者事後現場出現豬大便才知道是祂來過。 捉弄人會使被害人突然肚子不舒服甚至生病。而嘉義東石鄉的豬母娘娘廟,據說是一頭懷胎母豬跑進農田偷吃被打死,心有不甘想要索討,便使農家村人發生多起衰事,受害者不堪其擾,便在商量後替祂立廟祭祀,後成為求明牌熱門地,據說祂偶爾還會無傷大雅的捉弄農人。
海和尚
根據航經台灣海峽時那些遭遇風暴、突來怪風的海難記載。
出沒在海裡,祂有人形的頭和身體,身形高大,擁有紅色皮膚和四片翅膀,下半身和腳像鱉,但沒有甲殼也沒有鱗片。 出現時總是笑著,非常詭異。
對行船人是風暴要來臨的徵兆,遇見十分不詳,需迴避且燒香和紙錢。
海中毛人
有好幾層樓高,或數丈長,全身長毛的人形怪。
自海的另一頭涉水而來,指海而笑,在行船人遇難時出現,指海要人離去,在船帆升好後,便張口吹氣,晝夜不息,把人與船吹向岸上。
在〈雞腳人〉中則是描述祂們皆長丈餘,沒穿衣服,身上有毛,腳有雞爪 膝蓋像牛,像是欲與人對話,見過的人後來都成功的回家了。
魔神仔
外表猶如猿猴,雙眼血紅,四肢有蹼,全身皮膚如青蛙般濕潤,鳴叫聲如猴子般吵雜。已山野昆蟲、青蛙、樹葉為食。 經常以詭計誘惑人們進入山中,是一種山中妖魔。 傳說如果被其牽走,七日內沒有被發現就會死亡,遇害者的特徵是眼睛呈青綠色。 出處 《臺灣日日新報、一九零一年十二月五日、遇魔述異》 臺地有所謂魔神者,能作幻境迷人。近時傳一旅客遇之。
-參考資料:《搜神記》、《維基百科》、朱琺,2015,《人死為鬼,物老成精——妖怪的傳記》 、臺北異聞工作室,《唯妖論》